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1938年4月,台兒莊大捷後,一向畏日如虎、處處退讓的蔣介石被一時的勝利衝昏頭腦,錯誤判斷形勢,從他著名的“抗戰三日即亡國”論一下變成了速勝論。
他匆忙把他的20多萬中央軍調到了徐州戰場,企圖借李宗仁等勝利的餘威,和日軍在徐州決戰。
中國軍隊在徐州地區的大量集結,日軍認為這正好是消滅中國軍隊主力的好機會。5月初,日軍迅速集結10多個師團30多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蔣介石下野後,循前兩次下野慣例,迅即離南京返抵故裏浙江奉化溪口,以便“沉思與自省”。據董顯光所著《蔣總統傳》稱:
  1949年退守台灣前,蔣介石回奉化老家祭祀祖墳,身邊是孫子孝文和孫女孝章,蔣經國恭敬地站在父親身後。
  在蔣初返奉化時。完全地“置身政治圈外”,過著艱苦、寧靜的生活,除破例接見張治中外,毫無其他動作。然據筆者所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9-06-09 15:30:34)

  曆史的車輪已經跨進了20世紀40年代的最後一個年頭。無情的現實擊破了身居六朝金粉之地霸主蔣介石的3至6個月消滅中共的迷夢,也導引了他的第三次下野。
  蔣介石一生中有三次下台又上台。
  第一次下野發生在1927年8月中旬。正當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深入中國腹地——長江中下遊之際,身居北伐軍總司令高位、手握重兵的蔣介石突於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在解放軍最早授銜的幾十位上將中,有一名國民黨軍的起義將領,那就是第69軍軍長董其武。他戎馬一生,在抗戰中戰功卓著,被國民黨授中將銜,又於1949年起義實現了毛澤東提出的“綏遠方式”。晚年的董其武又由民主人士成為共產黨員,為其一生寫下了閃光的句號。
少年時想學李世民、朱元璋、孫中山圖謀大事,成年後想救國救民而跟隨傅作義二十餘年,隨傅作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