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重慶政府汪偽南京政府,是一個待遇,黨政軍警憲,有比較明確的界定,後來在落實政策的時候,也考慮了抗戰掐尖的國共合作那個具體實際,掌握起來就有一定的彈性。. 之所以汪偽是”比照“,是因為汪偽的黨政軍警憲,”職稱“與重慶國民政府完全相同,但抗戰後重慶政府對汪偽還是進行了一定的甄別,比如老江考取的是汪”偽中央大學“,戰後還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批人,留在國內的,文革期間幾乎沒有一個人滑脫了挨整,我們家一些親朋,文革前的每一項運動卻都沒事,聽他們說,當時是比照少校的待遇,大概是國軍的標準吧,但在美軍工作,美軍發的卻是美軍的待遇。 文革時期的公安六條規定,上尉以上就是曆史反革命,所以都別跑,包括那些在國防科工委工作的高級工程師,別以為經過那麽嚴格的政審,就萬事大吉,也別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金一胖想的是混水摸魚,不是”渾“水摸魚,因為戰前水並不渾;斯大林老奸巨猾,想要中國觸一觸老米的底線,老毛一則在斯大林的屋簷之下,二則也有機會打一仗立一立威也不錯;老美應該真的不想打仗,因為二戰剛剛結束不久,但麥克阿瑟除外。 各方既有所圖,也有誤判。 老美沒想到中國的不怕死,不但軍人不怕死,更重要的中國的傳統,是領導不怕底下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位老阿哥父親是個老工人,八級工,一百二十幾塊,老媽一如其他老工人的家主婆,是不工作的,還算好,伊拉屋裏隻有兄弟姊妹四個,人均二十郎當,在上海就算不錯的了,而且家裏好沒有老人,正因為經濟條件尚可,爺老頭子呢,香煙要抽大前門,一天一包,一個號頭十塊打底,過來人知道,以前老工人抽煙比例基本是100%,但大多數隻不過是飛馬而已。 這位家裏是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那位網友說海鷗牌六十塊錢,城市很多雙職工是買得起的。 作為那個時代的過來人,想說說。 那時的三大件,是自行車手表縫紉機,再加三大件,恐怕還輪不到照相機,整個社會經濟狀況的貧困,人們首先要解決的是衣食住行,主要就是衣食,其中最最重要的就是食! 三大件裏的自行車,和”行“掛了鉤,同時也是運輸工具,比如上海,上下班的方式,坐公交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慢慢地,他也摸出原因了,他祖父是工人不假,是那種技術非常好的工人,在江南造船廠做工,技術好資曆老,就被指派帶著一幫工人幹活,嚴格來說就是工頭,另外業餘還在外麵私人工廠兼職解決一些技術難題,找些外快,所以收入不錯。 哥們的父親,上過初中,因為家境可以,比較喜歡玩,特別是喜歡白相照相機,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初中畢業沒繼續讀書,老子就介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有位猶太人,二十年代到上海,在南京路開了家照相館,拍了很多人物像,,不久前有位網友跟帖說了一句如下的話: ”這都是上海49年前一個猶太攝影師拍的大戶人家良家婦女。“ 上海確實有一些非常高檔的照相館,比如王開,拍照很貴,不奇怪,但上海不是隻有這類”高檔“照相館,徐家匯的照相館,如今徐家匯成了高級地段,以前即便是我們小時候五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麽說那樣講,都沒有什麽意思。 五十年代也有上山下鄉,那是確實還有點正麵意義,因為農村有文化又不是地富的人,實在太少,有點文化又沒有進入高一級學校的年輕人,去農村,當個會計保管等需要文化的職務,對農村的整體發展是有好處的。 到了1962年,明明是前幾年搞砸了,養不活那麽多城市人口了,編個說法叫”大辦農業“,靠的就是嘴忽悠。 更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53年卡大胡子率一小撮人攻打一個兵營,為紀念這個日子,老卡1956年在墨西哥創建了七二六運動組織,古巴共產黨的前身。 記得小時候跟著大哥哥大姐姐們唱過 我們朝著一個理想進軍 勝利必然屬於我們 .... 向前進,古巴人民,古巴鼓舞我們繼續做戰 。。。。。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現在心裏最不踏實的應該是王毅,隨時都有可能回鍋肉被炒糊,順手一顛勺,倒進垃圾桶。 小趙呢,肯定在埋怨他的老婆:”你個笨蛋老娘們兒,咋那麽沉不住氣啊,別人小秦出事,你在家偷著樂不行嗎!非TM來個今天是個好日子“?!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