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妙手

把裝修做出文化來,把過程當成人生過,把技術揉為故事講,把讀者看作朋友待。如欲轉載,請先聯係。
個人資料
房崇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新建或改建一個浴室,其水管道(plumbing)工作有上水和下水兩個方麵。二者相較,哪方麵更難一點?我的經驗是:這個難易比較是根據階段和能力的改變而轉化的。在初學乍練階段,是上水難下水易,因為上水的銅管要點明火動焊槍,而下水的ABS塑膠管隻要鋸和膠粘。等步步深入到了高級階段,方覺得是下水更比上水難了。這時燒焊已不是障礙,上水管因為內有壓力,怎麽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已經說過三個浴室,現在來說第四個,也是此房裏的最後一個。並不是芝麻開花節節高,這第四個是最小的一個,就是簡單的基本型。它與前三個的不同之處是,並不是改建,而是無中生有地新建。
在我這個將近2200平方英尺的地下室的一角,有大約四分之一的麵積,或基本沒有裝修完成,或質量很差需要重做。就是平麵圖上的左下角。

因為地下室的麵積很大,所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上次說到我重修地下室裏的洗衣房,在改變大小、布置水電之後,又裝好了牆體。繼而是抹灰磨灰,刷底漆和油漆。這些是簡單的、常規性的,以前做別的房間時也講過多次了,這次就省略過去吧。寫文章要不招人討厭,就得詳略得當。
為了顯得幹淨,油漆的顏色很淺,用的是隔壁浴室剩下的半桶,兩室正好合用一桶。 做好牆之後鋪地磚。這裏是地下室的水泥地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本打算一口氣講完四個浴室的,但現在得插進兩篇洗衣房。在修房新編的格局篇裏,我講過位於地下室裏的第三浴室與隔壁洗衣房的關係,是移牆調整,一進一退,依傍共存,共用管道,實在是密不可分。在浴室完成後,接下來順理成章,就是順勢修完洗衣房,我也按這個順序講。 考察北美現代房子裏洗衣房的發展曆史,似乎有兩個規律。一是從層數上越來越提高,上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我這個地下浴室的徹底翻修是從2011年的7月初開始的,到9月中旬完成,從盛暑幹到了秋涼。當初就預計得兩三個月時間,還好沒有拖期。當我在這一篇裏回首舊貌,展示新顏時,想起了一句毛詞:“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上篇的結尾說到,最後一項主要任務是換裝新門。因為這個地下室房間沒有窗戶,我原打算換裝一扇帶毛玻璃的門,也算新穎別致一些。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瓷磚鋪好以後,就該安裝四件潔具了,也就是淋浴、浴缸、洗手池和馬桶。以前做過的種種,都是為這四件做準備,浴室的功能都要在這四件上體現出來。而選擇和安裝這四件潔具的過程,就是不斷適應和變化的過程。其實整個裝修,何嚐不也是這樣一個靈活應變的過程?大到每一座房子,小到一個個部件,都是不同的,所以處理的方法也不同。常見有人在網上問做某事究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上一次說到自己在牆上和頂上安裝了灰板drywall,然後就是“批灰”,即抹灰和磨灰。因為已經做過幾次,有些經驗了,所以把這個不輕鬆的活,做得比以前輕鬆了些。灰要抹得平勻,不太少也不太多,這樣磨的時候就比較省力省時,還省了材料。
在兩次抹灰等待幹燥的空檔中,把牆上的水管改造完成了。這裏原本是洗手池的供水管,改造後將為浴缸供水,需要稍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我在前一篇裝水電的結尾,給自己提出了下一步的任務,就是給房間的天花板裝drywall,因為是力氣活,有點犯難。初版發出,眾熱心又有經驗的網友立刻給我提出了各種建議,我從中受益,擇其一法完成了任務。在說到底怎麽做的之前,先看看這多種選擇。 其一是純人工,專業而體力強的要兩個人,非專業也力不強的要三四人,都站在梯子或架子上,手托頭頂,同時抓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上一集講挖地埋管,暴露了我的幾個問題,受到網友指正。有些錯誤我改了,有些缺點隻好留作下次的經驗教訓。我總結的經驗就是:不實踐就不能提高,不曬上網就提高不快。 把藏在地下的事辦完了,就該辦藏在牆和頂後的事了。在題目裏簡單說是水和電兩樣,真幹起來才發現還有多路管線要提前解決,再加上取暖、吸塵、浴室換氣和幹衣機風管,至少六樣。 先在靠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本集照片都不好看,卻屬管工秘籍。因為沒有做這個的把過程拍下來上網秀的,專業的怕被人學了去,非專業的怕被人挑毛病。隻有我這麽傻,遂使豎子成名。初版貼出後,招來很多批評,是所有修房係列文章中被砸得最多的一篇。此次我還是不避挨砸,再次貼出,不怕以缺點示人,在批評中吸取養料,我就是這樣逐步提高的。 在拆除了灰牆和木方骨架以後,為重新建設備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