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似鹿蔥

像文人一樣愛寫,像文盲一樣犯傻;像女人一樣愛美,像男人一樣爺們;橫眉對老公,俯首為朋友
個人資料
花似鹿蔥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3-05-06 07:02:21)
母親有兩個哥哥一個弟弟。 大舅早年做什麽?好像東北光複以後當了木工,早早就退休了。舅媽去世很早,留下四男一女5個孩子,大舅帶大不容易。退休後他一直跟著大兒子住在一起。 大舅的大兒子是醫生,我也不熟悉,似乎都沒有怎麽見過麵。接觸多的是老二。我叫他“文榮哥”,叫的時候要帶少數民族腔調“穏榮哥”。 六十年代初文榮哥在北京體育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8)
(2023-05-04 05:51:08)
天氣轉暖疫情轉緩,跟大洋對岸的親人隔離兩年、三年的我們終於可以比較順當地回去了,去探望我們的雙親,去享受久違的天倫之樂。內心的激動和歡欣難以言表。可是機票啊,好像是直接印在了money上,從北美到中國一張往返機票,雖說比疫情期間降低很多,但是因為製裁因為不能飛經西伯利亞不能走北極航線,不僅航程拉長時間拉長,還有機票飛漲,讓許多工薪族心裏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2023-05-03 05:04:29)

喝酒的人都知道,好白酒入口綿軟後勁大,但是純正不上頭。而劣酒裏麵雜質太多,對人有害喝了才頭痛。有個同事,北京知青,當年在北大荒寶泉嶺,就在酒廠釀酒,喝頭鍋酒70度,愣把一北京大妞喝成金剛不敗之身,但是不會頭痛! 開了個酒的頭,因為本老太年少時也這麽胡喝海喝。於是看完《漫長的季節》最後一集,感覺就是:真是一罐好酒啊!可是怎麽上頭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有點懸疑劇紮堆的勁頭。剛看了《塵封十三載》,又來了《漫長的季節》。 這故事發生在咱大東北,大東北的懸疑劇都挺好看:電影《白日焰火》;網劇《無證之罪》《雙探》。 以東北為背景的懸疑劇都發生在冬季,白雪寒風,蕭條孤寂,暗蒙蒙的色彩,充滿罪惡感。不過這次故事大約在秋季。東北基本沒什麽秋季的概念,秋風乍起,眨眼就雪花飄了。可是為什麽叫&l[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8)
(2023-04-26 09:23:48)
最近城裏一個叫“黎京”的朋友寫了很多當年知青在草原的文章,我一直很有興趣的在跟讀。當年內蒙古大草原接受過很多知識青年。印象中北京青年多在內蒙古中部錫林郭勒草原,就像這位黎京先生和他的知青戰友。寫了《狼圖騰》的薑戎就是北京知青。天津青年很多去了呼倫貝爾大草原。出了一個女烈士張勇。我們當時算“上山”,在大興安嶺林區,跟草原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9)

曾經愛讀書愛買書,但是近年讀紙質書越來越少了,改在晚上聽書。聽書隨機良莠並存,半睡半醒東鱗西爪偶爾碰到精彩處我會再到網上找原著,比如這一本《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的作者是臨床心理學家馬歇爾·羅森伯格MarshallRosenberg。他從1960年代初開始,致力於解決人際關係和社會衝突,簡而言之叫:非暴力溝通。 羅森伯格的“非暴力溝通”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2)

還記得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CODA》嗎?那是蘋果公司的AppleTV+投資的。最近在AppleTV+上線的新片《俄羅斯方塊》,在爛番茄網站上拿到了82%的新鮮度,也很具有衝獎的實力呢! 《俄羅斯方塊》講的就是我們熟悉的遊戲“俄羅斯方塊”,那麽簡單就是那麽好玩那麽變化無窮那麽能打發無聊的時光,我曾經在飛機上很專注地玩,感歎這麽一個破玩意兒怎麽征服我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1)

五角大樓機密文件大批泄露!4月8日,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紛紛在網站頭條報道了這樣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 誰幹的?《他是誰》?斯諾登二世嗎?是真的大量機密泄露?還是假情報專門迷惑普大帝? 全世界的吃瓜群眾從專業的到業餘的,議論紛紛猜測紛紛。興奮者有之,沮喪者有之,一時如北方春天的大風,呼啦啦刮過來,呼啦啦又刮過去。 據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6)

路遙的中篇小說成名作《人生》被改編成了37集電視劇隆重推出,引起矚目。因為小說《人生》。 小說《人生》沒有複雜的結構和故事,一個卑微的農村青年高加林當民辦教師被人頂替,有人給轉業回來的二叔拍馬屁,他進了縣委通訊組,一支優秀的筆受到賞識。沒見過多大世麵的年輕人春風得意,以為自己鯉魚躍龍門,從此成了“城裏人”。都說當官的腦袋跟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6)
剛到美國時,住在一個美國老太太家裏。房東是一位虔誠的長老會基督徒。每周都帶我們去教會。(可參考舊文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1501/32427.html《我的房東貝莉太太》) 有一年聖誕節,幾個教會在一起度過。第一個節目就是合唱《奇異恩典》。滿滿一台人,先用英語再用漢語最後用韓語唱。指揮是一位在大學工作的香港弟兄特別有音樂天賦的彼得,給這首歌的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