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黃北顧

都是文人比都是文盲更有意思。但做文人不能一路凱歌,更不能是利維迎。若做至禍亂五常,就離流氓不遠了,還不如文盲好。
博文
銦:我國儲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供應量的80%。主要用於平板顯示器、合金、半導體數據傳輸、航天產品的製造。主要伴生在鉛鋅礦中,2005年我國原生銦產量也隻有410噸。銦它是一種伴生的金屬,它隻是鋅精礦裏麵的含量都是用PPM(百萬之)計算的,非常的少,不能再生。鎢:我國世界儲量第一。占全球供應量的為85%。主要用於硬質合金、特種鋼等產品,並被廣泛用於國防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張宏良
目前中國人民以創建和諧社會為標誌的重返伊甸園的鬥爭,就其曆史性質來講,是中國一場新的救亡運動。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在政治上遭到了西方列強的瓜分,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中國在經濟上再次遭到了西方列強的瓜分。所不同的隻是19世紀末20世紀處,西方列強是用各種條約瓜分了我們,現在西方列強則是用各種規則在瓜分我們。中國被瓜分的主要標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9-29 05:58:42)
●2005年底全國1%人口抽樣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達到10055萬人,占總人口數的7.7%。按照老齡化評判標準,我國已成為人口老齡化國家。●人口學家預測,2010年我國人口總數將為13.39億,2040年達到頂峰14.91億後開始下降。與此同時,65歲以上老年人口2010年為1.12億、2040年達到3.12億後仍將繼續上升。這一升一降將使中國麵臨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挑戰。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9-29 05:52:56)
迅速成長的中國經濟像一個考場,給中國政府出了一道又一道考題。眼下,節能就是一道難度很高的考題。1980年至2000年,中國成功地把能耗增速控製在經濟增長速度的1/2,也就是說,GDP翻兩番,而能耗僅僅增加了一倍。然而,從2001年開始,這個好的趨勢發生了變化,能源需求增加的速度開始超過GDP增長速度,達到了1.5倍。這一改變的原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9-29 05:44:18)
在人們高度關注的目光中,《證券市場禁入規定》於7月10日起正式實施,違反相關法規的人員將視情節輕重被市場暫時或永久地“拒之門外”。而此前不久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則將證券期貨行業違法犯罪行為作為修改的重點。分析人士認為,伴隨著相關法律法規體係的完善,受到違規、違法行為困擾的我國股市將義正詞嚴地對失信者說“不”!有助於執法規範和透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9-29 05:40:29)
2005年度中央企業財務統計年報出爐,169家中央企業2005年度共獲利6276.5億元。其中來自傳統的煤、電、油、運行業的“十二豪門”囊括了央企總利潤的78.8%。“十二豪門”財大氣粗的後麵,是央企員工令人豔羨的收入,“十二豪門”員工工資是全國平均工資水平的3到4倍。在行業壟斷下,誰擁有壟斷權,誰掌握了壟斷資源,誰的工資福利就高、待遇就好,這已是工資分配秩序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9-29 05:28:45)
17日起至23日,《北京市信訪條例(修訂草案)》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門戶網站上公示,並征求市民意見。據《北京青年報》消息,草案規定,國家機關信訪工作人員如泄露信訪人姓名或其他可能對信訪人權益造成損害的內容,情節嚴重、構成犯罪者,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樣一則消息對於信訪者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作為信訪者或者舉報者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舉報、信訪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09-29 05:26:47)
中國的專著、論文數量名列世界前茅,但中國有國際影響的大學教授,或者有國際影響的學術專著和論文卻不多中國的大學校園,有大批知真向善愛美的學人,也有造假邪惡乃至極其醜陋的東西。後者,集中體現於學術腐敗上。七拚八湊編教材一位碩士畢業五年的學者告訴記者,他已參與編輯或者主編過5部教材。他說,一開始還是極其認真,找了大概不下100多本的參考資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9-29 05:11:27)
"一件眼前能夠做、也完全應該做的事情,是劃撥部分國有資產來償還國家對國有企業職工的社會保障隱性負債。這件事情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實現。2001年再次提出,但是陰差陽錯,“劃轉”演化成完全不同的另一件事情——“減持”。而“減持”由於違反了程序公正的原則也不可能進行下去,於是償還政府對職工的隱性負債問題也束之高閣了。
向職工劃轉國有資產,不僅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9-29 01:32:20)
2003年審計署掀起的審計風暴,讓公眾第一次了解了部分國家部委也存在資金運用違法違規問題。三年過去了,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第二次走進經濟頻道對話演播室,透露了幾年來,審計工作麵臨的最大阻力和最難的領域。
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說:“最難的應該是基本建設領域。(近年來)難度加大,加大原因是什麽呢?就是基本建設項目越來越大。”李金華表示,由於基建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