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青蔥歲月--大學生活點滴(連載5)
五。夜半歌聲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大陸的通俗歌曲剛剛開始流行。代表性的歌手有李穀一,關牧村,鄭緒嵐,朱明英,蘇小明,成方圓,李大維,鬱鈞劍,謝麗絲和王潔實等。同時港台,特別是台灣校園歌曲和鄧麗君的靡靡之音也非常受歡迎。青年人很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因此校園內到處是歌聲。
那時的大多數流行歌曲旋律優美,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6-06-06 14:15:55)

愛君筆底有煙霞
自拔金釵付酒家
修到人間才子婦
不辭清瘦似梅花這是清代才女林韻征寫給夫君性靈派詩人張船山的題畫詩。這張船山被封為“大清朝兩百年來蜀中詩人之冠”,然而他的長相卻讓人不敢恭維,有點象四川獼猴。林韻征嫁給他,看中的全是他的才氣。可見古往今來都是物以類聚。雖說文人相輕,還有“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別人的好“的說法,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6-06-06 14:14:34)


阿雷(thunder)家的大小姐一直是欺負小妹妹的主。要做作業時屁股往凳子上一坐,吩咐妹妹:“Maddie,去把我的書和筆拿來!我數到三,再不拿來就要揍你。“然後開始計時:“一,二,三。。。“。這小妹妹是個軟骨頭,不是當地下黨的料,一向怕揍。有時無理取鬧,一說要揍她,馬上就乖了。這不,她一聽到姐姐的指令,絲毫不敢怠慢,小屁股一顛顛的噌噌噌就給她把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四。粗糧,細糧
我到現在還是沒有搞懂為什麽北方人把大米叫粗糧而把其它麵食叫細糧。反正學校的飯票是這麽分的。粗糧票隻能買米飯而細糧票隻能買其它麵食。
我們最常打飯的舊食堂就在生物係辦公樓的邊上。那時候上午最後一節課是最難熬的。往往是眼睛盯著黑板,裝作認真聽講的樣子,其實心早已經飛到食堂了。下課鈴一響,哥們個個撒腿就往食堂飛奔。我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06-06 14:11:50)
嘿,沙發!
今天看了洪晃的博客,談到某些八十年代後出生的“新生代作家“的博客火爆情形。我懷著好奇心到她提到的博客瞧了瞧,真是大開眼界。
Acosta的博客裏有這樣一篇隻有一句話的告示:
“最近幾天有事情.所以不能來更新.“
下麵居然顯示有4416人閱讀,76人發表評論。
韓寒的更絕。一篇沒有一個字的博客“文章“,隻不過是頁麵上的一塊空白,居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三。南腔北調
我現在已經想不起這位老師的姓了。
他把我帶到係辦公樓。當時暑假尚未結束,係裏隻有兩三位老師在值班。搞清楚我是海洋植物專業的新生後,一個瘦高個的年輕老師站起來歡迎我。他自我介紹姓葉,是我們的班主任。那時離開學尚早,新生宿舍還沒準備好。他於是把我交給一個比我高一屆的暑期留校的的小個子同學。他來自海南。那時海南還屬於廣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漫漫旅途
從湛江到柳州老鄉把我照顧得很好。可這隻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啊。
車到柳州後他幫我辦了轉車手續就走了。
告別老鄉後又等了幾個小時,終於又坐上了去武漢的車,繼續我人生第一次的漫長而又孤單的旅程。
一路基本上沒和別人說話。初次出門害羞倒是其次,主要是我的普通話實在是拿不出手,可以說是既不會聽,也不會說。到武漢時我是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3124
別誤會,我要寫的不是王家衛的下一部電影。
這是從湛江到青島火車要走的公裏數。它印在我平生的第一張火車票上,也從此深深地烙在我的記憶中,因為這個數字和我當時18歲的年齡反差太大了。
我當時誌願大學的理由,說出來你都不會相信。那時高考是先知道分數再填誌願,我知道上了重點線後,按順序填了這樣幾間學校:山東海洋學院,浙江大學,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前言
濤聲,濤聲
人的一生中總有一段時期的記憶是非常深刻的。對我而言,大學四年在北方那座海濱城市的生活,經常會在我的夢中重現。每每夜深人靜時,那青春躁動時期的生活片段,就會象浪花匯成潮水,從記憶的深處湧來,在我心底裏激蕩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我已經記不清多少次在夢中重溫了舊日老師同學的音容笑貌,綠樹掩映的大學路,五月櫻花盛開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6-06 14:01:26)
老楊為老楊辯
自從楊振寧教授上世紀五十年代得了諾貝爾獎,中文媒體對他的評價一向都是正麵的。這完全可以理解,因為他和李正道破了諾貝爾獎自設立以來,沒有華人得獎的紀錄,而且他那時還是真正的中國人--還沒成為美國公民,隻是綠卡持有者。楊老幾年前回國定居,屈尊在清華教本科生物理,此舉也是有口皆碑。
這種情況在兩年前忽然一夜之間就改變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