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收複台灣後,鄭成功改台灣為東都,開始把台,澎經營為抗清基地。為了促進開發,加固根本,鄭成功命令把將士和官員的家屬送來台灣。然而在做這件事時,鄭成功有些操之過急。當時,在擊敗了清廷達素統率的清軍前來進犯之後,大陸沿海島嶼的局勢比較穩定,並無緊急撤往台灣的必要,而且台灣尚未開發,一切都在草創階段,條件艱苦,鄭成功急於求成,立令過嚴,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鄭成功軍在台灣基本站穩腳根後,於三月下旬(公曆五月一日),致信荷蘭殖民當局,要求熱蘭遮投降,荷蘭人可以攜帶全部財物乘船離開台灣。信中指出台灣向來歸中國人所有,要求荷蘭人歸還台灣。如果通過談判將城堡轉交出來,鄭軍將赦免荷蘭官兵及婦孺生命,並且允許保有原有財物,如果願意還可以在鄭成功統治之下繼續居住在台灣。反之,倘若不聽勸告,一意孤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鄭成功出兵收取台灣時,荷蘭在台灣島上的兵力有一千多名,長官揆一和評議會率八百多名駐於沙洲上建立的熱蘭遮城堡,海麵上有赫克托號為主的四條戰艦,在隔灣相對的台灣本島上的普羅文查堡有四百名兵員防守。另外,在雞籠(今基隆),淡水有少許兵力,後來都集中到了熱蘭遮。鄭軍登陸後,荷蘭殖民者企圖在海上和陸地上同時發起反攻,一舉擊敗立足未穩的鄭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1658年鄭成功大舉進攻南京遭遇失敗後,退回到金門,廈門海域,當時他仍然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特別是水軍艦隻損失很小,憑借水軍優勢,鄭成功擊敗了達素帶領來攻的清軍。但是,就全國形勢而言,明清雙方在軍事和政治上的實力對比已經有了很大的懸殊。西南永曆朝廷一蹶不振,鄭成功有效控製的沿海島嶼又無法支持一支龐大軍隊的後勤供應。為了繼續同清廷抗衡,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661年(順治十八年)八月,李定國,白文選仍在緬甸境內要求緬方交出永曆君臣。得到緬甸當局殺害朱由榔的扈從人員的消息後,深感情況緊急,立即分路進至洞烏,用十六條船裝載兵馬渡江,向緬軍發起攻擊。由於緬方已有準備,作戰失利,有五條船在江中傾覆。十八日,明軍退回到洞烏。在前途暗淡的形勢下,白文選的部將張國用,趙德勝產生動搖,情緒悲觀,當時士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順治十七年(1660)八月,在吳三桂的請求下,清廷決定出兵緬甸,迫使交出明永曆皇帝,並且一舉摧毀在雲南邊境地區繼續抗清的李定國軍。次年八月,吳三桂,愛星阿部署滿,漢兵由昆明分兩路西進。吳三桂,愛星阿致書緬甸國王,要求交出永曆君臣。永曆帝得到清軍進入緬甸的消息後,給吳三桂寫了下麵這封信:將軍本朝之勳臣,新朝之雄鎮也。世膺爵秩,藩封外疆,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占領昆明和雲南大部分地區後,清廷反複研究平西王吳三桂上疏主張的出兵緬甸捉拿永曆帝朱由榔事宜。最後決定讓吳三桂為統帥,以漢軍和綠營兵為主,會同固山額真卓羅帶領的少數滿洲兵一道進軍緬甸,命令經略洪承疇部署具體進軍事宜。順治十六年洪承疇因年老體衰經清廷批準解除了經略職務,動身返回北京調理。順治十七年(1660年),清廷命令吳三桂留鎮雲南,總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決定迎回永曆帝後,白文選領兵進發到磨整,雍會,這裏已是緬境地區。由於天氣炎熱,白文選命令部下卸甲解鞍,在樹蔭下休息,一麵派出兩名使者找尋緬甸地方官通知這次明軍入緬隻是為了接回永曆皇帝。不料派出的使者在途中被緬人殺害。白文選又派出十名騎兵前往說明情由,又遭到緬兵擊殺。當時緬甸官員有一種錯覺,以為南明皇帝入境避難,明朝軍隊剩下的肯定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清軍占領黔滇兩省腹心地區後,南明永曆朝廷已經出現瓦解的形勢。這種局麵的形成並非南明軍隊受到毀滅性打擊的結果,而是永曆朝廷決策失誤所致。當清軍三路迅速推進,南明軍隊節節敗退,長期經營的大片土地被清軍占領,明軍在阻擊過程中雖然損失了一些兵將,但並沒有發生大量主力被清軍殲滅的情況。這說明,明軍的全線失利主要是戰略部署不當。永曆帝倉皇逃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659年(順治十六年,永曆十三年)閏正月二十五日,永曆帝朱由榔和小朝廷的文武官員在平陽侯靳統武護衛下,從永昌府退到盞達土司,第二天行至布嶺,距離中緬邊境已經不遠。是日晚上護送永曆帝的士卒發生兵亂,不少將士在混亂之中作鳥獸散。靳統武與永曆帝失散。二十六日永曆帝一行到達曩本河,距緬關十裏。黔國公沐天波先派人去通知守關緬兵。明朝鎮守雲南的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