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你女兒寵壞了,她嫁到人家家裏怎麽樣?搞得人家雞犬不寧,三天兩頭鬧情緒說「我要回娘家了」。好象是很寵愛孩子,事實上把女兒一生害了。
  最後提到女兒也不能寵,你女兒寵壞了,她嫁到人家家裏怎麽樣?搞得人家雞犬不寧,三天兩頭鬧情緒說「我要回娘家了」。結果她一跑回娘家,這個嶽父(丈人)還把他的女兒怎麽樣?「來,回來沒關係,爸爸給你靠」,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5-03 08:19:07)
所有的事情你統統一手攬,統統替孩子做,做久了之後,孩子心裏會覺得父母替我做的事都是應該的,替我買房子,替我娶老婆,都是應該的,是不是?所以是累得要死,然後一點功勞都沒有。
  現在整個父母教育最嚴重的問題就一個字,諸位朋友,哪一個字?「寵」字。十月十九號深圳特區報,有一對夫妻親自去找報社,然後把他孩子一些對他們很不孝的行為報出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一個家庭就好象一個細胞,一個社會就好象一個器官,所以每個家庭都健康了,這個器官就健康,而家庭裏麵最核心的就是夫婦關係。
  【中國傳統的聖賢教育,可以追溯到四千五百年前,代代相傳。在漢武帝時代,甚至將儒家學說確立為教育政策,這個教育政策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紀上半均未改變,直到七十年前才逐漸把它廢除掉,這一直占主導地位領導的傳統教育,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5-03 08:16:53)
現在很多人還沒有深入聖賢學問就先批判,這樣是沒有辦法學到東西的。所以傲不可長,一傲慢就跟聖賢學問隔了一層膜了,透不過去了。
  在物質文明的今天,古老的東西並不意味著過時,因為社會真理是永恒的,曆久彌新的,就像太陽,雖是古老,但每天常新,它不僅賦予人類生命,又帶來光明和希望。古聖先賢的教育,就像和煦的陽光,普照大地,帶給人類幸福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5-03 08:15:57)
“道”是個會意字,由“首”和“走”構成,它告訴我們道德首先要力行(走)。能夠力行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
  在唐朝的時候,白居易先生很喜歡學佛,有一次他就上山去請教一位高僧,叫鳥窠禪師。他上去之後對著禪師就說了,「禪師,怎麽學佛?」禪師跟他講了八個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八個字講完之後,白居易就哈哈大笑,他說:「三歲小孩都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立誌要從當下開始:在家庭裏做一個孝子,在學校做一個好學生,在社會做一個好公民。
  孩子在學聖賢學問的時候,我們怎麽引導他們立誌?他假如說我要做總理,那這個目標對他現在的生活比較遠一點,我們會引導孩子怎麽立誌?從立誌在家庭裏做一個孝子,在學校立誌做一個好學生,在社會立誌做一個好公民,從這邊開始下手。所以他會覺得我現在學聖賢學問,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算命先生馬上就跟範仲淹說,「你有這一顆心,叫真正的宰相之心,所以你以後一定可以當宰相」。
  宋朝的範仲淹從小就懂得立誌,有一次剛好他去算命,走到一個地方看到一位算命先生,他索性就問那個算命先生說,「你幫我看一看,我能不能當宰相」,這位算命先生可能這一輩子從來沒有看過,一個小孩子居然開口就說要當宰相,也嚇了一跳。跟範仲淹說,「小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中國人的童年是拿來積福,等他成年的時候要懂得造福,晚年享福。
  我們接著來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要抉擇什麽樣的人生才會走向幸福?我們要抉擇什麽樣的人生,才能夠讓我們的下一代也能夠走向圓滿的幸福?西方人的生涯規畫跟東方人不一樣。西方人的童年是天堂,中年是什麽?他們崇尚競爭,所以中年是戰場,老年是墳墓。因為他們沒有孝道,所以人退休之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聖賢教誨一定是先從孝開始教起,從仁愛之心開始落實。
  一九八八年,七十五個諾貝爾得獎主,七十五位在巴黎召開聯合會議,發表了一個聯合宣言。宣言裏麵說到,二十一世紀的人類要生存的話,必須重新回到兩千多年前,汲取孔老夫子的智能。而七0年代有一位影響世界的哲學家、曆史學家,叫湯恩比教授,他也提到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隻有兩種思想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教育下一代最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則,當我們成人都不以身作則,你花再多的錢,有沒有可能把下一代教好?這是不可能的事。
  中國對於教育的本質抓得非常清楚。什麽叫「教」?中國東漢許慎編了一本書叫《說文解字》,把每個字的義理開顯得非常精辟,而且都是一句話就開通,所以我常常看古書都會打從心裏佩服聖賢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