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大世界

打印 (被閱讀 次)

小日子,大世界

    以前工作忙的時候,總覺得家庭主婦是一群會閨蜜、逛大街,整天喝茶、吃點心、說是非的閑人。聽到主婦們抱怨忙,就打心眼裏不理解,思前想後都不知道她們的忙從何說起。如果孩子小還有情可原,如果孩子們都上學了,她們即便不請人來做家務,那也不過是打掃房間加之做一頓晚飯而已,一個大白天都是自己的時間,讀個博士簡直都綽綽有餘。可是我自己最近就忙得不僅腳下生風,簡直是能看得見風從眼前吹過。所以,不得不跟從前我不認可的家庭主婦們說一聲抱歉,因為我確實低估了你們的忙碌。而且, 經過這一段的忙碌,我還發現了居家過日子的真諦就在於:先折騰個天翻地覆,再整理到井井有條,其中樂趣無以言表。

    從忙碌中停下來,欣喜地發現坐下來幹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多麽地愜意。

    我的書架上有一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畫欣賞》,一共七冊,每冊十二幅畫,是我上大學二年級時父親送給我的。那年暑假回家,父親很得意地拿出一個包裹得非常整齊的報紙包,說是給我的,讓我猜裏麵是什麽。我用手去觸摸,四四方方,很重,我猜到是書,但是猜不到是什麽書。父親的關子賣不了多久,他自己就先急迫地讓我打開看,同時興奮而又有些擔憂地看著我的臉,好像害怕我沒有他預想的那樣喜歡這份禮物。但是父親的擔心是多餘的,當我看見父親特意從第一集裏挑選出來放在最上麵的那幅意大利畫家Sabdro Botticelli的《春》時,就不禁興奮地叫了起來。這一個暑假,我和父親一起看這幾十幅畫。盡管每幅畫的背麵都有簡短的作者和作品介紹,但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心,所以父女倆用盡各種辦法去尋找畫家和畫作的故事,但是當時的資訊渠道非常有限,盡管我們在圖書館和書店裏花費了很多時間依然收獲甚微。有很多畫父親年輕的時候也沒有看過,所以除了他所知道的,憑著他的記憶告訴我,大部分的作品就隻能停留在我們是否喜歡這幅畫的程度上了。

    高更的《塔希提島上的牧歌》是我最看不懂的一幅畫,不懂它好在哪裏,不懂他為什麽有名。感覺高更根本不會畫畫,畫麵裏的房屋、樹木、帆船和人物都比例失調,顏色搭配混亂,就連最基本的突出主題的要求都達不到,像是幼兒園小朋友的畫作。年少癡狂的我曾經放言說這樣的畫我也可以畫,要多少有多少。這套畫冊伴隨著我,從十九歲到如今,坐過太平洋上的海船,飛越過歐亞大陸,見過熱帶雨林的雷電,吹過大西洋的海風……每一次展開這些畫麵,都有父親溫暖的愛迎麵撲來。

    1997年,我在巴黎奧賽美術館看到高更的《沙灘上的塔希提女人》,忽然被這幅畫攝走了靈魂。畫麵上的兩位女子,她們色彩鮮豔到土裏土氣的衣著、粗重的手腳、肥胖笨拙的身型都讓我震撼,同時又感到窒息般的壓抑。粉衣女子正麵坐在沙灘上,手裏搓著棕麻;另一個白衣紅裙的女子側坐在她的旁邊,眼簾低垂。但是我清楚地感覺到畫家更偏愛那個隻露出側臉的女子,她明顯比旁邊的女人更年輕。而且,因為隻有側麵,加上耳邊發際上的梔子花,這個女人比正麵的那一個多了幾分嫵媚。她的手臂堅實,肩膀的輪廓有大理石一樣堅硬的感覺,裙擺下半露的左腳,腳趾一個個分開很遠,大概是常年光腳走路,還要在水中木筏上保持平衡的結果。

    當時我已經迷戀梵高很多年,知道梵高和高更的一段往事,又看了這幅畫,從此開始留意高更的畫作和生平,試著用我有限的知識和理解力來了解高更的作品。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有一點懂得高更說的:色彩是夢想的語言,深奧而神秘……”原來,他所畫的不是他所看見的景物和人,而是他心裏彩色斑斕的世界。

    前些日子因為忙碌而沒有時間坐下來讀書,就把毛姆根據高更的生平所寫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又聽了一遍,盡管故事中的主人公和高更的真實生活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高更追求理想的大膽和堅定不移還是讓我欽佩不已。他不惜放棄自己證券交易代理人的身份,舍棄穩定富裕的生活去踐行自己的夢想,這樣的舍得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後來的他窮困潦倒,而且身染疾病,竟然能夠在生命結束前的最後幾年內畫出他創作生涯中最大的畫作——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可見畫家思考人生的深度。

    遺憾的是,高更和梵高一樣,他們的才華都有瘋狂的成分。梵高割掉了自己耳朵,高更則是感染了性病而導致心髒病。梵高在37歲自殺身亡,高更則試圖吞食砒霜自殺,但是因為食入量不足而自殺未遂,在43歲時心髒病發作而死。

    “中年婦女的世界裏,柴米油鹽和向日葵、塔希提,還有安娜卡列尼娜、馬可多集市,看上去各走各的陽關道和獨木橋,實際上是一鍋煲好的湯,味道豐富而又各是各的味。

    “中年婦女一詞還有個典故:那時候我們還不過三十幾歲,閨蜜為了不讓兒子淘氣,很認真地對兒子說:

    “你不要淘氣,你看媽媽都老了!

    兒子聽了,仔細端詳了一下媽媽,然後用安慰的口吻說:

    “媽媽,你不老,你頂多就是個中年婦女!

    閨蜜跟我說:我聽了以後心裏想,中年婦女這個詞,還不如老太太呢!我們女人,不知道為什麽不喜歡婦女這個詞,尤其不喜歡中年婦女的稱謂。所以,我還是自稱小老太太吧,再過幾年就是名副其實的老太太了!

    請尊我一聲:董老太!

 

《沙灘上的塔希提女人》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高更畫的畫向日葵的梵高

ali88 發表評論於
謝謝你的好文!“他所畫的不是他所看見的景物和人,而是他心裏彩色斑斕的世界”,深有同感!你挺幸運的,有你父親那麽早就給你熏陶。我昨天邊寫博文邊找梵高的畫來看,越看越喜歡。正想買幾幅梵高的畫掛家裏天天看,再買幾本梵高、印象派的書跟女兒一起欣賞。我們女兒很喜歡畫畫,前兩年本地報紙征文還刊登過她的畫。就希望她有愛好,能欣賞到這個世界的美。
以後出去旅遊看來要注意逛美術館了。一月去夏威夷與女兒一起參觀了夏威夷的美術館,挺不錯!
吳友明 發表評論於
"小日子,大世界"這個標題很好!最喜歡“讀個博士綽綽有餘”這句話,我是讀不了個博士,但寫得了篇博文,讀博士和寫博文,都是要讀,要寫,要博,認真讀書,用心寫作,博聞強誌,這就是“小日子,大世界”。
董蘭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吳友明' 的評論 :

謝謝友明大哥!說明您還年輕,記憶力好,知道自己的東西都在哪裏。周末愉快!
吳友明 發表評論於
會欣賞名畫的都是品味高尚的人,學習了!
我家裏的文具書籍再怎麽弄也沒有辦法井井有條,一整理以後東西反而找不到。
董蘭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柳溪郎' 的評論 :

謝謝柳溪郎!
我也不敢說懂得繪畫,倒是我的父母親興趣廣泛,所以我也受到一些熏陶。你是一個好爸爸,我相信你的孩子是像我愛我的父親一樣愛著你的。
有機會把令郎的畫給我們看看,讓我們分享你的幸福和喜悅。
董蘭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黑貝王妃' 的評論 :

王妃好!“上班的時候做什麽都是機械的,喝咖啡是為醒神,做飯是為了吃,看書是為了知道。。。”
我們人的一生有多少時間是在做這樣的事情呢?但是沒有那些機械的日子,就不會有後來“用心去做,找到樂趣”的從容。
董蘭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謝謝來訪!說的對,好的畫作是令人回味的。
對於我這樣沒有繪畫天賦的人來說,可能需要生活的閱曆慢慢豐富起來之後才能對畫作有更多的理解。
董蘭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小溪姐姐' 的評論 :

小溪姐姐好!我也喜歡列賓,除了《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我更喜歡《宴會》上那個跳舞的女孩,紅紅的蘋果臉,是我從小羨慕的臉型和膚色,不像我麵黃肌瘦。

我即便是老太太了,小溪姐姐依然是姐姐!
柳溪郎 發表評論於
蘭丫,我還是這樣叫你,把董老太的稱呼留到三十、四十年之後吧。你關於畫和畫的解讀對我進行了啟蒙,雖然每周也送兒子去畫畫,但我隻能當車夫而已,同他討論不了,畢竟是門外漢的門外漢。所以,真羨慕你同令尊欣賞畫卷的溫馨場景。
黑貝王妃 發表評論於
問候“董老太”,哈哈!我的退休生活雖說會有無聊的時候,但是大多時間還是非常忙碌的。最重要的是可以做事情的時候賦予心情。上班的時候做什麽都是機械的,喝咖啡是為醒神,做飯是為了吃,看書是為了知道。。。現在我可以用心去做,從中找到不少樂趣,就像你發現高更和梵高一樣。好文欣賞。
無法弄 發表評論於
畫畫跟寫作一樣,表達畫家的情感和追求。看看名畫,再比較一般的畫,就明白那差距就是意味深長
小溪姐姐 發表評論於
我還是叫你蘭丫妹妹,或蘭丫,絕不會,當然也沒機會叫你“董老太!”。
嘻嘻:)等妹妹作了小老太時,說不定姐早駕雲而去了。
小溪姐姐 發表評論於
謝謝分享,跟著蘭丫妹妹學藝術。
不過我是比較老土,大多數看不懂印象,抽象,野獸and modern 畫派, 知道畢加索的畫是表達光影,速度,情緒。。。就是不能欣賞。我還是喜歡俄國畫家列賓,蘇裏柯夫那樣現實主義的畫派。我喜歡梵高早期畫作(那時他也還是現實主義)。。
美國人在對人稱呼上這一點比中國人簡單,男女老幼一般直呼其名就成了,至多用Last Name尊稱某先生,某女生, 博士才被尊稱Dr XX,碩士沒份兒。職場上還真沒聽過稱Director XX, CEO XX。。住美國,還沒來得及被稱過中年婦女,就老了。現在也沒人叫我老太。:-),不過文學城裏有人想叫我老太,還請發悄悄話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