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一壺酒

花間酒氣春風,竹裏棋聲暮雨
博文
“西蒙和加芬克爾的故事”是一部廣受好評的音樂會風格舞台劇,講述了兩個來自紐約皇後區的小男孩後來成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音樂二人組的傳奇,現已在全球50多個國家上演。采用新生代實力唱將,完整的現場樂隊,迷幻的視頻投影和令人難以置信的燈光,SG迷們會重溫包括‘Mrs.Robinson’,‘BridgeOverTroubledWater’,‘HomewardBound’,‘ScarboroughFair&[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2-18 04:52:37)

眾所周知,家壇閃爍著勤勞花癡。如果您和俺一樣是個懶人,仍心比天高也要綠植,可以看進來。 植物不外乎陽光,水肥和土壤。陽光好理解,因此就不多說了。 水是個關鍵。打個保票,被嗬護過度澇殘的綠植遠遠超過旱慘的。除了幾種水培都不嫌水多的(親水)和幾種扔在沙漠裏都能存活的(憎水)品種,大部分綠植喜歡濕和幹的循環過程。根係即可以通過水吸取足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諾貝爾科學獎一百多年來的曆史交織著激情,智力,競爭,幸運,爭議和衝突。假如說1962年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授予的核酸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其過程象一部諜戰片,1973年化學獎表彰的金屬夾心化合物(MetalSandwichComplex)的研究,尤其是二茂鐵(Ferrocene)的合成和結構表征的故事,則跌宕起伏,值得回味。 背景是金屬有機化學在1950年以來的興起和應用。金屬有機化學是無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BarrySharpless因為在點擊化學(ClickChemistry)上的貢獻,和CarolynBertozzi及MortenMeldal分享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這是他梅開二度,繼FrederickSanger之後成為第二位兩獲諾貝爾獎的化學家。 Sharpless的第一次諾貝爾化學獎授於2001,和WillamsKnowles和RyojiNoyori分享,表彰他們在均相不對稱催化反應上的傑出貢獻。Knowles和Noyori由於發現高對映選擇性的不對稱加氫反應而平分50%的獎項。Sharpless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有收集郵票的愛好,對於大清和民國時期的實寄封和片情有獨鍾,所以看到這幾張清末時期的實寄明信片在拍賣時,不假思索就收入囊中了。沒想被主人公PaulineBrush小姐的明信記錄激發了好奇心,追根究底起來了。姑且聽我娓娓道來。 比較吸引眼球的是這張印有山海關南門外的明信片,黑白的景觀有種別樣的幹淨。貼兩張兩分的蟠龍郵票,是當時標準的國際郵資,於1909年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後院菜園的那麽點事兒:選種篇 假如你後院有一片小菜園,恭喜你:菜園象寵物一樣,一年四季裏都挺好玩的。發現有不少人糾結於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裏種點啥,結合自己十來年業餘菜農的心路,聊聊幾個影響我選擇蔬菜品種的主要因素。通常,我希望自家菜園裏每年保留一些老相好,這部分是多年沉澱下來的優良品種;同時也會嚐試著去結交新朋友,觸發自己的好奇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藍莓被譽為漿果之王,是杜鵑科越橘屬植物,野生於北美等地。藍莓的商業化種植也就百年左右的曆史,得益於美國對新品種持續的研究和推廣。藍莓在北美私家庭院的逐漸普及是由於作為灌木,它在一年有三季呈現出迥異的形態和風采:春季開鈴花,夏季結漿果,秋季賞紅葉。庭院藍莓種植需了解品種,授粉,及土壤性質尤其是酸堿度。下麵就這三點聊聊藍莓那麽點事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陽春三月時寫了一篇小文“後院一棵悲情的桃樹”(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759/202204/326.html),描敘後院一棵可口的油桃到小山桃的慘變,乃至於被下重手鋸掉所有主枝,嫁接新品種的故事。感謝還有網友惦記著,就寫了這篇續來談談它的近況。 這棵悲情的桃樹現在的模樣見圖一,而在三個月前剛嫁接完時委屈的樣子見圖二。嫁接的六個品種成活了五個,加上本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種了幾年的無花果樹,積累了些經驗,隨便聊聊無花果的那麽點事兒。無花果來源於地中海一帶,適合在具有強日照,夏秋高溫,冬春溫和的地區種植。對土壤要求低,生長快,樹和果實因為有一股特殊的氣味而蟲害極少,容易伺候。經常看到有網友詢問如何在美國北方一點,較寒冷的地方種無花果,就傾我所知,說說有關攻略,了解更多的朋友敬請補充。 八區及以南: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每年都要為種什麽品種的西紅柿而糾結,今年有點小野心,種了十二種西紅柿。打算一次性種個夠,今後就不要再為西紅柿選種而鬧心。 植株多了些,就要考量如何管理。最初打的算盤很簡單,用tomatocages。但跑了後母等幾家,發現新的西紅柿籠子也通貨膨脹。價格漲了些也就罷了,可是偷工減料到了極致,從原來的四層四柱變成了三層三柱,高度強度都不夠,讓人難以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