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拍攝時間是N年前的7月25號。在那兒遇到不少從成都、昆明或者格爾木騎自行車上來的年輕人,很了不起。公鯊自己騎行的最高記錄是在海拔3700米的拉薩市內。看到教練寫的藏族同學的帖,翻出了這張老照片。康巴地區的藏人因為與外界打交道比較早,生活比後藏好,但是也相對開化(或者說狡譏),為此也不被後藏人喜歡。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人味兒這個詞沒有明確的“definition”,傳播較廣的是著名歌手楊坤在評說自己學生平安的時候說:平安唱歌沒人味兒!意思是平安唱的太過完美了,沒有任何瑕疵,也就沒了“人味兒”! 《白鹿原》裏的田福賢是“總鄉約”,類似80年之前的公社黨委書記或者現今的鄉鎮黨委書記,是個典型的“小人+惡棍”,在49年後必定是個被“鎮壓”的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閱讀 ()評論 (0)
原來的鐵道部現在中國鐵路總公司(?)號稱總資產6萬億,去年或者前年的利潤是6個億,年收益率是萬分之一。 試想一下,哪個投資人會投資一個年收益萬分之一的企業或者項目呢?還不提這種項目的自然環境成本。 國外媒體,無論是否敵對,對此類的投資有疑義也就太正常不過了 China’sNewBridges:Rising
High,butBuriedinDebt Chinahasbuilthundredsofdazzlingnewbridges,includingthe<[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http://hx.cnd.org/2017/06/07/%E7%9B%9B%E5%93%B2%EF%BC%9A%E4%B8%AD%E5%9B%BD%E9%AB%98%E6%A0%A1%E9%98%B6%E5%B1%82%E5%88%92%E5%88%86%E5%8F%B2%EF%BC%9A%E6%9F%90%E4%BA%9B%E5%90%8D%E6%A0%A1%E6%98%AF%E5%A6%82%E4%BD%95%E4%B8%80%E6%AD%A5/ “雙一流”建設的大幕已經全麵拉開,雖然,現在誰也不太清楚到底該怎麽搞,但是習慣了搞運動的群眾心裏很清楚,反正跟著政策走,堆數據、統材料是差不了的。60多年的新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技術員不是研究員,研究員是和(正)教授,(1-3級)工程師對應的科研職稱 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是科研係列的職稱,主要在科學院係統;高校裏也有,但不屬主流 實習技術員、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是工程係列的職稱,主要在企業,但是科研單位和高校(主要是76年之後)也有。1957年之前工科大學(本科)畢業生第一年為實習技術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餘生也晚,所見到1-2級工程師並不多。而且那時(66年之前)即便是頂級設計院、研究所裏,幹活的主要還是6級以下的工程師。所見到的一位2級工程師就是在一家設計院擔任”顧問工程師”,每日坐在資料圖書館的一間單獨的辦公室裏為來谘詢的年輕工程師答疑解惑。那時的1-4級工程師似都有留洋經曆,留法、留英、留比利時都有,留美的反倒是3-5級工程師居多。這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餓肚子搞個球工業化!?前次老畢在酒桌上調侃老BYD的視頻流傳出來後,就有大連同學居然否認BYD是大連人的口頭禪,你海南老家的祖宗都會罵你:數典忘祖!真是個小“B養的”!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公私合營之前,國內生產網球拍、羽毛球拍的應該隻有上海和天津的幾家工廠(作坊),製作木製和竹木混製的球拍,弦線好像是經過處理的牛筋製成的。公私合營後,我知道的國產網球拍就隻有上海一家生產的航空牌球拍了,記得是16塊人民幣一支。 72年尼克鬆訪華後,也就是華兄所說僑眷和(大)資產階級又開始“老卵”的時候,上海跳水池旁邊的上海網球場上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不同的人、不同的階段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段心思是不一樣的。如果從最最開始的1921年夏天興業路時算,估計那時隻是一次思潮推介SEMINAR而已,初心也不過是了解一下當時流行的由一個(已故)百歲老人發明的和被俄國采用了的理論。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也慢慢地知道當初那次推介會的獨家讚助商就是赤俄,因此那時人們就把GCD叫“盧布黨”。 後來到了第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