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左右為難(一) 孩子不在你眼皮底下,你不放心

用博客記錄生活,借隨筆傳導感悟
打印 (被閱讀 次)

盡管學校老師每天給家長發照片發視頻,但是家長對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還是不甚明了的。外孫外孫女在模仿老師上課的過程中倒讓我們發現更多他們校園生活的蛛絲馬跡。

比如,一天晚上,外孫已經“下課”了,妹妹意猶未盡,模仿哥哥當老師,在讓大家活動時她抬腿就踢媽媽一腳。我說難道孩子在學校被老師踢過或者看到老師踢其他同學?她媽媽當即問她,她點頭並連說幾聲“Yeah”。但問她是哪個老師,她講不清楚,先講是這個老師,後來又講是那個老師。

此事過去一兩天,外孫女放學後告訴媽媽,今天某老師踢她了。聽到外孫女講某老師踢她,聯想外孫女在“家庭課堂”上有過模仿老師踢學生的動作,女兒認真地問外孫女幾遍是不是這個老師踢她,這次外孫女則確定地講是某老師踢她。

針對這一“案情”,女兒首先向外孫核實情況,正在看電視的外孫很冷靜地告訴他媽媽:“這個老師根本不帶妹妹。不是妹妹班上的老師。”

我問女兒打算怎麽處理這個事情,女兒回答肯定要問問校長的,校長不會跟老師透露是哪個家長反映的。第二天, 女兒打電話給校長了解“案情”,講了外孫女反映的情況。校長冷靜地告訴女兒:“這個老師不帶你女兒,隻有在下午學生少了集中到一個教室的時候才可能和你女兒碰麵,這種幾率很少。”基本上就是否定了外孫女反映老師踢她的情況。沒有想到,不到4歲的外孫和校長對“案情”的分析和判斷不謀而合。女兒本來也就是問問而已,不指望有什麽明確的結果,此事不了了之。

   盡管此事告一段落,但我覺得這邊學校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我之前的認知有點差別。以前在國內看一些新聞報道,好像這邊孩子在學校受到諸多保護,招不得碰不得,稍有不慎,成人就會被控以虐待罪,其實那也是極端事件才被曝光。還是那句話,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各地學校、老師和學生及其他們之間的關係都是千差萬別的。據學校有的老師說,當前低幼班的孩子都生病住院了,低幼班幾乎關門了。我問那家長不找學校嗎?女兒很平靜地說:“你想想我們家孩子小的時候在這個學校不也是三天兩頭生病嗎?你找學校有什麽用?”也是。

聖誕節,女兒送給女婿的禮物是上一周周末到拉斯維加斯觀看一場女婿最喜歡的某明星脫口秀演出票。加上這一周周一總統日,女婿3天不在家。說實話,女婿人很實在,對目前的工作基本滿意,不願意再攀高枝。他的生活中心是家庭,像東北人說的,老婆孩子熱炕頭。他的生活目標也很明確,踏踏實實工作,安安穩穩生活。平時很辛苦,早出晚歸,起早貪黑,早晨6點多送孩子,之後再去上班,傍晚如果需要他接孩子6點多才到家,如果不接孩子直接下班到家也要快6點鍾,上班時中午休息就半個小時吃飯。他外出休息幾天也是應該的。

周六,女兒安排先送女婿到飛機場後帶孩子在家休息,下午帶孩子到附近的公園玩耍。從飛機場回家後,外孫外孫女看電視、玩玩具、兄妹倆追逐打鬧、又看一會我搜的兒童背唐詩視頻,主動跟著念幾遍,女兒也給他們吃了點心、酸奶,實在沒的玩了,沒的吃了。外孫女提出“School time”。她媽媽告訴她現在是上午,“School time”要等到晚上。外孫女有點怏怏的。我想不要打擊孩子的正當要求,孩子們在家模仿老師上課本來就是玩,這也無所謂上午還是晚上,就對外孫女說“你當老師,我當學生,現在開始School time。”她很樂意地跑去拿“教具”,幾個生日Party上用的蠟燭數字。她站在床邊,一個個指出蠟燭數字的顏色,再把它們一字排在床上。我像孩子們在學校稱呼老師那樣喊她Miss +名(這裏順便糾正我自己學英語的誤解。我按照教科書的說法,認為Miss +姓是對的,Miss +名是錯的。但在現實生活中,這是要區分不同的場合不同關係靈活掌握的,在學校喊老師多是Miss +名,這樣顯得親切)。聽到我喊她,外孫女先把眼球不耐煩狀地往上由左向右翻個白眼,然後劃向我頭所在的右下方,眼光斜睨著看我的眼睛。我每次這樣喊她,她都是這樣先把眼球不耐煩狀地由左向右翻個白眼,然後劃向右下方,眼光斜睨著我。我看著她這個眼神感到很滑稽,問她老師會這樣看你們嗎?她沒有回答我。

我和女兒講到外孫女的眼神,女兒大笑,講這個好玩,後來還反複讓我學外孫女的翻眼的表情,笑個不停。我問外孫女會不會是學老師看孩子們的眼神,當然毫無結果,還是隻有存疑。女兒笑著說:“我們家長都被這些孩子纏得受不了,老師要纏那麽多孩子,2歲的孩子還是叛逆期,有時老師肯定也會煩的。”

 外孫外孫女能清晰地把帶他們的人分個三六九等。我和老伴是最低層次,如果我們倆在家帶他們,他們哭鬧得最厲害,不依不饒,無休無止,聲音震天響,經常還要拚命到門口開房門,要出去找爸媽。他們的爸媽是第二層次,爸媽帶他們時也哭也鬧,但哭鬧的力度和強度弱於我們。第三層次是在學校時候,偶爾也會和某老師發生點矛盾,也會趁某老師不注意調皮搗蛋一下,所以,老師有時也打他們的小報告。估計他們對老師也分層次,柿子揀軟的捏。最高層次是女兒女婿某天要長時間外出辦事,請他們的老師在家帶他們。在這個專請的老師麵前,他們大氣也不敢出,2個孩子都像安靜的小貓,該吃吃,該喝喝,該睡睡。老師叫他們做什麽,他們就一折不扣地做什麽。

至於這個老師如果帶他們出去玩的時候是什麽情況,我們又不得而知了。因為雙休日老師也很搶手,有時同時要帶三四個孩子。這時老師會帶外孫外孫女到其他小朋友家及公園玩耍。其中有一個就是原先和外孫在一個班級因為經常打同學被學校勸退的諾倫。諾倫媽媽離婚了,又因吸毒不適合監護他和他的姐姐,由姥姥帶他們。但他們的姥姥雙休日還要到賭場上班,隻好常常請老師幫忙。這時老師就會把我家外孫外孫女帶到諾倫家。有時這個老師送外孫外孫女回來時帶著諾倫和他的姐姐一塊來。我看他姐弟倆都很可愛,也很有禮貌,到我們家喜歡玩稍大型的玩具,騎木馬,騎小車等。難怪我們在旅遊景點會看到一兩個婦女帶好幾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可能有一些就是幫別人帶小孩的。雖然我很擔心孩子離開我們的時候會不會受到別人欺負,或者碰到壞人。盡管不能用抹黑的宣傳看待這個社會,但因為種族、毒品、槍支、變態追求等問題的確扭曲了一些人的性格、心靈,極端事件時有發生。不過每次老師送他們回來,孩子們好像玩得也很開心。外孫說現在他也很喜歡諾倫,他說他現在和諾倫玩得很好,已經是朋友了。

    孩子們在外麵具體是什麽情況,我們無法知曉,也不放心。但孩子是獨立個體,他們必然要一天天長大,一天天遠離大人,尤其這邊的孩子。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