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6-03-21 09:32:49)
我們經常會聽到上一輩給我們的箴言:“沒事別麻煩別人。”很多善良的人,他們什麽事情都自己處理,從來不愛請別人幫忙,他們認為麻煩別人是錯誤的。我也如此,父母從小教育盡量別麻煩別人,寧願別人欠自己人情,也別去欠別人人情。但是,這類“好人”的人脈網絡,卻往往挺單薄。因為,當我們不需要別人的幫助時,我們就缺少了建立關係的緣由。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3-21 09:26:07)
這幾天看到一篇報道,修水縣64歲空巢老人陳春妹,因為女兒們個個成家在城市裏工作,老人一個人在家裏十分寂寞和孤獨。聽信鄰居“法師”之言,妄圖通過“法師”作法,驅走家中作祟“蛇精”,結果“自殺”在家裏。
  
  看過整篇報道,讓人唏噓不已。近年來,媒體不斷報道空巢老人自殺事件,陳春妹老人“自殺”案性質雖有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神韻藝術團的演出,我很不幸看過兩次,一次現場一次光碟,但不得不說我一直很後悔。前幾年,公司組織員工到歐洲旅遊,當時行程安排挺寬鬆,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自己安排,每天看景點,拍照也真是累,也不喜歡逛街購物,閑了就和公司老張到街邊咖啡店坐坐,曬曬太陽,看看行人。有一天,有兩個亞裔給我們發傳單,一看是一個演出的海報,都是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2-24 06:48:21)
旅行,是為了遠離熟悉的環境,前往陌生的環境尋求新的刺激。旅行,是為了得到愉悅,擺脫煩憂。若能找到適合同行的夥伴,一群人的旅行便是一次快樂之旅;若沒有能夠同行的人,那麽也無需沮喪,與其勉強自己和誌趣不同的人在一起,不如安靜地享受一次心靈之旅。
獨行,看上去孤單寂寞,實則是一次心靈與環境的對話之旅。一個人旅行,可以隨時停下腳步,也可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就在前幾天,一個看似平常的消費糾紛,居然能引起軒然大波。本是一個小小的問題,瞬間膨脹,這不能說不與一些惡意炒作有關吧?或是說被某一些人‘特別’關心了,作為筆者,沒有偏向哪一方的道理,除非是得到了什麽好處,觀眾呢?無非是瞧瞧熱鬧罷了,但也不乏有熱心之人,想為受害人評說一個公理。再就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了,唯恐天下不亂,或煽風點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2-24 06:38:32)
男性每月雖說不像女人大姨媽那樣有明顯的生理周期,但是,同樣有大約一個月一循環的生物規律周期。這種周期性的情緒低潮,在男人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國外一些醫學專家稱之為男性的“低潮”現象。這實際上是一種生物節律變化,是男性機體激素水平變化的結果。
  
  1、一些病態的表現會出現在男性生理周期的低潮期,據國外一些研究顯示,情緒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2-24 06:32:25)
幽默一直被人們認為隻有聰明人才能駕馭的語言藝術,而自嘲又被稱為幽默的最高境界。自嘲就是要拿自身的失誤、不足來“開涮”,把失誤、不足放大、誇張、剖析,然後巧妙地引申發揮、自圓其說,博取眾人一笑。
  
  傳說古代有個姓石的學士,一次騎驢不慎摔倒在地,一副四仰八叉的樣子,弄了一身的泥土,真是有辱讀書人的斯文,在人來人往的大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2-24 06:22:17)
電影中的六爺張學軍是北京底層的一個老男人,沒錢,沒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按理說,這樣一個人的故事,很難打動我們,更難震撼我們的靈魂。可是,當我看完電影《老炮兒》後,我的靈魂確實被震撼住了,觀眾們在電影結束後久久不願離去。
   
  六爺張學軍的身上,確實有一些特別的東西。當遇到社區裏不講禮貌的問路人時,他會大聲斥責。當遇到社區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香港的同齡朋友們:你們好!在春節這樣一個與父母團聚,可以睡到自然醒,在微信搶紅包的幸福假期裏,本不想接二連三地打字,觸碰這樣嚴肅沉重的話題。是因為對旺角的暴亂“到底意難平”,就寫了第一封信。看到香港同齡人的回複,又寫了第二封信。本不想再寫了,年輕人都討厭沒完沒了,我們也是。可今天看到香港8所院校的學生會陸續發表聲明“撐暴亂&r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偶爾會跟一些人聊天,聊到這些年的改變吧!談到我是如何從一個茫然的大學生,從不切實際去轉變成敢想敢做,甚至是影響到身邊的人。我想想,是啊!我也是同齡人,這個年齡段的我們總是喜歡做夢,卻不知道怎麽去實現夢想。都想要去改變,卻又不知道從何改變。直到我發現,我找到了一群有值得交往的朋友。現在有值得交往的朋友都少的可憐,更別說找到一群值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