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朝曆代故事中,被搬上銀屏最多的當屬清朝。清王朝,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因此不論是曆史文獻還是民間傳聞整體較多,改編難度較小。而其他朝代由於年代較遠,這導致其他朝代的故事改編難度極大。
清朝劇中,不管正史野史,都被人津津樂道。比如董鄂妃與順治帝的故事,很小的時候,在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就讀到過。但他把正史野史摻雜,董鄂妃與冒辟疆扯到一起。那時也不懂,還以為董鄂妃真的就是董小宛。
這是完全的錯誤。
曆史上的董鄂妃是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之女,大將軍費揚古之姐,順治十三年,董鄂氏入宮,深受順治帝寵愛。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為賢妃,僅一月有餘,順治"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理由,晉封她為皇貴妃,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去世後追封為皇後。
而董小宛則是江蘇蘇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與柳如是、陳圓圓、李香君等同為秦淮八豔。與順治帝八竿子打不著。
本篇,就是講述董小宛的故事。
董小宛,出生於蘇州城內“董家繡莊”,“董家繡莊”是蘇州小有名氣的一家蘇繡繡莊。董小宛是女主人白氏的千金,為寄夫妻融洽之情,取名白,號青蓮。父母視如至寶,悉心教她詩文書畫、針線女紅。
很遺憾,董家後來敗落,為了還債、為母親治病,青蓮一急之下使出下策,答應了別人的引薦,來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畫舫中賣藝,改名小宛。
秦淮八豔中,小宛以“天姿巧慧,容貌娟妍”聞名, 是萬千男人心目中的夢中情人。
雖然跌落風塵,依然改不了小宛清高孤傲,隻賣藝不賣身。雖然得罪了一些庸俗的客人,然而卻贏得了一些高潔之士的欣賞。
小宛與冒辟疆,就在這個環境中認識了。
冒襄(1611年4月27日~1693年12月31日),字辟疆,號巢民,一號樸庵,又號樸巢,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南直隸揚州府泰州如皋縣(今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人。冒襄一生著述頗豐,傳世的有《先世前征錄》、《樸巢詩文集》、《岕茶匯抄》、《水繪園詩文集》、《影梅庵憶語》、《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師友詩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憶語》洋洋四千言,回憶了他和董小宛纏綿悱惻的愛情生活,是我國憶語體文字的鼻祖。
(題外話:我與冒辟疆的一位後人是好友,也是詩詞達人。他一直認為紅樓夢是冒所作,經常在群裏進行討論。我隻當吃瓜群眾,從不發表意見)
才子佳人,一見傾心,已是套數。本篇按下不述。隻講述之後發生的故事。
他們的結合也經曆了一波三折,最終,才子抱得美人歸,似乎是個圓滿的結局。(期間冒辟疆還鍾情過陳圓圓,但後來陳圓圓被吳三桂擄去,他才死心。所以,不知道他到底愛小宛還是圓圓,抑或小宛隻是圓圓的替代品?)
冒辟疆早已成婚,小宛無非是個小妾。但小宛絲毫不計較,隻要能脫離風塵,與心愛的人在一起,做牛做馬又如何?
小宛精心伺候丈夫和他的家人,集“賢妻良母”和“全方位”的保姆於一身,得到冒家上上下下的喜愛,小冒更是喜上眉梢,感覺非常幸福。
大家可能不知道,董小宛有一手高超的烹調技藝,能變廢為寶。她悉心專研廚藝,創製了“虎皮肉”,也就是現在的“董肉”,據說隻有“東坡肉”可以與其相媲美,不知各位讀者吃過沒有?
董小宛還有一件發明創造流傳至今,那就是赫赫有名的“董糖。”相當於咱們現在的酥糖,涼絲絲、甜蜜蜜,入口即化,現已成為如皋一大特產。去如皋的遊客,必要一嚐。
冒辟疆是知名人物,求他字畫的人趨之若鶩,董小宛就為他代筆應酬;小宛精於紡織和刺繡,她查索典籍,寫了一本堪稱古代小女人百科全書的《奩豔》。
就這樣心靈手巧的一位佳人,為了冒才子,低到塵埃裏,任勞任怨,全家上下沒有一人說她不好。
而冒辟疆,始終把她當成一個“妾”。
李自成的軍隊搗毀了北京城,踏碎了大明王朝的萬裏江山,也踏破了董小宛卑微的生活。
作為當朝有權有勢的大族,冒家不得不舉家逃亡。
冒辟疆一手拉著老母親,一手拉著原配夫人,看著幾個孩子,催促董小宛:“你走快點,跟著我。慢了跟不上,我也沒辦法哦。”董小宛隻能自己背著行李,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麵。
戰亂過後,冒家輾轉回到劫後的家園,缺米少柴,日子變得十分艱難,多虧董小宛精打細算,才勉強維持著全家的生活。
就在這節骨眼上,冒辟疆卻病倒了,下痢兼虐疾,把他折磨得不成人形。為照顧他,董小宛把一張破草席攤在床榻邊作為自己的臥床,隻要丈夫一有響動,馬上起身察看,惡寒發顫時,她把丈夫緊緊抱在懷裏;發熱煩躁時,她又為他揭被擦澡;腹痛則為他揉摩;下痢就為他端盆解帶,從沒有厭倦神色。經過五個多月的折騰,冒辟疆的病情終於好轉,而董小宛已是骨瘦如柴,仿佛也曾大病了一場。
日子剛剛安穩不久,冒辟疆又病了兩次:一次是胃病下血,水米不進,董小宛在酷暑中熬藥煎湯,緊伴枕邊伺候了六十個晝夜;第二次是背上生疽,疼痛難忍,不能仰臥,董小宛就夜夜抱著丈夫,讓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寢,自己則坐著睡了整整一百天。
艱難的生活中,飲食難飽,董小宛的身體本已虛弱,又加上接連三次照料丈夫的病痛,冒辟疆病愈後,她卻病倒了。順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賢妾良婦的董小宛終於閉上了疲憊的眼睛,年僅二十八歲!
從名妓到賢妾,董小宛一路坎坷,一路血淚,完成了這個轉變。
在董小宛最後的日子裏,冒辟疆是否真正被她的柔情感動,已經不那麽重要了,雖然在兩個人相處中,一直是冒辟疆居高臨下地看著董小宛。而其實,在是董小宛的心裏,冒辟疆也不過隻是她為自己編織的一個絢麗愛情之夢的載體,她一直活在自己的夢裏,並固執地相信自己就是這個浪漫愛情裏最幸福的女主角。名士與名妓在愛河裏的幸運旅程,雖然時日有限,已經是鳳毛麟角,很難得了。
多年後,冒襄思及董小宛,感慨“餘一生清福,九年占盡,九年折盡矣。”而想起陳圓圓,卻是“慧心紈質,澹秀天然,平生所覯,則獨有圓圓耳。”
真是應了那句“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上蒼造就了董小宛這樣一個“寶貝”,堪稱八豔中最完美的女人,可惜冒辟疆並沒有完全懂得。遇上冒辟疆,董小宛是有幸還是不幸?
虞美人·董小宛
文/墨脈
繡莊出得容姿秀,命舛淪花柳。
潔純猶似一青蓮,終待惜憐人至、結良緣。
濁塵怎奈多逢難,勞損芳魂散。
幸憑巧手董糖存,每品香甜猶自、憶佳人。
(董小宛,號青蓮)
更多古代女子的故事,請點擊:古代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