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病伸吟

前麵的路已經不遠了, 終點就在那裏。 回頭望去,一路的標樁上滿滿地都是歡笑和開心。 嘿嘿
博文

南牆體現得是第二聖殿的宏偉,而西牆聞名在於它的宗教情節的色彩。 這個柵欄把男女分開,照片近前的是女性祈禱的空間,另一麵是男性的空間。對著的門洞就是著名的Wilson'sArch,這裏不允許女性進入。我也坐下慢慢來體驗一下周圍的氣息,來這兩次,一次是在晚上,人更多 本來自己架起相機在偷拍攝別人,沒有想到“黃雀在後”自己被偷拍了,留個紀念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以色列複國以來,在聖地他們做了許多考古研究或者猜測工作。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很多。狹隘的我個人,覺得那些努力都是在為複國的合法性找理由。口傳中的銅鐵器時代的大衛城,就是他們認為自己民族的起點。大衛城考古址上有個宣稱“一切有這裏開始”。似乎世界由這裏開始而非猶太民族。公元前再向遠推千把年,那實在是太久了。現代人類很難找到物理證據來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苦路14停是聖城的傳統旅遊路線,傳說中耶穌受難路上有24個停點來點化民眾。後來被羅馬教會統一成14個停點。在天主教的教堂裏,基本上每個都有這個這14站的壁畫或油畫鑲在牆上。我就用這個做題目,把聖地學習的記錄歸歸檔,以便自己把酒回憶時用。大部分史學家都認可,人類曆史上有耶穌這麽個人。而大部分人都接受他的出生地是伯利恒(Bethlehem)而世界上最古老的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喜歡流連博物館。小朋友兒時,我帶她跑遍了歐美洲各大博物館。當然,帶孩子嘛,主要是逛自然和藝術類的博物館。逛博物館很浪費時間,但很有意思。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可以刺激大腦去產生不同層麵的幻像。它既然叫以色列博物館(IsrealMuseum)應該是國家層麵搞的。人過中年的我,懷著濃厚的興趣要去看看這個國家的統治者要給他們的孩子們灌輸些什麽東西。離它不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死海古卷在theShrineoftheBook主平麵層,下樓的底層,保存著以色列人和猶太民族的鎮國之寶:TheAleppoCodex。誕生於一千兩百多年前的Codex跟猶太民族肩並肩地相互扶持了千年。直到公元1千7百年,它還是孤本。這玩意為何那麽重要?傳說中,猶太人在第二聖殿時,也就是公元元年左右就沒了國。他們到處流蕩,慢慢地講不同的語言。但他們要在同一個時間,在一個學者的陪伴下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獨自一人進了展廳,習慣性地轉了一圈,再找個地方坐下,想像著讓神氣附附身,反正我有大把的時間來耗。還是沒有想明白它的造型是什麽意思。不管它了。終於見到傳說中的神奇。死海古卷。這些在以色列複國時問世的羊皮卷,櫃子上的說明講,最長的一個有8米長。抄寫於公元4百年前到公元前100年。下麵這幅,說明上講它應該是公元前200年。換句話說,這個羊皮片誕生200[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由聖地回來都兩個星期了,時差還倒不過來,反應很強烈。每天早上3點種醒來,就沒覺了。想來想去是精神係統中招了。得把當時被刺激的感覺吐出去。幹脆趁著周末一股做氣一吐為快。 我這個人農民一個,曆來出門旅行是不做功課的。特別是這種以曆史為目的的旅遊,目的就是為了把以前讀到的,聽到的東西去親眼看一下。耶路撒冷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隻不過家裏的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當年的戈蘭高地之爭,為了水源。加利利湖水來自於戈蘭高地,它為一半的人口提供淡水。加利利湖也有人稱它為海,在以色列這麽塊小地方,顯得挺大。但要跟我們加拿大的一眼望不到邊的湖比起來,沒有點點的可比性。我們的子孫後代,不用發愁淡水,想想這個,高興!傳說中被古羅馬人打垮了的以色列人就藏在腳下這些山洞裏,後麵被古羅馬人發現了,古羅馬士兵吊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躲開軍,警,一個人鑽在沒有遊客的小胡同裏,欣賞一下民宅,想象一下在王權的替更中,普通百姓的生活,他們的人權和產權。 這門洞跟先知擠過去,放下包袱的一樣。回家一身輕。 這些幹淨的街道,都是在猶太教徒和東正教徒居民區。穆斯林區就沒有這樣整潔,雖然他們去拜神的時候,都要把腳丫子洗幹淨,廁所裏都有洗腳池。碰到一群小女孩子,對著我開玩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小條的土地是塊神奇土地,醞釀著宗教。站在HAIFA山頂俯視海港,夜幕中閃耀著一個金頂,它是推崇上帝唯一,教宗同源,人類一體的巴哈伊教的發源地。民國時被老中的知識分子稱為“大同教”。 大同教的教義很符合老中的傳統儒家文化,也符合我們現代生活在這裏倡導的多元文化的理念。可惜的是這種靠人類靈感自發傳播的教義,隻有區區數百萬教眾。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