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博文
(2020-11-01 18:16:03)

一次"膽大妄為"的轉行 一一從理工男到知名作家 第22期|管平潮966 【導讀】科大人成為著名網絡作家,可能超出許多人的預想象。但細想,卻是在情理之中。頂尖大學本來就不是職業培訓機構,而是培養學生創造力、批判性思維、以及未來領袖的園地。這個園地孕育了入學時還是懵懂的少年,培養了學子積極探索的精神,並最終激發了他們心中的潛能,找到自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10-30 21:23:35)

科大永遠不能忘記劉達 阮耀鍾(5802) 劉達在第二次黨代會上作報告 劉達到田間地頭看望科大同學 劉達(1911-1994),1963年5月至1975年11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科大)黨委書記。黑龍江肇源人,著名教育家。1935年考入北京輔仁大學中文係學習,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入延安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46年,哈爾濱解放,任第一任市長。1948年受命創辦東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0-10-28 08:23:02)

第21期 【導讀】
1979年拿到科大錄取通知書時的感覺,也許和現在人們的感受很不相同。那時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尤其來自科大這類學校,意味著人生走上了一條前景光明的希望之路,家人為你而自豪,並且這份自豪不隨歲月而逝去。雖時隔近四十年,作者在描述這段情景的時候仍記憶猶新,激動之情躍然紙上。科大理實交融的精神,伴隨著容師兄在學習和工作上始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0-10-20 00:03:11)

【科大瞬間】萬裏途中的感悟 第20期:原創趙字空804 【導讀】 相信很多人都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我為什麽來到這個世界?我的到來對世界意味著什麽?我將要如何度過我的人生?這些問題的探索過程,會激發一個人去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走進社會,從而建立自己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是人心靈守護的信念,可以讓他/她有一個樂此不疲的追求以及廢寢忘食地實現這個信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10-16 21:15:22)

第19期|周炳和6562【導讀】1965年是文革爆發的前一年,同年入學的大學生注定不能享受一張平靜的書桌。這些科大學子當年有"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的精神風貌,不把北大清華作為首選,婉拒熱門軍校,而唯獨鍾情於科大。可他們入學後不到一年就遭遇文革浩劫。與當時許多青年們一樣,他們經曆了從輕信和狂熱、到迷茫和彷徨、最終徹底認識到受騙的痛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第18期 【導讀】
今天,研究生可能是個比較普通的身份。但在教育撥亂反正的八十年代初,研宄生是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八十年代初,全國大學生錄取率極低,整個科大的本科生人數僅2000多人;而到了2006年,科大的博士生就超過1800人。那時,大學生是天之驕子,研究生更是鳳毛麟角,是許多學子心目中的神聖理想,是詩和遠方。
當年的研究生導師資格也異常嚴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17期|蔡建文799 我的科大情懷 我於一九七九年中學畢業,同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從當時國內最開放的廣州市抵達合肥時,發現生活習慣、地域文化都有巨大差異,我有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覺。 我在中學時的強項一直是物理和數學,之前對機械工程沒什麽接觸,因此也沒有興趣,卻被分配到剛成立的精密機械係,失望之情可想而知。當時的大學還不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科大瞬間】第15期|李鋒812 今年是科大建校六十周年大慶。校友群裏有人邀請校友們每人寫一個留在自己記憶中的科大瞬間。 我在科大度過的五年,有過很多難忘的人、難忘的事和很多影響了我一生的經曆,比如打橋牌、換“子彈”(雞蛋)、吹口琴、“考卡”(CUSPEA)、第一次接觸計算機、第一次編程、每天下課飛奔到二食堂去打飯、整個宿舍一起翹課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09-24 16:28:39)

第16期|董立民7754 《科大瞬間》為母校60周年校慶向全球校友征稿,我們7754班藏龍臥虎,文筆好的不勝枚舉,本來輪不到我,不過我先帶個頭,拋磚引玉。 圖書館充當寢室 話說當年考上科大77級,入校時已是78年3月8號了,三八婦女節,於是乎我們班男生成家立業之後大都有點陰盛陽衰,皆因開學日子不對,這是後話。 入校時學生宿舍還未完工,學校就臨時把圖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第十四期原創:程富華642,2018-07-21 霍金訪問科大的一些趣事 天才的霍金教授,於2018年3月14日永遠離開我們了。回想33年前他訪問科大(也是他第一次訪問中國)的情景還曆曆在目,特寫下如下的回憶,展現他名人光環外有趣的一麵。 霍金訪問科大時的校報 霍金一行包括科學秘書卡爾、翻譯(研究生,他能把霍金語翻成英語)、男醫生以及女護士共五人,他們於1985年4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36]
[37]
[38]
[39]
[4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