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揚州瘦西湖 瘦西湖為我國著名的湖上園林,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長堤春柳、荷蒲薰風、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吹台、水雲勝概、五亭橋、白塔晴雲、二十四橋景區,石壁流淙、春流畫舫、萬鬆疊翠等景點,儼然一幅天然而成的國畫長卷。“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揚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諸湖。一泓曲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6-02 19:05:51)

白宮玫瑰花園
白宮是除華盛頓之後美國曆屆總統辦公和居住的地方。橢圓形的美國總統辦公室設在白宮西廂房內,南窗外邊是著名的“玫瑰園”。園內不同季節裏開滿了玫瑰,鬱金香,廣玉蘭,野菊花等。白宮正樓南麵的南草坪是“總統花園”,美國總統常在這裏舉行歡迎貴賓的儀式或是記者發布會。每年的複活節,總統和夫人都要在這裏舉行傳統的Ea[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5-05-05 14:36:03)

費城城市印象 費城是美國第六大城市及美國第五人口最多的城市。在美國曆史上費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城市。有很多記載美國建國的曆史遺跡。在美國人的心目中,費城是個神聖的地方,因為它孕育了獨立革命和一個偉大的合眾國的誕生。238年前,北美13個殖民地的仁人誌士在這裏的一幢寬闊的紅磚樓房內作出了抗英獨立的決定,並通過了《獨立宣言》,成立了美利堅合眾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15-04-20 13:21:29)


2015年華盛頓櫻花節賞櫻
每年的4月初是華盛頓最美麗的季節,也是華盛頓最浪漫的一個節日---櫻花節。華盛頓的櫻花節曆史悠久,舉世聞名,每年都吸引著數以百萬的遊客前來賞花。
在華盛頓工作和生活的幾年裏,我每年春天都帶孩兒們去欣賞櫻花。即使在離開華盛頓以後,每年還想著去華盛頓欣賞一年一度的櫻花。
今年的櫻花盛開季節,由於寒冷的二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每一座魅力城市的背後,都有一條這樣的老街,六朝古都的南京亦不例外。“最金陵是城南,最城南是門東。”老門東是南京老城南地區的古地名,位於南京夫子廟箍桶巷南側一帶。曆史上的老城南是南京商業及居住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古城金陵曆史最悠久、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地區之一.
今年夏天回南京,有機會去老門東體驗了老城南的民居街巷和市井風貌.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4-10-06 14:29:42)


在南京秦淮河夫子廟景區的旁邊,有一座距今有六百多年曆史的王府。這就是南京最悠久的園林以及被稱為“金陵第一園”的“瞻園”。 瞻園的前身是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前的吳王府,後來賜給了明朝的開國功臣中山王徐達,成為徐達的府邸花園,據曆史記載,乾隆下江南時來到江寧曾駐此。乾隆對瞻園風光十分垂青,以歐陽修詩“瞻望玉堂,如在天上&r[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賞院賞樓賞古風---記南京甘熙宅第 在南京市中山南路與升州路交界處,有一條不起眼的巷子,白牆灰瓦,綠樹假山,小橋流水,幾串紅色燈籠點綴其間。這就是著名的“九十九間半”——清代中國最大的平民住宅、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曆史的甘熙宅第。 (從新街口乘2號地鐵線到張府園站下,往南走300米便來到這個牌坊前) 甘熙宅第又稱甘熙故居或甘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今年一月份在拉斯維加斯開會,又一次目睹賭城拉斯維加斯的風貌.這是我第四次來拉斯維加斯.兩次開會,兩次陪家人觀光,旅遊.我個人對拉斯維加斯的賭場不太感興趣,對拉斯維加斯賭場酒店的裝潢特色和晚間燈光卻很欣賞.
每次去拉斯維加斯,我都會沿著TheStrip(又稱拉斯維加斯大道)由北向南一路逛過來.具體路線是:Encore---Wynn---Palazzo---TheVenetian---Harrah's---Flamingo---Bally&#[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4-22 14:34:14)

今天看了波士頓馬拉鬆的報道,不禁回想起去年的波士頓馬拉鬆爆炸案.當時第一時間打電話或發email給過去的同事和在波士頓的朋友,仍然記憶猶新,時間過得很快,已經一年過去了. Boston是我來美國笫一個登陸的城市,是我在美初級階段奮鬥打拚的戰場.我在這一住就是10年.那裏有我生活,工作過的地方.有我很多的朋友.我最近翻閱了我在Boston曾經拍過的幾百張照片,post一些,借片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7)
(2013-11-26 13:02:41)


澳門掠影今年夏天去香港開會,會後湊了一天時間去澳門遊覽了一下去澳門可以去觀光,購物,或去賭場.對賭博一向不感興趣.購物也是一樣.隻去了澳門曆史城區.實際上澳門曆史城區是澳門的精華所在.澳門之所以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也就是因為有許多許多的曆史文化古跡.作為歐洲國家在東亞建立的第一個領地,澳門四百多年來見證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互相交流與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