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倫、殷承宗來中科大的前前後後 (三)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打印 (被閱讀 次)

第42期|盧躍列783

編者按

本係列的第二篇裏,782池涵回憶了著名鋼琴家殷承宗來科大演出的盛況。如果說殷承宗為科大人帶來了第一股古典音樂的春風,那麽一年之後,李德倫大師的交響樂講座更是轟動了科大校園。在我們打小的記憶裏,李德倫的名字如雷貫耳:他指揮過中央樂團與殷承宗演奏的鋼琴協奏曲《黃河》以及與劉德海演奏的琵琶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他接待過小澤征爾和他的波士頓交響樂團,他與訪華的美國小提琴家艾薩克·斯特恩合作過莫紮特小提琴協奏曲,他還是不少電影配樂的指揮……那時,有中央樂團的地方幾乎就有李德倫。

那麽,科大當年是通過什麽渠道邀請到李大師來校園講學演出的?演出有報酬嗎?來科大之後李大師住在哪裏?配合他的講座為科大聽眾演奏的樂團又是哪裏來的?科大人後來跟李大師還有聯係嗎?這些過程還真是精彩有趣,令人回味不已。

—許讚華

李德倫、殷承宗來科大的前前後後(三)

--李德倫專程來科大演出

盧躍列783

1980年底,由科大782幾位愛好者發起的古典音樂欣賞活動,很快就傳遍校園,參與者越來越多。活動場所從最初的152樓782學生宿舍,轉移到152樓三層的副(附)樓,活動頻率由最初的不定期主辦,到每周五晚定期舉行。優美深邃的古典音樂猶如甘露滋潤著科大學子的身心,為宿舍、教室、食堂三點一線的校園生活增添了色彩。

我與783徐光明是古典音樂欣賞沙龍的常客,因此與沙龍主辦者、二係學生會的楊力祥、池涵成了朋友。受二係學生會成功邀謂到殷承宗的鼓舞,我有了邀謂中央樂團首席指揮李德倫大師來科大的念頭。我母親和李德倫是上世紀50年代初留蘇預備班的同學,因為對交響音樂的共同愛好,他們成了很好的朋友。我的這—想法,得到校樂隊指揮、777的溫俊山和二係學生會的鼓勵,校黨委宣傳部陳虹部長也大力支持。1981年3月底,溫俊山帶著學校的介紹信,“曠課”一天到北京。通過我母親的引見,他去了李德倫的家,代表學校邀請李德倫訪問科大,李德倫欣然接受,隻是—時無法確定時間。

同年暑假,我約了家也在北京的楊力祥,一起去拜訪李大師。我倆介紹了科大古典音樂欣賞沙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李大師聽得饒有興致,其間跟我們暢談人文曆史哲學。李大師知識淵博,尤其對曆史有深入了解,堪稱曆史學家。時間過得飛快,感覺一眨眼就到了晚飯時間,李大師熱清邀請我們共進晚餐。見麵結束的時候,我們再次代表科大古典音樂愛好者,熱切企盼李大師早日到訪科大,渴望當麵聆聽大師對交響音樂的理解和實踐。李大師答應盡快成行。

開學以後,在校領導的支持下,由校團委牽頭,782學生會池涵、楊力祥,783徐光明、盧耕等同學積極操辦,迎接李大師的各項準備組織工作進展非常順利。這年年底,李大師乘坐當時中國民航為數不多的三叉戟客機,從北京飛抵合肥駱崗機場(當時還是軍用為主)。我隨學校專車去機場接機。因李大師堅決不肯住合肥最高檔的稻香樓賓館,堅持要和學生在—起,我們直接將他接到學校,安頓在剛剛落成、用於接待外教的專家樓。雖然那個專家樓按照當時的最高標準修建,也選了條件“最好”的房間,畢竟剛投入使用(李大師很可能是第—位客人),硬件、軟件都不到位,房間漏著縫,晚上風—吹特別冷,李大師隻好穿著從北京帶來的棉大衣睡覺。接待條件不如人意,可李大師的熱情不減,看到科大學子不但數理化知識紮實,藝術修養也很高,對交響音樂、高雅藝術充滿熱愛,他決定改變以前講座一次講完的做法,特地為科大學生安排一個係列講座,分幾次詳細講解交響樂的基本知識和欣賞方法。他還組織我們分析作品,講解流行音樂和交響音樂的區別以及交響曲與協奏曲的區別,等等。我記得他形象地將音樂比喻成對話,以—問—答的方式展開。我們都被李大師生動活潑、深入淺出的講座深深感染著,同時也被他爽朗幽默、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李大師逗留科大期間,有的同學整天圍著他聊天,一聊就是半宿,房間沒有暖氣,寒氣逼人,李大師和我們這些年輕學子,海闊天空,天南地北,無所不談,非常開心。

李大師講座期間,為了使普及交響樂的活動更加生動和形象,楊力祥建議並聯係了安徽省歌舞團管弦樂隊。李大師指導安徽省歌舞團管弦樂隊和科大樂隊一起排練了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即第五交響曲),並由李大師指揮安徽歌舞團管弦樂隊為科大學生做了專場演出。整個曲目隻需半場時間,李大師充分利用這個普及交響樂的好機會,前半場講解貝五作品分析,後半場演奏“貝五”。那次演出也有許多合肥市民慕名而來,收到了極好的效果。

時間過得很快,李大師在科大的活動就要結束。他生平唯—的這次科大之行,使我們當時在校的學子有幸聆聽到中國交響樂大師的教誨,欣賞到大師的指揮藝術。李大師離開科大時,陳虹部長叮囑我在李大師登機前,將—個信封交給他。過了不久,陳虹部長見到我,讓我去了他的辦公室。他拿出那個信封,裏麵是一封給李大師的信和1000元人民幣。原來,上次讓我轉交給大師的是一筆酬金,為了感謝李大師對科大的訪問,但大師堅辭不受,他告訴陳虹部長,到科大給大學生普及交響樂,是他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783徐光明當年獲李德倫大師在其音樂辭典贈語和簽名

後記:前緣後續

--許讚華803

2015年秋,當微信火遍全球時,我和一些科大校友、音樂專業人士以及全球各地的音樂愛好者搭建了—個古典音樂群,分享對古典音樂的熱愛,傳播音樂藝術之美。當科大校友們在群裏聊起八十年代李德倫指揮曾在科大講學演出的往事時,一些畢業於其他高校的群友也紛紛表示聆聽過李大師的講座。大家一起緬懷大師不辭勞苦地來到自己的校園,從交響樂(symphony)簡史開始,講解交響樂如何成為與第—次工業革命—起蓬勃發展的產物,是由許多人共同(sym-)完成的。許多同學原先覺得交響樂高深難懂,但順著李指揮講解的邏輯思路去聽,頓覺心領神會,從此激發出對古典音樂的興趣,並成為—生的愛好。大家還聊到,李德倫無論講解和指揮都很有大師風範。當時很多人不懂音樂會禮儀,李大師在指揮演奏前會先側身做聆聽狀,等禮堂完全安靜下來後才舉起指揮棒。當樂章之間有人鼓掌時,他會解釋說,鼓掌會打斷音樂的連貫性並影響演奏者的樂思。對很多同學來說,那是他們人生的第一堂古典音樂啟蒙課,也是人生的第一場交響樂音樂會,受益匪淺,經久難忘。

群友們的熱烈討論感染了我:李大師功德無量,群裏究竟有多少人受益於他呢?我建議來個接龍簽名,結果有五十來位群友簽名。李大師已於2001年仙逝,不過巧的是,他的小女兒、李德倫基金會負責人李燕女士也在我們古典音樂群裏。群友們的熱情感動了李燕女士,她把我們的簽名和致辭放在李德倫100華誕多倫多音樂會和2018年多倫多新年音樂會的節目本上。沒想到30年後我們能與李大師的家人結下音樂緣,一道搭起傳播交響樂的橋梁。對曾經聆聽過大師音樂講座的音樂愛好者來說,向大師表達敬意,還有比這更好的方式嗎?

吉典音樂群的部分群友在李德倫100華誕多倫多音樂會和2018年多倫多新年音樂會的節目本上簽名和致辭

中國科大《科大瞬間》編輯部

許讚華 803 | 陶李 8112
劉揚 815 |  黃劍輝 815 
滕春暉 8111 | 餘明強 9115
陳風雷 786 | 沈濤 822
科大瞬間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呂洞賓' 的評論 :

可以,請留下您的微信號。
呂洞賓 發表評論於
我也有幸聆聽過先生的報告,能否拉我入群?

八四年夏天的一個下午,聽說李德倫在鄰居家的醫科院藥物做交響樂的普及報告,大夥自然很感興趣,去的人不少。

李先生一上來就解釋為什麽到藥物所來,是因為他和所長都是留蘇時的同學、好朋友。好友相求,焉有不來之理,說什麽都要來。

接著,就要就要大家打破交響樂為高大上藝術的成見。四人幫粉碎後,中央樂團的演出服初定為黑西裝配領結,有人不高興,說象跑堂的。傳到李先生的耳朵裏,先生不高興:吹鼓手看不起跑堂的?豈有此理!於是乎,中央樂團就和跑堂的在工作服上撞衫了。所以,他說,千萬別高看了交響樂。

接著,他又講起了四十年代在延安的往事。在聯歡會上,兩位從前線回來的團長見麵了,其中一位上來就對著對方的胸脯三記重拳,沒有握手也沒有擁抱,這就是他們的問侯方式。以至於後來他一聽到見到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一開始"呯呯呯一一",就想起這三記老拳,你說這是命運在敲你的門,還是你在敲命運的門?都是都不是,你聽到什麽你想到什麽那就是什麽,我思故我在。

他聽交響樂錄音帶,愛聽現場演出版的,雖然有演出缺陷,有場地噪音,但能感受到觀眾的反應,交響樂演出對觀眾鼓掌有要求,但是,演出過程中是有互動的。他不愛聽靜音版的錄音。

當然你如果知道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當時的心情心境,那就更好了,這是專業素養,於一般聽眾而言沒有這方麵的要求。他說一個指揮應該是半個曆史學家。後來,我網上查了一下,他是輔仁大學字了兩年的曆史專業後轉學到上海音專學音樂的,上海音專應是現在的上海音樂學院。

就這樣,李先生用一種平和風趣同時充滿幽默智慧的開場,試圖打消人們心中對交響樂的神秘神聖感。接著,限於時間關係,他隻介紹了有關奏鳴曲的一些知識。奏鳴曲一般由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組成,聽起來很玄,其實和文革中開批鬥別無二致,批鬥也是由這幾部分組成的。

把三反分子XXX押上來!呼一些口號,無非扣一些帽子,這就是呈示部;接著,大會主持人會列舉X X X的具體罪狀,一二三四甲乙丙丁雲雲,這就是展開部;最後,群眾代表上台一一發言,所謂擺事實講道理,具體地揭發XXX的三反言行,這就再現部。一般還會加一個尾聲:把三反分子XXX押下去!

奏嗚曲和批鬥會不同的是把標語化的政治語言變成音符式的音樂語言。李先生舉了一些例子,可惜我是個音盲,根本分不清什麽是主旋,什麽是變奏。聽個熱鬧而已。
charlie_us 發表評論於
記得李大師80年代還到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做過交響樂的普及講座。本人也受益匪淺。感謝大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