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6-10-10 21:04:54)
義氣,我們還需要嗎?
義氣,對國人而言,那是從小耳喧目染的,構成了人際交往中一個重要的審美觀念。文人大夫中有管鮑分金,伯牙碎琴酬子期,江湖中有水泊一百單八將,講究的是仗義疏財,禍福與共。
但現在什麽都是變化的,講究個人理解,因人而異的。
現在在北美,在走黴運時,隻要朋友不會走開,我就知足了,就夠了。不象以前在國內那段時間,那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10-10 21:03:47)
剛看一篇文章,說一個女人相夫教子,卻生病去了。丈夫還會另娶,享受那大HOUSE。結論是女人貌美如花時,應該要玩要耍,那說法是“女人真要對自己好些,不要犧牲太多”。這結論不大對吧。年輕時,也許是快樂了。但人都會老,老了老了,殘敗了,能靠的,還是家庭吧。你以前隻快樂了,此時又靠誰去?
紅樓夢裏的老祖宗富貴榮華,那是不要提了。那不是一般人可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0-10 21:02:34)
剛在隔壁品茶,看有一篇講男人三境界的,好象現在什麽都可以搞出來一個三境界,好象品茶,有愛惜,心怡,相思三層。喝酒,一是杯盞狼藉,中間是二三知己圍爐,上上是獨飲。讀書,王國維說的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為第一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為第二境,眾裏尋她千萬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為第三境界。真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10-10 21:01:19)
這兩天空閑時翻翻水滸,覺得把林衝和浪子燕青放在一起比比,在現實生活裏麵,比較常見,更有意思些。本來在水滸裏,林衝是跟花和尚連在一起,燕小乙是跟李逵比對著的,花和尚和小乙雖都得了個好的結局,但一個出世,一個入世,兩條路兩叉了。黑旋風這家夥就不用說了,還吃人肉,不可能有個好。有種說法,施以前加入過元末張士誠的農民起義軍,那是在江浙一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郭沫若,應該是四川樂山那疙瘩的,家裏是當地的豪強土霸,有人有槍,基本屬於敢開寶馬撞人那批,當然當時沒寶馬,起碼當地沒有,但把冤家對頭抓起來,也不交衙門官府,一槍就直接斃了,這是有的。
郭沫若的大哥也是日本留學生,辛亥革命時四川第一屆軍政府的一位部長,什麽部忘了,好象是交通部,不確定了。北約軍閥當權後,尹昌衡帶軍去了西昌,派他在北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