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博文
題 辭
  餘十九棄筆研,三十入山絕文字,五十被譴,蒙恩放嶺外,於今十四年矣。往來持缽五羊,諸子謬推為知言,時時過從問道,餘卒無以應。若虛來實往,愧矣愧矣。間有以禪視者,餘則若啞人吃黃檗耳。
  己酉秋日,偶乞食來,諸子具香齊於法社,餘得捧腹,是諸子果我也。食訖請益,餘但吐粥飯氣耳。含羞而別。舟還曹溪,思諸子飽我非一日矣,竟莫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當我把這本書的完稿交給人民軍醫出版社的時候,的確喘了一口大氣──這本書從金光印編輯約稿到完成,有超過一年的時間。倒不是說寫作有多麽難,我想寫的都在我心中,問題是總是集中不了較為大塊的時間,寫作總是“斷點”,好在這本書的構架不要求一氣嗬成。相反,在這麽一個較長的時間段裏,我可以把問題考慮得周全一些,我對整本書的質量還算是滿意的,我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因為中醫學的“天人合一”整體觀,所以我將中醫學理解為是生命科學。因為太極拳的“鬆散空通”和諧觀,所以我將太極拳理解為是生命哲學。鬆散與空通是習練太極拳的基本要求和目的。鬆散是習練太極拳最基本的要求,更是為將來求達空通的基礎。鬆散是基礎,空通是目的;通是散的延伸,鬆是空的基礎。鬆,在肢體上是肌肉、關節和骨骼的放鬆;在精神上其實是一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們這麼害怕死亡,我們要如何來了解死亡呢?人發明了很多種方法----崇拜、否定、無數種信仰,來麵對死亡。但是,要了解死亡,你必須用新的眼光來看死亡才可以,因為,你對死亡其實毫無所知,不是嗎?你也許看過人死,你也許在自己或別人身上看到年老、看到身體的敗壤。你知道自然的生命會因為年老、意外事故、疾病、兇殺、自殺而結束。但是,你了解死亡卸沒有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節選自《愛與寂寞》第二十三章“寂寞、孤獨與愛”(片斷)問:我們全都有過寂寞的經驗,我們知道它帶來的哀傷,而且看到它的原因,它的根源。但是孤獨又是什麽?它與寂寞不同嗎?
克:寂寞是痛苦,是孤獨的痛苦,一種孤立的狀態。當你無法與任何事相容,無法與團體相容,也無法與國家、與你的妻子、與你的孩子、與你的丈夫相容的時候,你就切斷了與別人的關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天亦有情天亦老,天因無情而不老。一炁在天地間周流,春夏秋冬,一萬年前後均是如此,養育萬物,任其生,任其滅,毫不動心,不據為己有,壓根就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麽,因為無心,天地的元精一點也不消耗,因此才獲得長生。
無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2-03 16:30:39)

拋棄神聖和智慧,人們會百倍地幸福。
你就是你在尋找的智慧。功課是一種讓你在任何時候都能得到你想要的智慧的方法。我的經驗是,沒有人有更多或更少的智慧,我們都擁有同等的智慧。這就是我享有的自由。如果你認為你有問題,你一定是困惑了。上帝的意願和你的意願是一致的,無論你是否注意到這點。世上不存在錯誤,如果你不把事實和非事實做比較,就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10-02-03 15:09:08)
當兩大力量抗衡時,勝利將屬於知道如何讓步的那方。不可能有什麽反對你的東西,也不存在敵人這回事兒。沒人、沒信念是敵人,甚至“自我”也不是敵人。那隻是個誤解,是我們在隻需與其同在時,把它視作了敵人;那隻是愛以一個我們還不理解的形式出現,而質疑思想允許信念就那樣出現。安靜的頭腦認識到沒有一個信念是真的,它對這點堅信不疑,所以它無法執著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吃虧受屈是賢人。吃虧是福,受屈是德。吃大虧得大福,吃小虧得小福。受大屈有大德,受小屈有小德。肯吃虧的便是君子,好占便宜的便是小人。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吃虧受屈就得能忍,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氣是無明火,忍是敵災星,但留方寸地,道心方可成。學一分退讓,得一分便宜;少一分享受,多一分福報。大肚能容,斷卻許多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醒悟
一、常醒己過不怨人二、無我利他救渡人
三、大慈大悲幫苦人四、眾善奉行做好人
五、吃虧受屈是賢人六、有冤不報是仙人
七、孝親養德是聖人八、心淨自在佛是人
常醒己過就是修心。神秀大師說過:“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若塵埃。”身是菩提樹就是正身滅無明,何為正身,站如鬆、坐如鍾、臥如弓、行如風。心如明鏡台,心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