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能的話

遊走在中英文化之間的思考
博文

‘看,那一張張麵孔和一處處地方,隨著盡其所能愛過它們的自我一起,都消失了,而在另一種方式中更新,變化。’----艾略特《四個四重奏》 ‘是時候讓靈魂出竅,讓一切化為灰燼,過往的冥思遐想,無根無果的希望和欲念,義無反顧地投入火焰中吧,曾經屬於我們的一去無返。樹葉和花朵將重生,似化腐朽為神奇,追尋記憶中的神妙馨香,如往日壯麗輝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時間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15年年輕的藥劑師維克多被派到前線醫院。有一天,在醫院的餐廳裏,他遇到了教會組織來做義工倒茶送水的簡妮—弗朗西絲的母親。就是那眼神相遇的一瞬間,維克多,如同他自己的父親在教堂裏見到不到17歲的安妮,一見鍾情,墮入情網。當時美麗的簡妮周圍不乏追求者,見維克多是個害羞的男孩,覺得如果拒絕他,比方說出去散散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22年12月1日,維克多和簡妮的第一個孩子降生了,她就是今年即將95歲的弗朗西絲。弗朗西絲寫道:我出生時世界是怎樣的呢?老人還在談論剛剛結束的戰爭,甘地第一次被關進了監獄,路易德.喬治(一戰時期英首相)辭職了,墨索尼尼在羅馬閱兵,愛爾蘭的自由聯盟已經建立,英國有了第一次反饑餓遊行,埃及圖坦卡門的墓被打開,英國廣播公司開始在收音機裏播送節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1-31 07:21:50)

(本文寫於2015年正月十五,發表在鳳凰網上。) 時值正月十五,不少國內的朋友發來節日問候,但也有這樣的微信進來:這幾天看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了嗎?真是怵目驚心,更是覺得恐懼。今年想把兒子送到英國去讀書,不知能否幫忙?" 我這個朋友家裏並不是特別富裕,小康而已,對國外不甚了解,有這樣的衝動能想象出她是受到了不小的驚嚇和刺激。 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按常理兒,94歲的老人,大多是呆坐在沙發上,或輪椅上冥思打盹,百無聊賴地打發著人生最後不多的時光,如果常常有人來陪伴,說說話,喝喝茶,便是給這蒼白無力的日子加了點色彩和質量。 於是我常常去看弗朗西絲。聖誕假期從美國回來後,因為有將近一個月沒見到她,再加上一月的英國陰冷潮濕,許多人都生病了,(我對這樣高齡的老人,一個月沒見到,心裏就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墨爾文中學在全國都是很響當當的私立學校。其最大的特點(就中國家長感興趣的來說)是中國學生很少,以英國學生為主,在外國留學生中,歐洲各國,比如德國學生占了一些大的比例,亞洲學生比例非常小,不到5%。這和目前許多以掙錢為目的的私立學校,(在學生英語水平極其低下的情況下,不負責任地照單全收。)高達20-35%的中國學生比起來,算得上原滋原味的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17-01-19 12:04:58)

在英國人穿著說話得體,行為做事死板的表象下,你很難把他們和浪漫風流聯係在一起。要好這一口兒,需坐兩小時歐洲之星到岸那邊的法國去晃悠。這個國家,就大部分(主旋律)來說,家庭觀念比較重,雖說離婚率也不低,但大多數也是離婚了以後,再另辟碼頭,腳踏兩隻船的少。包二奶,養小三這些詞好像和英國風格不搭,腔調不同。 當然,哪個國家都有做事出格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1-15 06:00:10)

又是一年春節將至,金雞報曉,即使在遙遠的英國鄉村見不到幾個人,更別說中國人的地方,過春節的心情像春天的野草,蓬勃地在土裏蠢蠢欲動。 以前在中國過春節,鮮有餐桌上放幸運小餅的,英文叫fortunecookie.但從第一年在國外度春節,到每家中國館子都有這樣的三角餛飩狀小餅幹。掰開,裏麵會有一個小紙條,用英文寫的一些類似算命,預言,忠告,警句,生活哲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聖誕氣氛越來越濃了,外國是,中國也是。 然而地道的英國人,尤其是中產階級,上流社會的聖誕節傳統究竟是什麽呢?其實和大家看到的,模仿的很不一樣呢。 英國有一個為講究人服務的專家最近寫了篇有關怎麽裝飾聖誕樹的文章,看得我心驚肉跳,心想在英國生活了16年,混跡在所謂中產階級圈子裏,不知被別人在後麵笑話成什麽樣呢!趕緊把這篇文章翻譯過來,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墨爾文市中心安靜的角落裏,有一個小劇院,名副其實地小。2002年被吉尼斯評為世界上最小的劇院,是由一個維多利亞時期的男廁所改建的,總麵積不足15平米,叫便利小劇院。經營這間劇院的是一個叫Dennis的老人,他以前是個商人,一直喜歡表演和布偶劇,退休以後,一個偶然的機緣,這間廁所需要轉手,售價£8000,他哪裏有那麽多錢,於是把做個劇院的計劃拿去和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1]
[2]
[3]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