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毛囡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7-06-04 11:27:32)

56年翻譯人員工資標準 前幾天發貼向網友求助“56年翻譯人員工資標準”資料,經過幾天查找,我找到了這個標準,還找到“報社新華社編輯記者工資標準”,翻譯人員15個級別,記者工資標準有20個等級,(列在下麵)加上上次貼的高教科研、工程技術、編輯出版、圖書博物、文藝、衛生的標準,這工資係統確實複雜,圖1是音協工資冊的一部分,5個人按4個不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出國留學竟“驚動了”政治局!在網上查資料時,看到這份文件(圖),想不到當時申請出國留學有服務期限製的規定還是經政治局常委討論製定的,當常委也不閑。這裏不少人應該知道有這個規定,提一下,讓大家有個回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誰有或能查到“1956年翻譯人員工資標準”?
我前幾天在“50年代定級工資標準的討論”中提到到:“翻譯人員的工資標準和高教的同”這是錯的,這是我被這條信息迷惑了:“專家醫療照顧範圍:
高教、科研、工程技術、編輯、圖博、農業、翻譯工資六級以上的專家;新聞、文藝、衛生工資七級以上的專家;體育工資二級以上的高級教練和國家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5-28 17:23:20)
戲劇界的保留工資 有網友問起戲曲界如侯寶林等保留工資的情況,貼此文回複。 56年文藝戲劇界定級後,很多人是有保留工資的,現在把查到一些列出供參考。 戲劇界裏還是(頭牌)京劇演員的收入最高,定級後的工資情況: 梅蘭芳拿一級工資,但他有自己的劇團,每月2100元; 周信芳每月1760元,馬連良每月1700元,譚富英每月1500元,裘盛戎1400元, 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5-27 17:45:04)

這是一份58年的名冊,從中可見那時軍銜大多低定:團長少校,營長上尉也常見。還有升職不晉級。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5-27 17:35:45)

軍銜取消前的大校營長 公鯊兄在貼子裏提到一位導彈營長的破格晉升,就是大校營長嶽振華,該導彈營1959年10月7日,第一次用地對空導彈擊落RB-57D高空偵察機,10月14日,嶽振華由少校晉升為中校;1962年9月9號,在江西南昌擊落的第一架U-2高空偵察機。9月22日,嶽振華由中校晉升為上校;1963年11月1號在江西上饒擊落第2架U-2高空偵察機1963年12月26日,國防部授予嶽振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7-05-24 09:28:25)

應你要求,我把所有級別的工資標準都打上了。昨天打了一部分,主要是:1.工資表我以前大多已貼過;2.這個數字格式不能拷貝,要一個個打,所以就隻列了前麵幾級作比較。
這是6類地區的工資標準,單位:元
級別行政黨員幹部高教衛技文藝編輯圖博工程
1579.560年降薪後345.0333.5333.5333.5333.5322.0
2522.5287.5287.5287.5276.0276.0278.5
3465.5404.80241.5253.0253.0253.0230.0240.5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50年代定級工資標準的討論
貼了好多篇有關50年代定級工資標準的博文,主要是那時的工資標準種類太多太複雜所致。除了地區差,除了行政,每個係統如:高教、衛生技術、文藝、編輯、圖書博物、工程技術,都定了不同的標準,為方便比較敘述,先把它們的標準列出(隻列6類地區的部分): 級別行政黨員幹部高教衛技文藝編輯圖博工程
1579.560年後345.0333.5333.5333.5[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在討論50年代定級工資標準常見的錯誤 在網上尋找50年代評級工資標準時,你一定會看到以下的信息: “1955年國家幹部由供給包幹製改為工資製,工資標準分為29級,最高一級649元,最低29級為21元,相差30倍。當時有個特殊作法,中共黨員幹部比民主人士,專家學者的級別定得低,如宋慶齡為行政一級,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卻為行政2級,工資581元,一般正部長都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50年代中關村科研人員住房麵積補充
昨天貼了50年代中關村科研人員住房麵積標準表,華府、西北網友對表中麵積數字提出了疑問,我再查了一下,這個表應該是級別麵積,實際住房麵積是級別麵積+人口麵積。人口麵積標準是:本人及配偶每人5(m2);直係親屬每人3(m2);保姆每人2(m2)。象網友XQQ文中提到的鄰居,貝時璋(特級),有4個小孩加1保姆,住房麵積起碼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1]
[62]
[63]
[64]
[6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