博文
(2023-09-04 11:27:10)

前麵就是下山的台階,一方方長石條整齊的碼成,隨著山勢蜿蜒到山腳。我站在頂上像往常一樣兩三級並成一步,輕快的在台階上往山下跑去。周圍一切都亮亮的,就像我現在的心情,也不知道我在高興什麽。很快就到山下大馬路平地了,突然發現周圍白茫茫的一片,似乎找不到路了。怎麽辦,一下子慌了神,傷心地哭了起來。幾個路人指指點點著我,尬笑著說“你看,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3-07-15 13:24:55)

在2020年3月,發生了一個千載難逢的事件。 上一次這個事件出現在浩瀚的太陽係,還是約4000多年前。那時候,埃及正處於古王國時期,最壯觀的吉薩大金字塔,就是在那個時候為法老胡夫而建的。而漫長的美索不達米亞蘇美爾文明正在青銅時代,正經曆著輝煌的阿卡德帝國——這是諸多將來出現在這個地區的強大帝國的第一個。中國還處在新石器文明的傳說時代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23-04-17 10:08:10)

上周去三藩開會,閑暇之餘和同事沿著起伏的山勢步行到著名的九曲花街(LombardStreet)。豔陽當頭,極陡的街道,又是剛吃完一家“重慶小麵”的小飯館,竟有一點回家的感覺。到了這條美麗的羊腸小街麵前突然想起,第一次看到這條街是年幼的時候在“正大綜藝”節目裏。那位可愛的導遊主持人小姐說著跟大陸不一樣的普通話帶著我們一次一次看到許多當時國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4-01 16:55:28)

“那一年我正年輕, 我離開了家去遠方流浪, 我的心裏麵是希望和夢想, 我臉上未經風霜。 我背著我沉重的行囊, 走在一條不回頭的路上, ……” 這是一首流傳在2003年卻不太知名的網絡歌曲,一個在網絡上流傳的小小的mp3音頻文件,仍然在我硬盤的深處占有一格空間。每當我發現重新發現這個文件,打開聆聽的時候許多過往經曆就浮現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3-15 09:06:03)

既然回家的路那麽遙遠,那好,我可不可以不回家或者少回家。想看看這個世界的我總是有些怪異的想法。寒假本來就是為了過年而存在的,如果寒假不回家過年與家人團圓而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個人呆著,好像是不太近人情。可是年少的我那時怎麽會這樣想。從合肥到家去年那六十個小時的痛苦記憶,比起隔夜就到的北京,而且充滿對未知經曆的刺激的那種感覺,很快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3-03-10 12:12:24)
我的姑婆,我的姑婆,準確的說,我應該稱二姑婆。因為她是我爺爺四位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的姐妹。前麵最年長的是大姑婆。因為她嫁得最遠,從鄉村到城裏麵,所以距離從小在城郊工廠長大的我也是最親近的。她是我最常見最親近的長輩,從小我都稱她為姑婆。最早對姑婆的記憶卻是在她工作的地方。外家到遠處的女子,特別是在城裏,生活大多是不容易的。姑婆不但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3-03 17:43:28)

我的家鄉在涪陵。 長江在這裏把橫縱南北的巨大山脈切在一道口子,城區就坐落在南邊的大斜坡上。 城對岸的北山坪就是這塊被長江切開的石頭更陡峭的部分,近近的矗立在城北的長江邊。在這陡峭的山壁靠北邊一點,有一個大山穀開了一道口子,口子底部地勢稍平緩。當年敗走四川的石達開在那裏曾經樹起黃色的軍旗,所以那裏就被稱為黃旗。再往北不遠,山勢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3-02-28 18:53:44)
於2022年12月23日我的爺爺昨天過世了。他94歲。他的兒子們----我的爸爸,三爸,幺爸就在他身邊,他的孫子們----我的堂兄弟們也在他身邊,但是作為長孫的我卻沒能在他身邊。地球的直徑有多寬,爺爺距我就有多遠;太陽與月亮的差別有多長,爺爺離我就有多久。上次探望爺爺還是五年半前那次回家鄉。他身穿青色外套,孤仃仃的坐在雖然是夏天還有點涼涼的,三爸在老家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2-23 13:56:46)
回家的路很遙遠,離開家的路也同樣遙遠。我的家鄉在長江上遊,烏江和長江的交匯處,似乎是一個很偏遠的小城。二十世紀初的時候還是沒有高速公路,沒有火車,更沒有距離家近的飛機場。出遠門的第一交通工具通常是船,就是走水路。於是就有了我一次次上大學的三天行程。是的,整整三天。順著浩浩蕩蕩的長江從上遊一直到下遊,穿過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3-02-19 16:20:45)
過年是回家的日子,這是每一個漢族中國人恒久不變的執著。回家,不僅僅是要回到稱為家的地方,而且是要一個大家族團員的地方--幾代人同堂,共享天倫的那個地方才是家。
這也是上大學第一年的我的執念:我一定要趕回家,一旦所有的期終考試完畢,立刻,馬上!那是2000年,新的千禧年的開始。從元旦到春節的中國,到處都充滿著新的期盼,新的喜悅,新的氣象,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1]
[2]
[3]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