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日出東山、月盈西閣,潮起潮落、四季更替。日子單調地重複著,每一天都讓人充滿了希望,可每一天又都讓人看不到未來。轉眼到了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的秋天。這日下午,蕭豔婷正在家無聊地讀著小說,沒想到的是,久沒聯絡了的陳至魁竟會親自登門。這陳至魁在政界曆來屬於不倒翁,手段老練、精於算計,無論是黑道還是白道他都能應對自如、遊刃有餘,這些年來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連升下了學回家,娘不在,桌子上的飯菜好像沒動。櫥嫚呆在她的房間裏,連升隱隱約約聽見她在抽泣。連升惶然疑惑,過去敲開了門,探頭往她的房間裏瞧,見她趴在書桌上啜泣,就問:“妹,沒去上學?不舒服嗎?”櫥嫚聽見了他的問話,反倒放聲大哭起來。連升心頭一收,趕緊過去,用手背摸了一下她的額頭,感覺沒發熱,問:“誰欺負你了?”櫥嫚抬眼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聽說元福嫂回來了,永泰裏以及隔壁積厚裏的街坊鄰居腳前腳後趕過來看望她,不大的小屋裏擠滿了人,然而,一眾豪爽不羈的婆娘卻短了往日的歡快氣焰,說起各自的遭遇來,個個垂頭喪氣,唏噓不已。二嫂拖家帶口回了魯西南鄉下躲避戰亂,可呆了沒仨月就回來了,鄉下的日子並不比城裏好過到哪兒去,老家正鬧春荒,本就貧寒的親戚家裏平添了幾口人,惹得人家不給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櫥嫚回來了,兒子是如了願,可蕭豔婷卻落下了心病。畢竟利害相鄰、禍福相依,後果難料啊。尤其是,連升見到櫥嫚回來時的那個眼神兒,讓蕭豔婷不禁心頭一凜。蕭豔婷端詳著櫥嫚那張雖稚氣然又不失秀美的臉,依稀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雙目似一汪泉水,清澈漾動;嘴角的一對梨渦,笑靨如花。天命雖難違,因果卻相連。蕭豔婷決心要把‘桃之夭夭’扼殺在含苞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元福嫂帶著箱嫚回了青島。寄人籬下的日子不得不察言觀色、謹慎小心,身子雖在鄉下,她心卻好像掛在中間——兩邊都牽著扯著,又好像兩邊都夠不著。 離開了這麽久,城裏的生活表麵上看起來還是那個老樣子,但街上的氣氛真的是兩樣了,蕭條肅殺得讓人大白天裏也會莫名地害怕,一些政府要害部門以及大的日建工廠、醫院等,門口都有了持槍的日本兵把守,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門“吱扭”一下響動起來,詠梅進來高聲喊:“娘——,快來看看哦,是誰來了。”黃氏與秋禾趕緊奔過來,見詠梅身後站著一個神色惶惶的鄉下老頭,他個頭不矮,一臉的歲月風霜,卻腰不弓、背不哈,頭戴一頂深色羊皮帽,上身一件黑黑的老棉襖,腰間係了一條黑色布帶子,下身一條黑色抿腰大褲襠棉褲,褲腳處打著裹腿,渾身上下裹得嚴實,隻是,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轉眼間就到了除夕,詠梅一大早就起來了。與往年一樣,家裏過年的事情都是由她打點,可今年不太一樣,日本軍進占了青島,先不說街市的冷清、人心的慌恐,就是日常生活也變得兩樣,吃喝拉撒都成問題了,哪個還有過年的心思?二爺發話,年事一切從儉,對子、窗花、福字、紅燈籠等等,這些喜慶的東西一律免去,但祭祀得照舊,日子再怎麽艱難,對祖宗先人的恭敬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次日,尚未用早膳,黃氏便把兩個兒子叫到跟前兒來坐下,商量過年的事情,她臉色陰沉,看樣子心情卻不好。 “我昨晚整宿沒睡好,一直尋思著,今年還要不要請老爺回家來過年。不請吧,怕他不安生,又給我托夢來;若是請他吧,日本人把著出城的路口,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萬一日本人看著哪兒不順眼,起點什麽是非出來,一大家口人還怎麽過年?!” 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楊二爺的太太秦氏詠梅,自十八歲嫁到楊家後,勤勉持家、盡心侍奉公婆,加上懷的是“進門兒喜”,一向期盼人丁興旺的公婆,見了嫡親的長孫自然十分歡喜,進而對詠梅也甚是滿意。詠梅用被子蓋著雙腿,偎靠在炕頭暖和,想起家裏的柴米油鹽雜事,心裏著急,不免跟仲軒囉嗦起來:“今年的過冬煤沒存下足夠的量,前一陣子價錢漲得凶,我尋思著再等等看,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晚飯沒有以往的豐盛,接連好幾天了,幾乎頓頓都是白菜、蘿卜熬粉條當主菜,這時候,除了孩子們,誰還敢報怨什麽?快到年下了,街上、集市上,本該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可眼下,除了寒冷與往年沒有絲毫分別外,餘外的好像都別扭著來。太陽照舊東升西沉,隻是,白天的寂寥和黑夜的冷寂,使得日跟夜在人們的心目中似乎暫時少了些區別。天雖寒,取暖的炭火卻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6]
[27]
[28]
[29]
[3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