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在美國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像早晨的落花一樣新鮮美麗,但很快就會枯萎消失。隻有拾起來並風幹保存它們才能留芳久遠。
個人資料
AprilMe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4-06-12 15:09:08)
自以為離老年還差了幾年,所以心裏才更加發慌。據說判斷是否得老年癡呆有一個問題的答案很準確。當你問一個人他上個周末的party怎麽樣時,他的回答如果是:“我不太記得了”,那還OK。如果他說:“我上個周末去party了嗎?”毫無疑問他已經老年癡呆了。當然撒謊除外。這幾年記性差已經是習慣性的了,如果不誤大事其實也沒什麽。可最近常常一眨眼東西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雲南香格裏拉的半途而廢之旅讓我有了更多的好奇心去了解這個曾經神秘而又美麗的地方。還在雲南的時候我就接觸到了一本書,書名叫《消失的地平線》,原名《LostHorizon》。此書出版於1933年,它的作者是一位英國人,JamesHilton。這本書出來以後又有兩部電影都是以本書為背景,一部是1937年拍的黑白電影。第二部是1973年拍的彩色音樂片。我在網上買了書,然後便開始讀這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4-05-29 19:57:24)

以前去得最多的是什刹海的前海。夏天學校組織去遊泳,八十年代後的冬天又恢複了滑冰。現在前海那一片兒叫荷花市場,全是荷花,周圍都是餐館,咖啡館和茶館。幾個王府是那裏的主要景點。後海我以前還真沒怎麽去過,聽說過不少在那兒發生的故事,總有一點神秘感。這次碰巧有人陪著去看後海,我就又重拾了一遍兒時的回憶。
我們把車停在離“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4-05-28 17:31:39)

四季如春的昆明在春天裏似乎顯示不出多少它的優越性。在我們飛來這裏的第一天並沒有感到它的好,但現在從麗江緊趕慢趕開往昆明,一路上海拔降低,氣溫上升,陽光明媚,讓人從裏到外都舒服了許多。昆明像極了北加州,連植物花卉都像,隻是空氣沒那麽幹,早晚溫差沒那麽大。開車進昆明市區時早已是萬家燈火。昆明的二環路一點也不好開,車多,無序,標誌模棱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束河古鎮離麗江很近,不到半小時的車程。我們是抱著一線希望來碰運氣的,如果不好馬上可以走人。但我的感覺是這裏一定比麗江古城好,事實證明我是對的。 因為人少古鎮顯得大了很多。停車不僅容易,而且很近。古鎮分兩部分,老鎮和新鎮。新鎮裝飾美麗,有一個四方街,有點像麗江古城,沒什麽太大的特點。老鎮是我喜歡的,商店不是很多,但東西卻意外地便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來雲南之前是計劃了去香格裏拉的,但我並不清楚去那裏看什麽。隨著時間的推進才知道一般去那裏旅遊的都是去看兩個最大的國家5A級景區。一個是森林公園,自然景觀據說不錯,另一個是鬆讚林寺,又稱小布達拉宮。路上會路過一個不錯的景區–虎跳峽。另外就是走進藏區,近距離感受藏族習俗。
我們分析了一下這個計劃,因為路途較遠,從麗江開車過去都是山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5-25 12:28:28)

雙廊本是一個洱海邊上的小漁村,和其它農村沒什麽兩樣。破舊,窄小,髒亂。就因為在洱海邊上,近幾年身價大增。靠水邊改建的很多客棧正經不便宜,也自稱所謂的“海景房”,但質量實在不敢恭維。我們也算倒黴,這段時間他們正在大興土木,又髒,又亂,又一天到晚都是噪音,別說休息了,我看一眼就不想呆了。加上這兩天本人正患重感冒,實在受不了這塵土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4-05-23 14:54:09)

在昆明的長水機場租了車以後我們直奔大理。國內租車頗有意思,機場附近既沒有辦公室,也沒有停車場。取車都是靠雙方定一個大概時間在機場的特定地點交換車。我們在機場多等了近40分鍾就因為送車的人還沒到。當然也可能對方先到,我們還車的時候就是對方等了我們一段時間。送車和還車的時候公司的人都要刷卡並通過手裏的device經網絡驗證,可惜昆明機場外圍總是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乘飛機多少次了,也有過carryon裏的東西被拿出來扔掉的遭遇,以為自己早已接受教訓。誰知就有這不長腦子的時候,這次回國我就犯了同樣的錯誤。以前大都把箱子托運,然後背著一個雙肩包優哉遊哉。可這次乘美聯航隻能托運一個箱子,我隻好carryon一個小箱子外加一個雙肩包。也許是腦子裏的那根弦長時間不用生鏽了吧,我就沒想到carryon裏不能有超過3盎司的液體。我順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這部紀錄片。主持人是我最喜歡的鳳凰衛視當家花旦之一陳曉楠。她以親切,樸實,溫婉而又動情的表情和聲音多次打動過我。隻要一碰到她的節目,我一般都會看下去。可這次有點不同,節目一開始不久我就在屏幕上看到了熟悉的麵孔,我發小的父親!那個發現真“王成“並最終把他請到北京和老戰友團聚的老人--洪爐,正是我小時候非常熟悉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4)
[<<]
[46]
[47]
[48]
[49]
[5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