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戰場遊記之82:《血染的紅山灣》續集——西路軍失敗原因探討(下)渡河後

真實的故事,希望您喜歡。
打印 (被閱讀 次)

古戰場遊記之82:《血染的紅山灣》續集——西路軍失敗原因探討(下)渡河後


這一期間的重要事件:寧夏作戰計劃無奈放棄;中央發布《作戰新計劃》,將全部紅軍編為南路軍、北路軍、西路軍,準備全軍離開陝北根據地;西路軍的任務是向西打通國際通道及在永昌、涼州(武威)一帶建立根據地;河東部隊取得山城堡戰役勝利;西路軍一路受挫,古浪、永涼、臨高三大戰役均大敗;西安事變爆發;倪家營子決戰,西路軍覆滅。


西路軍征戰地圖(紅色為紅軍,藍色為馬步芳部隊):

      10月30日,渡河部隊控製了五佛寺。11月1日攻取一條山(今白銀市景泰縣城)。從11月2日到4日,整整激戰了三晝夜才擊退馬家軍前敵指揮馬元海的反攻 ,  為向北執行寧夏戰役開辟了通道。但此時河東情況嚴重惡化,部隊(一、四方麵軍)被胡宗南、毛炳文、關麟征部緊緊壓迫向東北退卻,無法配合寧夏戰役,黃河渡口也丟了。11月2日陳、徐致電朱、張並轉毛,請示渡河部隊下一步行動方針:


毛、周3日12時回電,指示所部主力西進占領永登、古浪一線,但須保持一條山、五佛寺:

4日晨8時,陳徐再電朱張,闡明情況不利時須放棄現有地區(即一條山、五佛寺),全力西進。 5日14時,朱、張回複陳、徐,“不得已時可以放棄渡口,全力西進。”6日,徐、陳製定《平(永登)大(靖)古(浪)涼(武威)戰役計劃》,擬以全軍西進,占領永登、大靖、古浪、武威地區作為立腳點。並將此計劃向紅軍總部及中央軍委做了報告。7日,林育英、朱德、張國燾致電徐、陳,明確指出:“平、大、古、涼戰役計劃以迅速執行為好,兵力集結應稍提前。”來回兩份電報如下:

      11月8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提出《作戰新計劃》,發給朱德、張國燾、彭德懷、賀龍、任弼時征求意見。電文包括:“放棄寧夏作戰計劃,將全部紅軍分為三部分:一、二方麵軍組成南路軍,向陝北南部作戰,以韓城、宜川、延長地域為目標;四方麵軍未渡河的兩個軍組成北路軍,向陝北北部作戰,以神府(神木、府穀)地區為目標;中央和軍委對南路軍和北路軍的上述戰略安排即是:除西路軍外,其餘紅軍主力將用一到兩年的時間,東渡黃河,突圍轉戰華北和中原(這實際上已經是準備第二次長征了)。已渡河的四方麵軍三個軍組成西路軍,向西作戰,在河西建立根據地,直接打通遠方(蘇聯),準備以一年完成之。”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戰略變動,河東部隊將離開陝甘寧根據地,河西部隊也將在沒有後方的情況下單獨作戰。根據保密要求,朱、張未將此《作戰新計劃》向徐、陳透露(這麽重大的戰略轉移固然朱、張當時不敢透露,但當西路軍失敗之後總結教訓時中央總該告訴徐向前的吧?)。徐向前在《血戰河西走廊》中說:“對於如此重大的變動,我們事前和事後均一無所知,直到近幾年(80年代)才弄清楚。”:

 

 

      當天晚上8時,張聞天、毛澤東致電朱張徐陳李(特)等,10日,毛周又電朱張,11日西路軍正式組成。任務是以一年為期在河西創立根據地:

     同日,  毛澤東等致電西路軍,征求單獨執行西進任務的意見。西路軍剛有小勝,複電盲目樂觀:“現決甘、涼、肅、永、民創立根據地,不在萬不得已時不放棄涼州”,報告還說:“二馬主力約全數三分之二已受我打擊”,“現時即不能與主力互相策應,依據現在敵力我力估計,我們可以完成任務。”

        這時,黃河渡口兩岸都已經被毛炳文和馬步芳切斷。西路軍的對手馬家軍至少有12萬5千人(正規軍3萬,民團9萬5千),馬 6萬匹。雙方人數 1:6  ,更加重要的馬數是 1:300  。此數字不包括涼州民團、河洲民團、肅州民團,在蘭州和甘西還有中央軍駐紮。哪來"三分之二已被打擊"?

     11月9日夜,西路軍開始向西行軍。11月10日拂曉前,9軍先頭部隊占領了幹柴窪(今古浪縣幹城鎮)。在這裏遭馬元海四個騎兵旅追兵重創,但仍能按原計劃向古浪方向前進。一路上敵人的騎兵即跟蹤而來,尾追不舍,伺機與九軍決戰。14日,紅九軍到達古浪。鼓浪在八年前曾遭7.75級地震,城牆大部崩塌(至此時尚未重建,所以9軍攻城非常輕鬆,但守城也就相當困難),民居也全部塌毀,居民壓死三千八百多人。9軍剛占領縣城,馬元海部便尾隨而至,在飛機轟炸助戰下與紅軍血戰三天。9軍傷亡超過三分之一,幹部傷亡尤其嚴重,不得不於18日棄城突圍。從此9軍一直沒有恢複元氣,軍長孫玉清被撤職。直到這時徐向前才知道馬家軍實力不容小覷。

      當西路軍正在古浪苦戰時,11月13日,中央政治局討論紅軍的行動方向和統一戰線問題。毛澤東在作會議結論時說:“紅軍行動方向主要是向東,預計明春過黃河(指南路軍在韓、宜、延入晉,北路軍在神、府入晉,)。四方麵軍一部已向西,能否調回來是個問題。現在我們的行動,都是腳踏兩邊船,最好是,向西的還是向西,向東的還是向東。如果向西不能達到目的,當然可以轉向東。” (《毛澤東年譜·1893-1949》)

       11月16日,毛炳文部開始西渡黃河追擊西路軍,紅軍總部致電中央:“毛炳文部於巧日(18日)渡河完畢,我西路軍已無再東渡可能”。月底,馬家軍調整部隊開始強攻,雙方在四十裏鋪、東南八壩、水磨關、永昌、山丹發生戰鬥,西路軍逐漸走向下風。

       11月17日 徐向前、陳昌浩致電黨中央、紅軍總部。這天古浪已危在旦夕,徐、陳對形勢估計突然轉為嚴重,六天前還保證能圓滿完成打通遠方和建立根據地兩項任務的包票不行了。請求”如打通遠方為主要任務,在現地區創建根據地不能不居次要地位。如遇特殊情況時,是否去打通遠方?“(即以西進為第一位)。11月18日 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回電示徐向前、陳昌浩:”在現地區留住一時期,加緊軍事訓練,恢複體力……並以一部控製古浪險要,以利保持東麵地區回旋餘地。“(即仍以駐守為第一位)。假如此時繼續西進,   馬家軍很可能尾隨趕你出境算數。到了哈密取回2萬支槍,特別是飛機大炮(又假如蘇聯真的肯施舍),那時曆史將完全得重寫(會不會今天陳主席和他的親密戰友徐副主席領導我們高舉陳昌浩思想偉大紅旗奮勇前進?)。可惜曆史沒有如果。

      11月18日,9軍殘部撤離古浪。同日三十軍八十九師兩個團抵近涼州(武威)城下。武威城高且固,鑒於9軍古浪失敗教訓,且胡宗南部楊騰蛟旅已先占據這個軍事要地,故紅軍沒有攻城。另兩個團及總直騎兵師占領永昌縣城。這一天,在保安的張聞天、毛澤東致電陳、徐,要求“在現地區留住一時期”。次日,在洪德的林育英、朱德、張國燾、周恩來也聯名致電,提出“你們的任務應在永昌、甘州、涼州、民勤地區創立鞏固的根據地。絕不可將主力置於甘州以西,更不能有到新疆去的表示。”中央的指示使本已感到部隊處處被動挨打、日趨衰落的徐向前非常為難。李先念對蹲在永涼地區不進不退也很有意見,他對陳昌浩說:”在這裏東不東,西不西,等著挨打,怎麽行?要東去,我打先鋒;要西去,我也打先鋒!“陳昌浩說:”你懂什麽?多嘴!“ 11月19日 西路軍總部移至武威西四十裏鋪。三十軍一部防守永昌,一部直趨山丹。20日,張、毛又來電,要求“主力在永昌、肅州之線,堅決保持東部回旋地區。”陳、徐無奈隻好服從:

      

      11月20日 九軍一部進入永昌境內。三十軍後續部隊也撤除對武威城的監視包圍,西移至四十裏鋪、豐樂堡一線。

     11月21日,河東紅軍的三個方麵軍主力在中央軍委統籌、彭德懷前線指揮下殲滅胡宗南 78 師  2 千多人,取得山城堡戰役重大勝利。紅軍的戰鬥力給張楊印象深刻,又將立場“紅移”,不肯再賣力“剿匪”,導致蔣的追責,矛盾日深。蔣介石不得不將毛炳文37軍調回河東,西路軍壓力本應有所減輕。但紅軍不走,馬家軍的單獨進攻並無稍緩。 11月22日,馬元海集重兵進攻西四十裏鋪一線,紅軍堅守陣地,激戰3日,雙方均有重大傷亡。

     11月23日 永昌縣臨時蘇維埃政府成立。24日,徐向前、陳昌浩電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國燾,報告西路軍實際上在永昌、山丹作戰不利,處境困難。”這帶地形開闊,區域狹小,無樹木房屋,盡有堡壘,不便迂回抄擊“,”每守一堡寨須一營以上兵力,槍彈少,難阻敵攻“,“矛刀、刺刀極少,又難補充,彈盡致陷,損失更多。”“人、彈有耗無補,無日不戰,敵騎到處騷擾,擴紅、弄糧、籌資、交通均受限製。我們擬壯大騎兵,但馬不易籌”,”我方勝利難繳獲,敗即無生還“ ,”我們現無能集及優勢兵力,彈藥太少,難在甘東滅敵。如何速示。“  同日張聞天、毛澤東電告徐向前、陳昌浩:“遠方正討論幫助,但堅決反對退入新疆。你們作戰方法應改變一下,集中最大兵力,包圍敵之較弱一部而消滅之。另以一部兵力鉗製敵之餘部”。這時即使西路軍能繼續西進,恐怕也取不到那非常急需但卻無梅止渴的“蘇援”,斯大林又不準西路軍退入新疆。就地堅持實在太難了,事後諸葛來說此時大概隻有東返甘南一條路。以他們當時還有一萬七千多人的實力,東撤時馬家軍一定不會死堵。兩敗俱傷的硬拚畢竟對雙方都沒好處,隻有常凱申撿便宜。在永昌,西路軍電台截獲馬步青給馬步芳的一條電報,大意是:”如紅軍不停留地走,可以不打;若停下來不走,就打!“ 
   
  

      12月2日 陳昌浩、李卓然致電軍委總政治部並朱德、張國燾,報告西路軍情況。電稱西路軍減員“總數為4303人,內傷亡營連幹部129人,傷亡團以上幹部15人,黨、團員傷亡約占57%以上,幹部傷亡占50%以上”。

       12月6日,徐向前、陳昌浩、李卓然又致電中央和紅軍總部,建議“紅軍主力乘黃河結冰,迅速向甘北古、大、涼、民進(軍)。”這是自身力量已無法完成任務,而且覺察到有兵敗可能而發出的求援信號。但中央和紅軍總部沒有采納,當日便回電,表示紅軍主力“在保衛蘇區消滅胡敵的任務下,暫不西進。”。12月12日,西安事變突然爆發(中共事前未獲任何預告),形勢出現了有利於紅軍的新局麵,“第二次長征”的可能性極微了。消息傳來,給西路軍指戰員以極大的鼓舞,永昌城內一片歡騰。馬家軍被西安事變鬧得張皇失措,暫時停止了對西路軍的進攻。12月14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為援助張、楊,要紅軍主力向東開往西峰鎮(今甘肅東端慶陽市西峰區)。並說:“敵之要害不是寧夏或甘肅,而是河南與南京。”對陳、徐則說:“暫時沒有任何力量可以直接援助你們。”此後由於西安談判進程不定,中央對西路軍行動指示也反複跌宕,部隊東、西來回進退失據,白白喪失大量時間、糧草和體力,加速了西路軍的失敗。

      12月27日 軍委主席團電示徐向前、陳昌浩:“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前途甚佳。西路軍仍執行西進任務,占領甘、肅二州,一部占領安西。”當晚,五軍撤離山丹,向西開進。西路軍各部全線撤離永昌縣境,也向西開拔。

      1937年1月1日 五軍及總直供給部和婦女抗日先鋒團各一部進占臨澤城(今臨澤縣蓼泉鎮)。是日下午,軍政委黃超率兩個團留守,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率三十九團、四十五團及軍部騎兵團兩個連、特務團4個連和婦女抗日先鋒團三營一部進軍高台,於當晚攻占高台縣城,這是西路軍征程的最遠點。

        1月3日 西路軍總部隨三十軍進駐臨澤縣倪家營鄉,總部設在繆家屯莊。距高台65公裏。

       1月9日 敵馬元海集騎、步、炮兵及民團2萬餘人將西路軍分割包圍,並集中兵力進攻高台城。1月20日,經9天8夜激戰,高台陷落。五軍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及以下官兵2000多人,除少數突圍外,其餘均犧牲。1月22日,駐守臨澤城的5軍兩個團被敵包圍,激戰3晝夜後,殘部在九軍接應下突圍與主力會合。這時西路軍已屆”全人數一萬四千餘,內戰鬥部隊不及五分之二“ (徐、陳1月24日致軍委電),缺衣少食,已處於很艱難的狀況。此時,中央戰略突然改變。由於在西安與顧祝同談判的周恩來就紅軍防地討價還價需要,中央向國民黨提出以西路軍主力東返甘南駐紮。1月16日,中央軍委主席團電示,並批評西路軍領導”自信心降低“:


       1月21日,西路軍軍政委員會計劃向東撤退,並電告軍委主席團。

 

      1月23日,西路軍取道張掖南山東返。九軍一部進至張掖龍首堡,總部跟進同駐。三十軍及九軍一部移至甘州西南50裏的西洞堡,打了個小勝仗。1月25日,軍委主席團向西路軍通報了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進展情況,要求”集結全軍,切忌分散,用堅決的戰鬥,來完成東進“。西路軍多方衝擊仍被強大凶悍的馬家軍擊退。1月27夜 ,西路軍麵對四麵圍敵的嚴峻形勢,在龍首堡張福壽屯莊召開軍政委員會,會議決定重返倪家營,尋機殲敵,創造條件再東進。1月28日晨,當騎兵師全部300人馬(其中有西洞堡戰鬥中繳獲的戰馬)行至西洞堡東30多裏地的白城子時,與敵遭遇,除10多人幸免外,其餘全部犧牲。同日西路軍重返臨澤倪家營,布防於四周43個屯莊。每個屯莊均有高三、四米的厚實圍牆。馬敵向倪家營西路軍防地不斷發起進攻,情勢十分危急。

       就在回返倪家營子堅守這一個月中,中央的指示又有重大變化。2月12日,軍委致電西路軍:”為避免加劇西安地區的緊張局勢,爭取與蔣介石達成談判協議,西路軍放棄東進計劃,依靠自身力量,就地堅持,建立根據地,粉碎馬敵進攻,適時完成西進任務。“  2月13日西路軍軍政委員會致中央書記處、軍委主席團電報。陳數困難,要求支援: 

 

      中央和軍委對於西路軍連遭敗績,請求支援非常不滿。早在1月24日,張、毛就電告在西安談判的周、博:”(西路軍)領導機關缺乏自信力,不把中心放在戰勝敵人、創造根據地上,而放在依賴外力援助上,要求我們把二馬弄好,並要求四軍、三十一軍西去援助。軍委已屢電指出其缺點,“ 2月17日中央書記處、軍委主席團電報給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回電。這封電報非常典型地反映中央對西路軍領導的嚴重斥責,被後來研究者廣泛引用。它對西路軍領導,尤其是陳昌浩造成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我在本文中集也引用):

       


      次日,即2月18日,徐向前建議召開軍政委員會會議,討論行動方針,陳昌浩同意。會上徐向前講了西路軍麵臨的嚴重不利形勢,中央不能派兵來援的情況,提出自救東返。與會者心事沉重,(因為既往都有跟張國燾跑得曆史,怕這次留下”又犯錯誤“的書麵記錄)不願多發表意見。但最後表決(舉手)時都一致同意徐向前的自救東返主張。將決定向中央匯報後,21日中央回電:


      此電沒有對西路軍的”突圍東返“決定表示態度,也沒有給西路軍機斷專行的授權(在那種非常緊急、生死存亡狀態下即使中央隻是勉強同意也應該給的)。”奮鬥到最後一個人,最後一滴血“是什麽意思?這不是要求他們就地血戰到底嗎?

       2月21日夜,西路軍萬餘人再次撤離倪家營,向東南突圍進至威敵堡。發現前進方向堡寨已被馬家軍嚴密控製。地形又不利防守,徐向前決定按第二方案轉向南麵祁連山區後再東進。這時陳昌浩心理負擔過重,因東進沒有中央命令,害怕又犯”對抗中央的“政治錯誤,患得患失的毛病使他強用主席職權決定退回倪家營,其他將領不敢異議。會議決定重返倪家營子,使處境愈加險惡。

       2月24日夜,徐向前、陳昌浩致電中央軍委,請求中央抽調"八個足團,一兩千騎"馳援。“否則,隻有抱全部犧牲之決心,在此戰至最後一滴血。” 2月26日 軍委主席團複電西路軍“固守50天,我們正用各種有效方法援助你們。”:

        這時山窮水盡,說什麽都晚了。到27日,西路軍隻剩不到5千人了。28日,再次突圍到威敵堡南的三道柳溝,陷入絕境。3月4日,再次向中央求救。還列上彭(德懷)任(弼時)林(育英)劉(伯承)肖(克)郭(述申)王(宏坤)陳(再道)(羅)炳輝這九個以前從未向之發過電的平級或下級求救,可見情勢有多麽緊急、絕望 :


    但接到的回電第一條應許派軍增援,但其餘四條都是責備、再責備,令人不忍卒讀。此電署名中央書記處,結合其文風,應該是張聞天起草:


同一天張國燾以個人名義也來電嚴詞責備軍政委員會:


       這是張國燾在西路軍整個行動期間署名的僅有兩份電報之一,另一封發於1月8日。那時局勢還不很嚴重,張隻是要陳、徐“如果還有過去認為中央路線不正確,而殘留著對領導的懷疑,是不應有的。”這第二封電報所提“你們上次來電談到你們所受損失,應由軍委負責,那是錯誤的。”這“上次來電”是2月6日以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名義發給中央和軍委的:

     準備派出的援西軍由原第四方麵軍的4軍(軍長陳再道、政委王宏坤)、31軍(軍長蕭克,政委郭述申),以及陝北紅軍28軍(軍長宋時輪,政委宋任窮)和原第二方麵軍的32軍(即原第一方麵軍9軍團,軍長羅炳輝,政委李幹輝)組成。劉伯承為司令員,張浩任政委。3月5日由淳化、三原出發,此地離徐、陳所在的南柳溝一千三百公裏,此時西路軍殘部“占地10裏,被敵四麵包圍,糧水均缺,不能持久”(毛3月9日電周語)。遠水難救近火,出援隻能是政治性和象征性的,隻走了3天就停下來了,後來大部改編為八路軍129師。


       3月11日夜,西路軍由南柳溝向南麵祁連山方向突圍。剛到梨園口便被馬家騎兵追上,一輪屠殺,除千餘戰士,千餘婦孺進山外,餘皆覆沒。在康隆寺旁一塊巨大石頭下,軍政委員會開了最後一次會議(所以叫石窩會議)。決定陳、徐離隊回陝北匯報,其餘分三個支隊就地遊擊(後來都散了,死的死,俘的俘,歸的歸,嫁的嫁)。唯其中的左翼支隊由李先念、李卓然帶領,成建製到達新疆星星峽,共四百多人。

       話歸主題:到底西路軍失敗原因是什麽?從上麵的敘述大家可以看到:非常複雜,非常亂麻,非常漿糊。依我看呢,從軍委一開始的規劃就注定要完蛋,即使徐向前過河前要求的全部5個軍都過河也不濟事。因為他們的脆弱實力根本不可能完成交給他們的基本任務——在河西走廊建立根據地。這地區就是一條典型的走廊,長900多公裏,寬平均也就幾十公裏,有些地段甚至窄到幾公裏。南邊大山,北麵沙漠。平坦、幹旱(我的一位同學在山丹一個公社衛生所工作,這地方有個泉眼,所以才有這公社所在地。職工每人每天可分到一口缸水自用,不敢刷牙。天呐!)、貧瘠之極。堡寨稀疏,2萬大軍隻能擺成一字長長長蛇陣。例如從5軍駐地高台縣城到陳、徐總指揮部繆家屯就有65公裏。馬家軍以6倍以上兵力,尤其是騎兵的高度活動能力隨心所欲地將之切割成一段一段來吞噬。馬元海圍攻高台9天,西路軍總部一籌莫展,隻有200騎兵不敢派出去(去了也是塞馬元海的牙縫),眼睜睜看著高台陷落。在這裏建“蘇維埃政權”沒群眾支持;“抗日”也說不過去,離華北前線幾千公裏呢。其他的原因,我在本文中集討論了,不贅。

 現在的高台烈士墓據說埋了上千副骨骸,其紀念館規模也是最大的:


      要說責任呢,恐怕各方麵都有:共產國際,中央和軍委,紅軍總部,軍政委員會,各有各的帳;但2萬多幹部戰士是不應負任何責任的,他們隻是犧牲品和替罪羊。說中央借馬家軍的刀殺人,肯定是胡扯;若說老蔣借馬家軍的刀殺人,百分百沒說錯。說張國燾有部分責任,我同意;但說是“張國燾路線的破產”,絕對是汙蔑。被這條罪名套上的是廣大幹部戰士,解放後、甚至文革期間還算這筆帳,逼死人命(例如浙江省高等法院院長吳仲廉,江華夫人),太不公平。

        馬步芳在西寧的馬公館現在都修葺一新開放給公眾參觀了。馬家軍不單打漢人,誰侵犯他們的土地,他們都不客氣的。西路軍進占永涼前幾年,西藏噶廈政權入侵玉樹,馬家軍也以少勝多將藏軍狠狠攆出去。公館裏還有馬家軍抗日戰爭期間奮勇作戰的介紹。1937年8月,馬步芳以手下第一旅和馬步青一部為基礎,組建了暫編騎兵第一師,由馬彪為師長,率部出省抗戰,以民族大義為重(日軍從未進占馬家地盤),率部前仆後繼,喋血抗戰,打得十分英勇頑強。1939年,騎一師駐守黃泛區周口至界首一帶,在淮陽與前來的日軍機械化部隊展開搏殺。馬彪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前後夾擊日軍,再次取得大捷,也創造了騎兵戰勝坦克的軍事奇跡。但這一戰馬家軍傷亡同樣慘烈,部隊傷亡2000餘人,馬秉忠旅長殉國,連一級指揮員更是損失殆盡。寶塔一戰,數百名戰士在彈盡糧絕後,因不願被俘受辱,選擇投水自盡,200餘匹戰馬也全部損失。毛主席還親自題寫“抗日英雄”錦旗一麵,贈送二旅旅長馬祿,表示八路軍願意團結一切抗日友軍,共同抗戰。前麵我引用2月1日徐向前、陳昌浩、李卓然致電軍委匯報臨、高戰役5軍被西路軍全殲,裏麵就有馬彪、馬祿,名字下麵劃了藍線。下麵兩張照片攝自馬公館:


抗戰中的馬家軍暫編騎兵第一師:

小百臉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全球戰略' 的評論 :
謝謝跟貼和戰史介紹,對我很有幫助。我隻是好玩,到處去(二戰主要戰場寫了一些)。其實隻是瞎掰,不懂戰爭。在西路軍覆滅的原因上,我不相信中央和軍委會借刀殺人。當時全軍也就五、六萬人,西路軍占了40%。怎麽舍得?
全球戰略 發表評論於
點讚! 對這場以前隻知道“西路軍孤軍奮戰,被馬軍全殲”這寥寥數語的重要戰役知識大漲! 謝謝您花很多功夫。依我之見:此役一開始中央在瞎指揮,去中蒙邊境或去新疆大方向也搞不清。但到後來似乎是“戰略性”瞎指揮,分明是借刀殺人。另我想起1944年8月蘇軍兵臨華沙城下,就是不打,眼看德軍將波蘭起義部隊殺光。有空歡迎欣賞我寫的一些戰史:https://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77065/

提一點建議:因文中提到大量冷僻地名,下次寫作時最好有更詳細的地圖! 謝謝!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77065/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