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遊記

一塊孺子和牛共同耕耘的處女地
打印 (被閱讀 次)

    提起阿姆斯特丹,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麽?美麗的運河?神話般的河邊建築?鬱金香和自行車?泛濫的大麻?神秘的紅燈區?今年7月,我利用換機的間歇,用了兩個11個小時,在阿姆斯特丹進行了走馬觀花式的“深度遊”。時間雖短,卻頗感收獲甚豐,我由衷地喜愛這座城市——獨特而極具魅力。

  1. 阿姆斯特丹——第一印象   

    我常常想,一個地方,你對其印象的好壞,與你在什麽樣的節點與它相遇有很大關係。記得若幹年前——三峽還僅僅是三峽,而沒有大壩的時候,我出差到湖北宜昌,並計劃從那裏登船遊三峽,那座小城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時的宜昌車站坐落在高高的坡頂上,出站後數十層台階通向站前廣場。我坐的火車是在清晨到達的,當我呼吸著異常清新的空氣拾階而下時,見到的不是熙熙攘攘的旅客,卻是挑著擔子來來往往的的菜農——籮筐裏的青菜碧綠新鮮,葉子上還滾動著清晨的露水。從高高的台階向下望去,晨曦下的城市整潔、寧靜,而又鮮活地充滿生活氣息。此後,一想到宜昌,我的腦子裏就浮現這個溫馨美好的畫麵。

    與上麵的情景相仿,我進入阿姆斯特丹也是在清晨,晨曦下的阿姆斯特丹同樣給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我到達阿姆斯特丹Schiphol機場是當地時間清晨6點鍾左右。順利出關,順利找到通往市區的火車站,僅十幾分鍾後,我便到達了位於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中央火車站,非常方便。下了火車,我開始有點發懵:火車上幾乎空無一人,怎麽一下車就進入了茫茫人海了呢?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據說每天吞吐量達25-30萬人次,規模遠遠超出我的想象。人們舉著咖啡,帶著耳機,夾著公文包,匆匆忙忙地穿梭著,每個人都是一副日理萬機的樣子,倒把我這個“背包客”顯得如此的渺小和格格不入。

    我朦朦朧朧地隨著人流擠出車站,左右望去,看到紅磚的車站建築,及遍地堆積的自行車,倒像穿越回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的中國。

    然而,當我一轉身,麵向廣場時,我看到那遙遙相望的古老的建築,那似曾相識的河流和遊船,那穿越廣場的騎自行車的人們,便感覺到“阿姆斯特丹”撲麵而來!

    麵前的廣場,看起來寬敞,宏大。但與我們國內常見的廣場相比,這裏不夠“現代”,不夠“時尚”,不夠“繁華“,也沒有什麽人工設計的痕跡。圍繞著廣場的是各色古老的哥特式及其它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群,建築物都不是很高,大部分帶有尖尖的或穹形屋頂,牆磚呈暗紅或灰色。仔細看去,各個建築物的每個細節都沉澱著曆史的痕跡,仿佛這座城市一出生它們就在這裏,而且一直會存在下去。唯有當現代化的有軌電車緩緩駛過時,才給廣場增加了一點現代的元素,與古老相映成輝。

    向左望去,我看到了運河,阿姆斯特丹特有的運河!阿姆斯特丹的‘招牌’運河!那些上班、上學的人們,熟視無睹地在橋上、河邊匆忙地疾行著,而我,則與他們相向而行,小跑過去,駐足在河邊的橋上,貪婪地欣賞:天是碧藍的,飄著幾縷白雲,古老的是橋下,是流淌了幾百年的運河,河水隨意而安靜地蕩漾,毫不招搖,卻讓人不可無視。時間尚早,河麵上遊船還沒有開始運行,靜靜地停泊著。整個畫麵就像在網上看到的圖片一樣。

    逗留半晌,我仍意猶未盡,便毫無目的地沿著河邊漫步,時而穿過小巷,時而跨越石橋。做小生意的人清早起來收拾前夜的殘局;清掃車、灑水車叮叮作響,清理街道;偶爾,也有勤勞的人已經開始裝貨、卸貨,做開張的準備。

    避過鬧市,又是另一番情景:不甚寬敞的街道,古樸的街邊建築,川流不息的自行車流,匆匆忙忙的上班族。———這一切既給我一種異鄉異情的感覺,而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麵又讓我感覺分外親切。好一座有韻味的城市!

  1. 阿姆斯特丹——一部“原汁原味”的活曆史

   

    阿姆斯特丹是一座個性和識別度鮮明的城市。用“個性”和“識別度”來形容一個城市,是我剛剛偷學來的概念。前幾天讀了一篇介紹建築師Moshe Safdie的文章,他的一個觀點就是——一個建築,一座城市,都應該有自己的character and identify(個性和識別度),而他列舉的例子之一,就是阿姆斯特丹。

    迷宮般的運河當然是阿姆斯特丹的特性之一。在沒到這個城市之前,我以為要找到阿姆斯特丹標誌性的運河及河邊建築要去一個特定的“景點”,誰知根本不用!到處是“景點”,隨便轉悠就好了。我們有一句話叫“不撞南牆不回頭”,在這裏應該說:撞到運河不用回頭,過橋或拐彎就好了。運河迷宮一般,百十米就能毫無懸念地撞到一個,等待你去欣賞。

    阿姆斯特丹的運河大部分建造於十七世紀,主要用於治水、運輸和防禦,對阿姆斯特丹乃至荷蘭的曾經的輝煌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該運河總長100多公裏——長度超過威尼斯水係,繞過大約90個島嶼,擁有1千5百多座橋梁,布滿城市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

    運河兩岸的房屋,無疑也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大特色。由於城市的運河結構,河邊特色建築應運而生,它們大多是三、四層高的房子,彼此毗鄰而生。大概是由於“寸土寸金”吧,這些房屋都是窄窄的——還有一種說法:荷蘭的土地稅曾經以房屋正麵的寬度為計算單位的,人們為了省稅,就把房子臨河的正麵建的很窄。據說世界上最窄的房屋就在這裏——隻有一米寬,正麵僅能容下一扇門。由於空間狹窄,這些建築不能在正麵做豪華的浮雕,隻能在頂部做些裝飾,以顯示主人的身份。所以那些建築表麵看起來差不多,但仔細觀察,頂部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

    除了普通的民居和商業用房,阿姆斯特丹市區還保留著很多古老的著名建築。位於水壩廣場的市政廳建於十七世紀;而與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同一設計師設計的荷蘭國家博物館則建於十八世紀末。這些建築雖然經過多次修整,但都保留完好,並都在使用。阿姆斯特丹建築各具特色,其風格甚至獨稱一派,稱為荷蘭巴洛克式建築。有人說遊阿姆斯特丹堪稱為建築之旅,我雖然是建築盲,但看到那些不同年代,風格各異的建築,也覺得不虛此行。

   

    荷蘭國家博物館,不僅以建築設計聞名,藏品也非常可觀。我本來是奔著梵高畫展去的,想要一睹為快,附庸風雅一番,結果發現隻能網上訂票,而且早已售完,隻好作罷。在館內餐廳裏吃了個早午飯,居高臨下地欣賞古老與現代結合的館內裝飾,也算是“到此一遊”了。

    走在阿姆斯特丹的街上,還有一個讓人注意到的現象,就是眾多的自行車!——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無論你怎樣想象,都想不出那裏有多少自行車。市區的街道,無論多麽狹窄,都留有自行車道,上班、上學的人騎自行車;買菜購物的人,前麵帶著車筐,騎自行車;接送孩子的人,後麵的車鬥裏坐著孩子,也騎自行車。——這情景,我們五十歲以上的中國人都會在小時候看到過吧?

    看著那些騎車的年輕人,我不由地想,前些年國內曾經流行一句話,叫做“寧在寶馬車上哭,不在自行車上笑。”阿姆斯特丹的姑娘,大概不是每個人都是這麽想吧?否則,這些人豈不都是光棍了?

    坐運河遊船,大概是遊阿姆斯特丹must to do單子上的一項吧?逛累了,可以隨近找一個遊船打道回府。我就是坐遊船回到中央火車站的,該遊船本來行程一個小時,可以隨上隨下,我說我不需要坐完全程,隻在中央火車站下船,賣票人竟然讓我付了個半價,鄉風古樸啊。

    遊船遊弋在交錯複雜的運河中徜徉,有時迎麵或從一個小橋洞中會遇到另一隻遊船,舵手們相互舉手,行禮致意。我想運河內一定也有自己的交通規則。船上配有多種語言解說,解釋沿途的建築、風情和曆史。坐著遊船,觀賞了美景,增長知識,又節省體力,一舉多得。

    我就是這樣,走著,逛著,沒有特別的目標,也沒特地找什麽“景點”,但卻處處看到了“阿姆斯特丹”,看到她的風情、文化和曆史。

    不過,我心裏也有個“疑問”:阿姆斯特丹的曆屆政府好像都不太幹事情,不作為呀。都什麽年代了,人們還住著逼仄的房屋,走著狹窄的街道,拿自行車當交通工具。這樣老舊的河道,老舊的房屋,老舊的街區,還不趕緊拆,拆,拆?

    於我,實在感激這幾百年的“政府不作為”。正是這種“不作為”,讓我無須找到時間隧道,也能走進阿姆斯特丹這座曆史。

  1. 阿姆斯特丹人

    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總是有一個嗜好,就是想了解一些當地的人。一般來說這是一個奢望,因為旅遊嘛,總是匆匆來,匆匆去,沒有什麽時間和機會接觸當地人。因此我退而求其次,衍生了另一個嗜好,就是泡街邊咖啡館,要一杯濃鬱的咖啡,一邊慢慢地淺酌,一邊看著街上形形色色的人,心裏默默地揣摩他們,與他們“神交流”。(沒有咖啡館的地方另當別論。)

    到阿姆斯特丹之前,我的同事和朋友都提醒我:那裏不同別處,咖啡館是不能隨便亂進的。有人詳細地告訴我:你可以進Café,但是千萬別進Coffeeshop,那裏是吸大麻的地方。還有一個對阿姆斯特丹更熟悉的朋友告訴我,誤入Coffeeshop也沒什麽,那裏也有通常意義上的咖啡供應,但前提是你能忍受大麻的味道。

    我雖然牢記著朋友們的囑咐,但走在阿姆斯特丹街上,正是又渴又累又犯咖啡癮的時候,看到了一處類似咖啡館的地方。仔細看了看店的招牌,既沒有Coffeeshop的字樣,又沒看到Café,使勁用鼻子聞聞,沒有聞到臭鼬的味道,便毅然決然地走了進去。還好,一切順利,並沒有誤入虎穴,成為癮君子。我也因此敢自由邁入一個沒有可疑味道的咖啡館了。

    不過仔細看看,這個咖啡館還是和我印象中的咖啡館有所不同,更類似一個酒吧+咖啡館,可以想象,到這裏喝酒的人(特別是晚上)一定比喝咖啡的人多得多。

    說起來,我想要接觸阿姆斯特丹當地人的願望比在別處更強烈一些,這主要是源於我的朋友。。我有一家摯友,他們就是荷蘭人,二戰期間來到加拿大的。他們的母親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老人,我和女兒都叫她oma,祖母的意思。Oma 94歲去世之前,眼睛幾近失明多年,但積極樂觀,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熱忱。老人家在世時,我每次去看她都要買一束黃色的鮮花,因為她隻對黃色還有些許光感。每一次,她都非常高興,親自摸索著灌水插花,然後把眼睛貼到花上,一臉的微笑。因為摯友一家,我便對荷蘭人有一種自然的親切感。

    非常幸運,這次在阿姆斯特丹,我除了泡咖啡館之外,還真有幾次和當地人接觸的機會,這都得益於我“原始狀態”的生活。現在的人,一般來說是“一機在手,一切擁有”,隻要有手機,隻要有Google,基本不用與人交流。而我,是在“裸遊”,手機雖然在手,但沒有流量,隻能做廉價的相機用。所以走在阿姆斯特丹街上,我就徹底和現代信息工具脫節,變成一個隻能用嘴交流的“原始人”了。

    第一次向人問路,十分勉為其難。正是上班時間,過路人都是急急匆匆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每個人都帶著耳機,目不斜視地向前奔走,一副“高冷”的樣子——一句題外話,在那裏見到的人,高高的,冷冷的,身材好的人的確挺多。我忐忑地攔住了一個青年,結結巴巴地向他問路,不知道他會不會理我,也不知道他能否聽懂英語。他駐足,茫然地摘下耳機,皺眉聽我重複同樣的問題。出乎意料,之後他非常熱情,詳細地指點我,並給了我很多信息。旗開得勝,令我信心大增。

    後來我發現阿姆斯特丹的人都很熱情,無論他們忙與不忙,都會耐心想辦法幫助你。有一次我向一個女孩問去“藍橋”怎麽走,她正忙著店鋪開張,卻放下手裏正做的事情幫我。她並不知道我說的地方,我不好意思再打擾她,就打算去問別人,誰知她叫住我,問我知不知道這個地方怎麽寫,怎麽拚,然後拿出手機幫我查。查到後,她笑著說:“原來是這裏呀!我們當地人不這樣稱呼那個地方。”她指明了朝哪個方向走,但告訴我道路太複雜,隻能走一陣再問別人。她囑咐我:“你就問‘滑鐵盧廣場’,沒有人知道‘藍橋’的。”

    看來,沒有GPS,沒有現代化的手段,“平淌”阿姆斯特丹還是可能的。我就更有信心漫無目標地亂走了。我喜歡那些大街小巷,石橋運河,和毫不起眼的民居住宅。

    就是在這樣一個居民區小巷裏,我遇到一位遛狗的老夫人。我向她問路,她同樣很熱忱,但是說那個地方雖然離這裏不遠,但七拐八拐,太不好講了。老夫人沉思了一下,笑著說:“反正我也遛狗,幹脆帶你過去吧。”於是我們一路走一路攀談。我告訴她我是中國人,現移居加拿大。我又告訴她我荷蘭朋友一家的故事。老夫人說二戰期間她們家本來也要移民加拿大的,後來戰事不再吃緊,就放棄了。老夫人還告訴我,兩年前,她曾去過加拿大的BC省,並在溫哥華島坐郵輪。老夫人說在船上她看到很多中國人,他們很“active”。我想到了“中國大媽”,便笑著問:“有些吵吧?”老夫人微笑不語,過來一會兒,她似乎覺得有些不妥,禮貌地說:“還好啦,我們有時也很吵。”我們談得甚歡,告別時竟有些不舍,我憐愛地蹲下和那隻可愛的小狗告別,老夫人人告訴我她喜歡別人把手放在她的頜下,我如此做了,小狗舔著我的手,和我親熱,也是戀戀不舍。

    我這短短的遊程,居然還有機會和當地人交流,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1. Zanndam 小城

   

    這一次阿姆斯特丹小遊,能去Zanndam小鎮,是我的另一個意外之喜。那是我返程時的第二次在阿姆斯特丹逗留。和第一次一樣,我先是大街小巷地閑逛,然後想起著名的水壩廣場還沒去過,便一路打聽,找到那裏。說實話,著名的地方雖應該去看,但總是覺得人為的旅遊氣息太重,有些影響情緒。在水壩廣場,我至少看到十個旅遊團,操著各種不同的語言,熙熙攘攘圍繞著景觀。我有些興趣索然,不想多逗留了。那麽,還去哪裏呢?要不就去久負盛名的阿姆斯特丹紅燈區逛逛吧,順便還能在位於紅燈區附近的中國城吃頓飯。想向人問路,但看看周圍,好像除了繁忙的各隊導遊,剩下的基本上都和我一樣,肯定一問三不知。

    正在躊躇之間,我突然聽到了一句生硬的“你好!”,抬頭一看,兩位姑娘站在麵前,笑盈盈地看著我。原來她們一個是正在學中文的荷蘭本地姑娘,一位是華僑後代,她們來自教會,在‘學雷鋒,做好事’,看到我有難處,主動提出幫助。

    我們磕磕絆絆地交流,雖然兩位的中文水平不好恭維,但我還是努力讓她們保持成就感,盡量說中文。姑娘們說:紅燈區和中國城雖然離這裏不遠,但現在在修路,很難過去。我正想著還能怎麽打發時間,那位華裔女孩突然一拍手,說:你可以去Zanndam呀!於是她們爭著搶著告訴我:那是一個小鎮,建築非常有特色,從中央火車站坐火車就可以過去,車次很多,完全不用擔心耽誤你的其它行程。

    好主意,說走就走,看什麽紅燈區呀?那裏再誘人,於我也隻是看個新鮮而已。就這樣,繼我逃脫了大麻的誘惑之後,又與紅燈區擦肩而過了。——阿姆斯特丹的這兩個負有盛名的特點皆被我錯過了。

    在去往Zanndam的火車上,我又遇到了熱心的荷蘭人,他們是一對夫妻,坐在我的對麵。我向他們打聽到Zanndam有幾站,於是我們攀談起來。兩個人都很很熱情、健談,有知識。他們詳細給我講述了Zanndam及阿姆斯特丹的曆史,那些建築的結構和原理。繼而,談話又擴展到整個荷蘭的特色建築和地域特點。知道我的行程之後,他們告訴我還有那些地方可以去,怎樣去等等。相見恨晚啊,如果我早些遇到他們,遊玩還能更豐富些。可惜此刻時間有限,精力有限,等我玩完Zanndam,人也幾乎累暈過去了。

    下麵這些照片就是在Zanndam照的,那些建在水上的建築,是不是個個都像神話中的小木屋?

    我非常喜歡阿姆斯特丹,這是一座完整的沒有被破壞的城市,有曆史,有文化,也有生活。當你走在這座城市中,你看到的,觸摸到的,嗅到的,幾乎無一處不訴說著她的故事和她的曆史,她鮮明的個性和識別度完完整整地坐落在那裏,使你不得不為她的魅力所折服。

    近些年回國,無論到哪個城市,人們都會自豪地說:“城市變化很大吧?你是不是都不認識了?”而我也會回答:“是的,很現代化,看起來和北京、上海也沒什麽兩樣。”但心裏,這種對話卻讓我有些酸楚:處處高樓林立,流光溢彩,繁華奢侈,卻有些麵目模糊。家鄉的城市,兒時曾經的城市特征,那些小巧精致的日式洋房,那些綠茵蔽日的大路小巷都哪裏去了?再說北京,這個我居住多年的地方,每次回去,已經沒有多少親切感了。除了感覺到處是高樓大廈的downtown之外,那種老北京的氣息越來越稀薄,讓人沒有歸屬感。我們的地域風情,我們的古老文化,我們的曆史,在我們的城市中還能找到多少?它們即使沒有消逝,也大多被掩埋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了。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人均GDP5萬多,上海剛剛2萬多,前者含蓄優雅,後者神氣活現。。。
孺子和牛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人在北歐' 的評論 : 歡迎商榷。北京四九城也是輝煌的時期建起來的,那樣完整的古城,如果按梁思成的想法保留下來,將是怎樣一筆人類的財富呀
孺子和牛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我胖我的' 的評論 : 謝謝!這次短暫的旅遊讓我非常高興,所以才發了這麽一大篇感慨。
人在北歐 發表評論於
荷蘭在1600年代是海上霸主。在那個輝煌時代建起的樓房和運河當然不必“拆,拆,拆”。與博主就最後一段文字商榷。
我胖我的 發表評論於
喜歡這樣的遊記,放飛自我,融入陌生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