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最後的玫瑰

從上海到西雅圖,從新聞采訪到中文教育,唯一不變的是對文學的熱愛。愛讀中英文好書,愛聽古典音樂,愛看驚心動魄的影視劇,愛美食,愛烹飪,這一切都融入筆端,和同人切磋。
打印 (被閱讀 次)

在美國,人們說勞動節就是夏天的結束。可是這個勞動節後的周五,陽光還是這樣熾烈,空氣中彌漫著割過的草根的味道,就連輕輕略過耳畔的風都帶著絲絲的熱意。

先生難得穿上了襯衫和黑色的褲子,我手中捧著一束白玫瑰,來跟先生的好友小天才送別。

這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公墓,在裏麵有很多本地的名人,而小天才的太太說過,他喜歡自然,喜歡湖景,也喜歡和自己的偶像靠得近一點兒。

儀式很簡單,他從大學時候就相愛的太太流著淚讀了一封充滿深情的信,我們也忍不住頻頻拭淚。他們的兒子非常懂事,自己眼睛紅腫著,給我們一一遞過紙巾。我看著墓碑上故人的照片,還是無法相信他已經離我們遠去,他的靈魂已經與宇宙星空同在。至今我的先生都在遺憾,沒有最後見他大學、公司的死黨好友一麵--那時我們還在外國,而消息是那麽突如其來,現在想起那一瞬間,我們倆還是痛徹心扉。

不知墓園的工作人員為什麽這麽腦殘,把故人的照片背對著湖景,家屬要求他們轉一麵,他們還挺振振有詞的。我和先生雖然不能出什麽主意,但是也委婉地建議,如果小天才能麵朝美麗的湖景,才是圓滿的歸宿。

墓碑是小天才的太太設計的,絕對不比任何圖形設計專家的差,也許當初這位才女是在圖形組做畢業設計的吧。上麵有小天才傾注心血設計的XBox的標誌,我們覺得真的是對他的事業、他的激情最好的詮釋。

我和先生把白玫瑰敬獻到小天才的墓前,還有朋友送了白百何和菊花,都是寄托哀思的。本來他太太想著是不是能種些花兒,似乎公墓不大能通融。那我們就隻好多來看看,為我們的摯友帶來一年四季的芬芳了。

當骨灰盒放入墓穴,而我們每人鏟一鏟土填入其中時,我不由得想到西方人常說的:塵歸於塵,土歸於土。Ashes to ashes, dust to dust,可是故人的音容笑貌分明還在眼前。

小天才的太太和姐姐雖然痛不能抑,還是故作輕鬆地讓我們去瞻仰這個公墓中最有名的墓--華人第一武打明星李小龍。我們雖然來了西雅圖近二十年,我也看到不少李小龍和他兒子Brandon Lee的電影,居然從來沒想到來瞻仰偶像的墳墓。

轉過一片小鬆柏樹,他們的墳墓是那樣近。李小龍的墓碑上寫著他的原名“李振藩”,而他的兒子叫做“李國豪”。這一對英年早逝,留下無數謎團的父子,生平讓人唏噓不已。我看了好幾遍《猛龍過江》,甚至看了IMDB上的這部影片所有trivia,但是我總覺得它太商業化。給我印象更深的是他最後一部片子《死亡遊戲》。情節是如此簡單,而讓人深思的是其中的寓意。這部電影讓我感到李小龍在自己的內心中和死神搏鬥,和自己的心魔抗爭。

今天早上,先生說,沒想到在今年最後一個夏日是送別了好友。第二天,電閃雷鳴,普吉灣被雷擊2275次,接著,氣溫驟降,明媚的夏日進入了肅殺的秋天。

這裏送上一首小天才喜歡的歌手鄭智化首唱的歌。我更喜歡水木年華的雙重唱。

舒嘯 發表評論於
從容自然而又情深意長。

這位小天才的親屬和朋友都是那麽真誠、善良、知性,他的生命中想來有很多幸福快樂的時光。願逝者安息,生者安好。
大漢唐 發表評論於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RIP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