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

停止抱怨是種人生境界
博文
(2009-06-03 07:19:52)
 9·11事件後不久,我們公司騰出一些地方讓給原來在紐約世貿中心大樓辦公的幾個公司做臨時辦公地點。我們因此認識了這些公司能夠活著繼續上班的員工,知道了他們能躲過此劫的真正原因。
  公司的老板能夠活著,是因為那天他參加了他兒子幼兒園的開學典禮。
  一個員工能夠活下來,是因為那天輪到他為公司員工采購工間休息的食品。
  一個女人因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6-03 06:44:44)
一般來說,叢林寺院都是坐落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周圍的環境往往是叢林疊嶂、蔚然深秀。可是,釋行禪師為了更好地弘揚佛法,獨立門戶時,卻把寺院建在了一片荒山禿嶺上。他帶領徒兒們,一邊詠經修業,一邊在山坡勞作。經過幾年的辛勤勞動,原來的荒山禿嶺終於變成了林木蔥蘢、花香鳥語的世界。
  有一年春天,南山的道覺禪師來訪,向釋行禪師探討禪的真知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6-02 19:34:38)
 眾所周知,女性比男性長壽,那末,百歲女壽星的養生之道相比百歲男壽星,又有哪些特點?
  講衛生,愛整潔愛美是女人的天性,而美是純潔無暇、清純絕塵的。因此百歲女壽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講衛生,愛清潔,就是上了年紀,也此情不改。107歲的女壽星曹建新平生愛清潔,雖然居住的房間不大,但總是收拾得幹幹淨淨,床上的蓋被疊得整整齊齊。不少女壽星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6-02 19:33:54)
我們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因工作原因專程走訪了湖寮鎮山仔下村的百歲老人楊淡。一走進她家門就見到她老人家,她麵色紅潤,見有客人到來,忙起身讓座,我們連忙把她老人家按回座位上,說:“您老人家坐,您老人家坐。”在與老人交談中,見她頭腦清醒,耳朵不聾,條理分明。她說她是1906年1月2日出生的,年輕時生活十分艱辛……。我們觀她身體、氣色,聽她言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6-02 19:29:26)
 一個人的作息時間,即是他生命的脈動,映照出他的生活軌跡。我們從中可看出他的生活習性,感悟他的人生態度。因此,看看百歲壽星的作息時間是如何安排的?我們能體會到壽星的生活節律,領悟出他們的養生經驗。
  為了說明問題我們以地域、職業、性別為界,選取不同類型的百歲壽星。且看生活在鄉村的百歲壽星的作息時間。壽至113歲的王忠義,是四川秀山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講一個今年發生在我家的真實故事。
  3月份以來,我33歲的兒子渾身乏力,走不動路,伴有頸椎和頭部不適和疼痛,大小便失禁,不能性生活……一直按照前列腺和性病治療無效。6月下旬做CT檢查,腦部有一個6厘米長、近似鴨蛋大小、表麵不規則的腫瘤,周圍有積水。7月上旬去廣東三九腦科醫院手術。化驗結果為惡性腫瘤2類早期。由於腫瘤位置不好,緊挨丘腦上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6-02 19:25:40)
 遷居他鄉的中國近代名人宋美齡2003年10月24日在美國紐約曼哈頓家中病逝,享年106歲。一名華人記者采訪她的養生之道時,蔣夫人樂嗬嗬地說,我的長壽主要是來自丹青。
  中外很多人知道,她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卻很少有人知道她還是一位畫家。宋美齡師從張大千、黃君壁、溥心畬、鄭曼青等畫家,她的山水畫被不少國內外名家收藏。台灣省郵政總局自上個世紀60[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9-06-02 19:23:20)
在上世紀50年代初,清華大學校長蔣南翔和著名體育教育專家馬約翰教授就號召廣大青年學子;要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願望。可到了一定年齡,體內各種器官的生理功能和內分泌係統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衰退,“青春難留,青春不再”誰也不能抗拒。若能堅持“四勤”,延年益壽便不再是難事!
  1.勤動腦
  “大腦乃生命活動之中樞”,五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6-02 19:22:13)
近日,記者在四川省彭山縣老齡委同誌的引領下,慕名采訪了該縣僅有的一對百歲夫妻。這對百歲夫妻住在該縣江口鎮白蠟村6組,丈夫名叫段錫成,出生於1907年8月,妻子名叫羅國茹,出生於1908年2月,夫妻恩愛相守了83年。他們的大兒子已經81歲了,最小的女兒也已56歲。五世同堂的大家庭有98人,段錫成的家庭是名副其實的“長壽之鄉”的長壽之家。
  當記者與老齡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6-02 19:20:39)
楊友,女,1907年5月20日出生於上海,祖籍廣東省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人。她的生命跨越了整整100年,是走過一個多世紀的老人,而今她精神矍鑠地邁進了21世紀。她能活到100多歲,其中的奧秘,值得我們去挖掘整理。在冬季臨近之際,我們采訪了楊友老人和其子陳再興。
  據陳再興介紹,楊友老人大半輩子生活在社會動蕩和艱苦的年代。她和許多同齡人一樣,曆經了清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