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尷尬

打印 (被閱讀 次)

據信,在美國華裔已成為亞裔人口增長最快的一個族群。在2000年到2006年間,新華裔人口增長了28.5%,達到349.7萬人。華裔人口占亞裔人口比例24.5%,成為亞裔最大族群。華人中七成已經成為美國公民,而美國新華裔人口的60%都來自中國大陸。
闖蕩在美國的各族裔之第一代移民,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本難念的經。單單子女教育這一環節,就讓他們備受考驗。美國華裔家長在一個和自己成長時迥然不同的文化環境中撫養後代,麵對的情況遠比在單一文化環境中複雜得多,教育過程中真是尷尬頻生,令許多家庭心有戚戚焉。
尷尬首先來自兒童自身。他們生活在一個與父母當年迥然不同的嶄新環境,耳濡目染,小朋友就生出疑竇,為何自己頭發不是金黃的,眼睛不是灰色的,小小年紀就對自己的身份認同,產生了疑問。學校西式教育的燻陶,同學們的潛移默化,使他們從語言到行為、習慣都在全盤西化。而一旦回到家庭,他們又難免接觸到有所不同或完全不同的語言、理念和行為。尤其一些中產階級華人所居住的社區、處身的環境,華人更為鮮少,孩子更習慣於英語交流,而平日越是隻以英語交談的孩子,就越容易因為身份認同與文化差異問題,出現心理及行為上的偏差,或是厭惡自己的膚色、發色,不承認自己是華人,或是覺得父母英文不好很丟臉等等。這讓家庭子女教育的難度大增。
兒童父母也自有尷尬。青年一代的華裔都取更加積極、自然地的生存姿態,希望能夠早日“入鄉隨俗”,對子女的教育也就格外用心。但是,曾經生活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在他們身上打下深刻烙印。盡管他們正在努力尋求適應美國的兒童教育理念和方法,但不會一蹴而就,有時還東施效顰,畫虎不成反類犬。也許一對都是博士的父母,對子女寵愛之餘,他們卻並不完了解子女;子女也會並不完全領情。伴隨著成長過程,子女不斷和父母因為一些區區小事吵架,理由多多,比如,白人同學的父母,常會為自己說了子女不愛聽的話而道歉,但中國父母卻“永遠都是對的”,從來都不會道歉;長輩要求孩子“聽話”、唯大人指揮是從,孩子則說什麽事都要同他商量,“我同意才行”。
許多華人父母不得不著力於從小給子女灌輸身為華人、與身邊其它歐美人有所不同的觀念,強調中美文化各有優點,要給子女建立起身為華人的自信心,讓子女明白華人在表達感情上較含蓄,和西方人的不同,以子女能夠理解、體會的方式,讓子女感受到父母的關愛,以期建立起更親密的親情關係。多數華人家長還不辭辛勞,每個周末都驅車數十公裏,把子女送進華文學校,讓華人孩子聚在一起說中國話、認方塊字,希望在特殊環境中留住華夏之根。但有的孩子入學幾年,也認不了幾個中文字更不會寫,弄得家長長籲短歎。身在異鄉,舉起右手追求融入美國社會,舉起左手,希望傳承中國文化,魚和熊掌一起都要,達成自己教育目標的難度和艱辛可想而知。
上述的諸多尷尬根源在哪裏呢?主因絕非一家或某人的個體素質,這是中、美文化的巨大差異在華人子女教育中的必然反映,隻要這種文化差異繼續存在,由此引起的認同錯亂,行為差異就在所難免,華人子女教育的尷尬就還得尷尬下去。
華裔兒童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盡管他們擁有黃皮膚,黑眼睛,但是因為遠離祖籍國家,在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經曆成長,久而久之對祖籍國的文化,曆史,社會現狀自然會缺少了解,感到陌生。要讓華裔兒童牢記自己的“中國根”,牢記自己是龍的傳人,讓他們接觸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看到了中國的日益繁榮富強,增強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既是華裔家長的責任,也是中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兩種文化的融合需要假以時日,需要遵循一些規律,需要融合的藝術。華人子女教育同美式教育如何有機接軌,是一篇大文章,值得行家們一探究竟,如果能夠從中悟出一些中西文化教育特點和人類文明發展的規律之類,真是善莫大焉。

 

兵團農工 發表評論於
根本不了解北美情況的文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