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繼續走動,對調整胎位有幫助”,護士看妻又停下就警告說,口氣中有提醒,有責怪。 “實在走不動了”,妻喘著氣說,眉頭冒著漢,臉有點變形。 “我攙著你,再堅持一下”,我一時也想不起更好的安慰,隻能心裏著急,口頭支持,但一臉無奈。 在醫學院二附院的產科病房樓二樓,我扶著妻在走廊裏艱難著走動,她的陣痛已經開始,醫生診斷胎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8-03-23 08:46:31)
早晨六點剛過,隨著氣球內的音樂聲響起,屋內頓時歡樂了,祝賀生日,HappyBirthday,家人的短信,國內親人的微信,都為同一件事情,祝賀大女兒生日,她的十七歲生日!鮮花,氣球,賀卡,giftcard,經過秘密的購買和煞費心思的隱藏,今早終於露麵了,實現了Surprise,Surprise,Surprise的目的,女兒的激動驚訝也感染了我們。女兒喜歡過節,每逢節日和生日,她總是家裏的組織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有些東西得到時不覺特殊,年久之後回憶起來發現其不尋常,循此思維,想起了我家二十多年前的第一本聖經,是英文版HolyBible,心中念起它的來龍去脈。 回憶也是很享受的事,陳年舊事,濾去了噪雜,隻剩下那物那事,主體凸顯出來,走過的路不是以時間為單位,而是由一件件大大小小之事串起來的一條線。 想起兒時聽祖輩講的故事,告訴人經曆的寶貴。古時有個暴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一輩子不知要搬家多少次,有自願的,也有無奈的。追根刨底,第一次搬家是三十多年以前,那是盼望已久的一次,也是出國漂泊前唯一的一次搬家。 家首先在乎相愛的人,但也要有基本的立足之地,剛成家時的家很難稱得上是個“完整的家”,因為那立足之地僅為筒子樓內的一個十六平方米的房間,這片小天地功能齊全,兼用臥室,書房,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寫點東西,無論長短,要有素材,要有心動,要有靈感,否則就像以前聽到的一個笑話,一位縣官到任開會,秘書準備講稿,縣官抑揚頓挫照稿宣科,“本縣盛產馬戶”,被提醒後補充道“馬戶就是驢”,令人啼笑皆非不知其然。 上午在Costco看到的一幕令人心中感慨,不吐不快。Costco是本家日常消費品的主要購物處,拐彎抹角輕車熟路,排隊結賬,隨人流推車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世界剛剛送走了兩位如雷貫耳的世界級人物,一位是二月二十一日安息主懷,足跡踏遍了全球的基督教布道家葛培理牧師,另一位是三月十四日去世,享譽四海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兩人以不同的方式對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先說葛培理(BillyGraham)。 葛培理牧師自五十年代起在美國和世界各地布道,他布道的場麵宏大,不是習以為常的教堂,而選擇在廣場或體育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回顧走過的路,總有一些關鍵的轉彎處,當時不一定明白它的影響,天長日久,意識到原來如此。 九一年夏天避難到外文書店的那一天,就是一生中關鍵轉折處。今天坐下動手寫時,腦中蹦出了關門開門這些詞,聽起來口氣有點大,但一時也沒有得到再好的詞,就跟著感覺走吧。 英語學習是從初中開始的,FatherMotherBrother,哥哥姐姐Sister,編成順口溜記單詞仍記憶猶新,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8-03-10 20:53:50)
陌生人臨時聚在一起討論問題,為使參加者放鬆發言,組織人常常在開始時問一些簡單的題外話題,這些話題應該普通常見,目的是打開每個人的口,疏散緊張情緒,也活躍一下氣氛,即所謂的破冰(icebreaking),顧名思義,就是緩衝開頭沉默尷尬的的局麵,使眾人的大腦由關(Off)轉到開(On)的狀態。 破冰的話題多是的生活小事,人人熟悉,不用思考信手拈來,三言兩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3-09 10:51:18)
兩個故事,一個眼見,一個耳聞。先說眼見的。這個故事是關於公司的一位同事,因親眼所見故了解其來龍去脈。同事五十多歲的年紀,自高中畢業起,與兩個好友約定每年一起度假一周左右,好一個年少不知愁滋味,甚至年少狂妄不自量,但三人竟然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據說多年來從無間斷,單身時如此,結婚成家後依然堅持。世事難料,據說當其中某位經濟拮據時,另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生活就是連續不斷做出決定的過程,研究表明,一個人每天可能要做多達3500個決定,但真正有意識的決定會少些,有人提出平均70個,所以每人都是忙碌的決策者。九0年,我們要做個決定,到底考研還是不考研。在大學任教,學位之重要無人不知。遙想當年,為教師短缺的救火之急,倉促上陣為母校效力,就像一件瓷器,沒有經過充足的高溫燒煉,提前出窯使用了。等成品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