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專門講古而不論今,從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在孟達拿下房陵郡後,劉備命令義子劉封,從漢中走水路,從西邊進攻上庸,和孟達從東邊的攻擊配合。劉備這個人事安排,其實是有製衡關羽的意味。具體可以看我的另外一篇文章:從漢中之戰後,蜀漢的人事安排中,讀懂劉關張的真正關係和後劉備政治安排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123/202403/3683.html這個命令,除了在大局上對劉封和關羽的政治安排,同時還有控製孟達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公元219年,漢中之戰,在法正的指揮下,黃忠斬殺夏侯淵,並且步步為營,占據了關鍵要點,讓曹操進退兩難,最後被迫放棄。同時,劉備法正向駐紮在宜都的宜都太守孟達,下達了攻擊上庸地區的命令。這個其實是偏師。出擊的時間點,是選在曹操準備放棄漢中撤退的時刻,這個時候,曹操自顧不暇,當然沒有力量去增援上庸地區。但是劉備一方,也沒有多餘的力量,主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劉璋決定和劉備聯手對付張魯的時候,劉璋讓法正,孟達帶四千人去配合劉備。 結果,劉備讓孟達帶這四千人駐紮荊州江陵。然後帶著法正一個光杆司令,以及龐統魏延等自己的嫡係部隊入川。 這裏麵,如果仔細琢磨,就會發現兩個問題: 1.明明是讓劉璋讓法正孟達帶四千人配合劉備行動,去打張魯的,為什麽劉備不帶這四千人? 因為劉備一開始就是準備和劉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老孟這個爆發戶在涼州崛起,退休後就在長安附近買田買地,帶著手下人安逸的當土豪。可是,漢靈帝腐敗的朝政,已經導致天下崩壞。而腐敗朝政的受益者老孟,也開始受到回旋鏢的滋味。先是黃巾起義,後來是董卓亂政,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並且打敗了董卓。最後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住在長安的老孟,高興了幾天:地產在首都,肯定要升值了!結果發現,董卓由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三國演義裏麵,孟達的戲不多,主要就是不斷反複背叛,先是和張鬆法正聯手背叛劉璋,賣了益州給劉備,然後再不救關羽怕被懲罰,於是投降曹丕,最後再想反叛曹魏,被司馬懿幹掉的配角。號稱蜀漢三性家奴“小呂布”。但是如果仔細研究品味一下,才發現其實孟達的才能是非常高的。如果駕馭得當,其實是一個重要的人才,可以獨當一麵。結果卻被蜀漢因為內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諸子百家之一的陰陽家鄒衍創立了五德始終說,其規則是五行相克,即: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 西漢劉歆在鄒子五德說基礎上,另建了五行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每個朝代都有它的特點,也就有了它的命運。 而朝代的生克順序,是有客觀規律的。 元之前,中華文化是相生關係。 漢為火德。火生土,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國王朝是家天下,三百年,按照平均三十年是一代人,是十代人的時間。 通常第一代,第二代,是開國時期,都是精明強幹的家族能脫穎而出。相當於周文王,周武王創業時期。 同樣的在其它朝代,相當於唐朝李淵李世民統一天下,清朝的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時代。清兵入關,控製中國。 由於國家很大,通常要到第三代,第四代,才能完成對國家徹底的控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網上有很多關於“趙家人”的來源研究,就不贅述,隻想講一下真正的“趙家人”來曆。 魯迅那個“趙家人”隻是小說。 而趙奢那個戰國的“趙家人”,隻是一個小小的諸侯趙國,完全不夠分量。 我說的真正的趙家人,是源於大宋朝的皇族,這個才是“趙家人”的真正來曆。 百家姓大家都知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趙排第一,因為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漢靈帝剛登基的五月初一,日蝕。這是第一次。通常日蝕是說明國家的政策有問題,於是皇帝命令公卿以下各秘密上書對國政提出批評建議,互相檢舉揭發;利用這次互相檢舉製造的矛盾,皇帝看清楚了各派勢力的人員分布。主要是搞清了當權的大將軍竇武的人是哪些。九月初七,漢靈帝誅殺擁立自己的大將軍竇武。到了十月三十日,再次日蝕。這是第二次。這一回皇帝自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一篇文章,比較了三顧茅廬和三造亭的曆史故事,這一篇文章,就來分析三造亭事件的曆史背景和人物的動機。 當時劉備剛剛占領益州,立足未穩。 當時對於劉備和他的勢力,最大的政治任務,是學習劉表當年在荊州,籠絡當地的地方勢力,地頭蛇收入統治集團為其所用,實現政令的通暢,消除潛在的民間敵對勢力。 夏侯攥是劉備的老部下,在劉備當豫州牧的時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