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9-12-14 06:45:42)
前幾天我用不同的ID談到2003年底在上海,也是你的跟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是的,回國會“荒費了自個的SKILL”。
我的做法是及時回來,趁自己的SKILL還沒有完全丟荒之前重新上崗。代價是少了很多找客戶的時間,但換來的是穩定的工作和對下一代的關懷,所以歸海是值得的,是不能用失去的客戶數量或金錢來衡量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3年我做的動力產品就已經登陸西海岸,至今該產品還在做美國政府的工程。我的中國企業同行這些年也是年年打入美洲,隻是跟中國同行做生意的數家美國同行紛紛金融危機而關門,殃及了中國同行。但包括我們公司在內的許多中國同行都還活著,因為我們還可以做中國的項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幾年前我還在中國時,一家玩具廠租了緊挨著我們公司的廠房,廠房內蓋好了辦公室和空調裝修,供應商也送來了原材料。但老板突然失蹤了,工人的工資沒了,銀行也拿不回給老板的貸款、警察說老板的省份證是假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剛來美國時,學校附近就有一個香港來的物理學博士開了一個MongoliaGrill,生意還挺好的。我臨離開學校時還去吃過,味道好極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在美國生活靠的就是IT,而在中國開的工廠用的既不是我在中國學的專業,也不是我在美國學的專業。但是我自己能找到市場的專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不知道浙大的土槽如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回國創業和回國投資我占了兩項,但並沒有享受到中國政府“給予極大便利”。也許我沒有關係。的確是“風險自負”。
我認為回國創業是海歸的最佳選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12-14 06:43:42)
上班清閑來這裏消磨時間(包括我自己)。
前幾年海歸,白天出去逛公司、工廠和花時間吃飯,晚上還可以吃宵夜和朋友喝酒聊天卡拉OK等等————忙得“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還上文學城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這個曆史老師講課很投入,普通話也說得不好,同學們常常在下麵偷笑。老師說了:“笑什麽笑!”“你們的笑有三種:一種是奸笑,一種是淫笑,還有一種——是——皮笑肉不笑!”
其實海龜的種類很多,至少也該有三種。學術龜隻是海龜的一種,還有創業龜,企業打工龜。什麽適合自己就幹什麽,哪裏適合自己就在哪裏生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