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盲-多動症孩子的培養

如果不能按自己想的方式活,就按自己活的方式想。
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謙卑,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驕傲。
學會欣賞彼此的不同,會享受更廣闊的世界。
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打印 (被閱讀 次)

學校請專家來講多動症孩子的教育。我比較好奇這個話題,結合講座內容,分享一下自己的體會。(藍字)是我的添加觀點。

家裏有多動症(ADD、ADHD)的孩子,需要父母親付出比別人多得多的努力來撫養,這絕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問題,因為問題本身也不是一天、兩天產生的。對孩子的不信任,對未來的憂慮、焦躁,使得我們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不停重複說著那些表示不滿的話:
停下!
聽著!
少廢話,做就可以了!
能否注意你的言行?
快點兒!
慢點兒!
冷靜點兒!
別玩遊戲了!
......

(這裏我還可以加上很多:作業做了嗎?琴練了嗎?數學題做了嗎?考試成績怎麽樣啊?著什麽急呀?怎麽還不著急?怎麽不知道努力?這有什麽用?這個才有用!......)

作為父母,我們得明白一個道理:如果隻是用言語來解決問題,那我們從孩子那裏收獲的也隻能是言語。如果我們想要孩子們有行動,那作為父母也得做出行動。(我比較相信“身教重於言教”。)

1. 閉上嘴,轉身走開
小學是培養孩子成人的關鍵階段。小孩子是圍繞著父母親所關注的內容來建立他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如果孩子的世界裏有我們不希望看到的,父母就必須停止對這個方麵的關注。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一旦發現孩子重複性使用類似要挾、恐嚇的行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父母親最有力的行動就是保持自己情緒穩定,不要多說,轉身離開。可以關上門,獨酌小酒,直到孩子恢複常態。(這個地方我覺得也得有分寸,認可孩子的感受去安慰孩子,可能會降低家裏噪音頻率和強度,同時還能維護親子關係。當然,一定要堅持自己的“不”。

如果反思我們上麵羅列的那些話,其實我們跟孩子的行為是一樣的, 也用各種威逼利誘的方式來要挾孩子去做我們想要他們做的事情,而且重複很多年了。很大程度上,孩子們做人的行為是父母的鏡像,他們是父母是否合格的檢驗工具。所以隻有我們自己改了,才有可能影響孩子的行為。比如孩子發脾氣哭鬧,父母也同樣發脾氣吵罵,當然不會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如果父母親覺得改變自己太難了,那也就別抱怨孩子們不改,因為對他們來講也是同樣的難,孩子的自律程度還遠遠不如大人呢!

父母要花心思、費力氣來改變自己的行為。具體操作方法:在腦子裏想象孩子的某個重複行為,然後想象自己相應的反應,要具體到語言、表情、動作...... 等真正麵對孩子的行為時,因為我們在大腦裏已經反複操練很多次了,就會比較容易的做出來。(這個方法在《7 Habits for Effective People》裏麵也有同樣的講解。訓練宇航員用的也是這個方法--模擬實驗。)

當孩子們做了我們希望中的事,給予微笑關注就好,不要用太過誇張的表揚。

堅持6個星期,看看孩子是否會改變。

2. 獎勵機製
建立獎勵機製, 隻掌控獎勵品,不控製孩子本身。 父母親要有能力控製獎勵辦法。如果沒有能力全權控製,就不能使用這個辦法。比如做多少頁的練習題才能夠贏得多久的上網時間,這個前提條件是你有能力掌控上網的時間。如果孩子非常聰明,破譯了掌控係統,那這個方法就形同虛設,不起作用了。

(關於獎勵機製,我在另外一些子女教育的文章和書裏見到過不同的觀點:隻要有物質刺激,不論是獎勵還是懲罰,都是有條件的關注,隻能在短時間內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時間長了,或者孩子對獎勵品不再感興趣,就不好使了。

現在父母親還有一個傾向,就是督促、監督、幫助孩子做事情。學齡前小孩子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的確需要父母親的幫助,但這隻是簡單的體力付出,父母一般並不覺得是什麽大負擔。一旦孩子開始上學,考慮到的學業、工作、以及美好未來等等這些,父母親難免會緊張起來。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自覺地跳起來幫助孩子設計、安排現在,為將來做好準備。

我倒是覺得,每個人的日子得自己過,方向得自己選、道路得自己走。父母在旁邊守望,不時地給些分析建議和鼓勵就可以了。如果父母真的有能力為孩子準備好了一切,那孩子們也就失去了目標和動力,當然會偷懶--沒有必要嗎!爸媽都準備好了,誰還會自討苦吃?)

3. 身體發育,營養健康
小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是很完整,尤其是大腦前額葉掌管邏輯思維的部分,據說要到25歲才發育完全。在此之前,孩子有可能做一些非常不靠譜的決定和行為。(我覺得那些專門從事冒險活動,像前一段時間在微信裏流傳的徒手攀岩牛人,基本上是屬於先天性大腦不健全。《Change Your Brain, Change Your Life》裏麵有很多這樣的事例。

孩子的思維模式和成年人不一樣,父母親要理解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行為,不要用成年人的衡量標準來衡量孩子。我家老公曾經抱怨11歲的兒子沒有花時間來思考人生和未來,我當時頂回去問:“你11歲的時候思考的人生和未來是什麽?”他自己也答不上來。和幾個年輕人了解,一個到17歲才知道玩遊戲其實是浪費時間;一個說是到了19歲才意識到自己將來需要掙錢養活自己;還有一個說,自己21歲之前說的話都不過腦子。我的一個牙醫跟我說,她的三個兒子都是大學畢工作一兩年以後才開始規劃自己的職業目標。著急吧!)

我們能做的是讓孩子在飲食方麵盡量營養均衡,有利於大腦成長。保證孩子的三餐裏有足夠的蛋白質和Omega-3,維生素也要均衡,適當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保證充足睡眠,還有必不可少的適量的身體鍛煉。

4. 心理谘詢
對於已經確診為多動症的兒童,除了上麵說的父母親心態、行為的改變以外,可以加上心理谘詢。(心理谘詢不是天天都有,真正最具影響還是父母、家人的言談舉止。不過我倒是建議家有多動症兒童的父母自己去做一些心理谘詢,專業人員可能會結合各家的具體情況來建議適合的矯正方法。)

5. 藥物輔助
有聽眾詢問藥物輔助,專家不反對使用藥物,但他也明確表示,絕不能隻依賴藥物。

如果生活環境、親子關係不變,父母繼續用同樣的方法來關注孩子的行為,孩子們照舊會圍繞父母的關注來建立世界觀和價值觀。藥物是不可能改變這些的。

(我覺得多動症的孩子一般來說腦子特別活躍,反應速度快,一般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可能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所以他們快速地改變注意力,讓大人抓狂。

曾經在兒童娛樂場見過一個2、3歲的小女孩兒,什麽都要玩,但不能專注任何一個。滑梯玩一次就換地方;蕩秋千,還沒坐穩就往下溜。我當時隻是覺得孩子怎麽這麽不一樣?我家閨女坐在秋千上堅決不下來,我得費很多口舌才能勸她下來給別人玩會兒。現在回想,可能那個小孩兒應該算是多動症。

有些朋友疑惑自己的孩子,我常問的是:“孩子打遊戲的時候能不能專注?”目前為止,所有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所以不是孩子多動、缺乏注意力,而是孩子們對我們希望他們關注的東西不感興趣,是現代的生活環境和老式的教育方法不匹配!據說21世紀出生的孩子,給新鮮事物的時間隻有8秒鍾,如果8秒鍾內抓不住他們是興趣,他們就換方向了。

我家倆娃是“欠動症”類型,不過我同樣感受到現代高科技產品讓子女教育異常困難。孩子一旦從這個虛擬世界獲得回報,很容易就會回避現實世界的艱苦。但仔細想想,誰不是這樣呢!

順便Google了一下多動症藥物,有好多種我不懂這些專業名詞想要給孩子配藥的父母可以仔細閱讀原文,然後多多和醫生探討,到底哪種藥物比較適合孩子:http://courseware.eduwest.com/courseware/0557/content/images/anli/work/23.pdf   

中樞神經興奮劑:通過結合和阻止多巴胺轉運體促進多巴胺的釋放 , 抑製再攝取 , 並能抑製單胺氧化酶的活性 , 增加突觸間隙兒茶酚胺神經遞質的濃度 , 起到治療作用。通過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 PET)顯示 , 其能很快結合多巴胺轉運體 , 還能增加某些腦區 (主要是額葉、尾核和垂體等 ) 的腦血流 , 改變額葉 -紋狀體 - 丘腦環路的功能。70% ~90%的患兒服藥後症狀改善。用藥後不僅注意障礙、多動、衝動等 ADHD 的核心症狀得到改善 , 而且還可以改善認知功能 , 提高警覺水平、反應時間、反應速度、短時記憶、語言學習、可塑性及各種協調功能。不少患兒服藥後學習技能和學習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過中樞神經興奮劑對改善情緒的作用較差。

抗抑鬱劑:可能是通過抑製突觸前膜 5 - 羥色胺(5 - HT) 和去甲腎上腺素(NE)再攝取 , 並有弱的抑製多巴胺(DA)的攝取功能 , 從而增加DA和NE的翻轉 , 達到對ADHD的控製 , 進而間接促進認知的完成和注意力的集中。抗抑鬱劑對ADHD患兒的多動、衝動、任性、情緒不穩定等興奮性行為改善顯著, 能促進和改善患兒的自控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和家庭關係 , 有效率為68.75%。

利培酮:為5 - HT2 和 DA受體平衡阻滯劑 , 作用機製在低劑量時 , 其突觸後受體阻滯效應可增強DA的翻轉 , 從而對輕、中度注意缺陷障礙的控製有所改善 , 進而間接地促進認知完成和注意集中。利培酮對ADHD的療效為77% ,對多動、容易興奮和衝動、打擾其他小孩、要求必須立即滿足、情緒改變快及脾氣暴躁等興奮性行為及症狀改善顯著。

可樂定: 一種降壓藥 , 為突觸前腎上腺素 α2 - 受體激動劑。研究證明ADHD的多巴胺功能減低。由於 DA功能缺陷 , 腎上腺受體處於超敏狀態 , 中樞α2 - 腎上腺受體激動劑可樂定可能通過興奮兒茶酚胺介導的負反饋機製抑製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而起作用。可樂定對ADHD的療效可達72% , 尤其對ADHD伴有抽動症的患兒效果好 , 可達96%。主要適用於衝動、激惹、焦慮、情緒異常、違抗、品行障礙、攻擊性行為、睡眠障礙及呱甲酯療效不佳者。

記不清是Julie Lythcott-Haims的《How to Raise an Adult》,還是Jessica Lahey的《The Gift of Failure》,據書裏麵講,所有東海岸著名的高校裏,學生私底下能夠買到多動症的藥,~$5一粒,幫助學生集中精力,熬夜複習考試。真的夠拚的呀!)

結束語:
這些隻是原則上的方法,具體到操作上,每家父母不一樣,孩子也不一樣,效果也會各不相同。(父母不變,孩子也不會變。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長!這是一個需要付出心思、體力、時間的過程。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給孩子洗腦,如果能把這個觀點洗進去,父母就可以鬆心撒手了:獨立自主,自食其力。自己做決定,自己承擔結果。如果結果不滿意,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抱怨外人和社會環境沒用!

任何觀點都隻有一部分是對的!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微笑微笑

有興趣請關注我的微信號。

 

JustTalk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oonwhite' 的評論 :
謝謝你的求真。
剛剛上網查了:
ADD-Attention-Deficit Disorder
ADHD-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D是注意力缺失症,ADHD是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ADHD患者一定是ADD,但ADD患者不一定是ADHD,他們可能會很安靜。
moonwhite 發表評論於
adhd和add的區別不是躁狂症狀,而是多動。躁狂和多動在中文中的解釋還是不太一樣的。
JustTalk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我知道的幾個智商超群的孩子都有自閉症的傾向,但自閉症好像沒有什麽藥物治療的說法,全是人工改善?
JustTalk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謝謝你的分享,我把你的做法--多廢話,多提醒,多表揚--轉告給朋友們。:):)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侄孫也有輕微自閉症,在國內上到小學三,經常被老師批評不合群,來到加拿大後,受到特別關注,數學音樂超常,今年上大學。
無法弄 發表評論於
我小孩就是ADHD,上課不專心。醫生要用藥,我不同意。一直就是我們多廢話提醒他,從小就吃魚肝油、多種維生素,我對他的飲食特別注意,每天保證他的睡眠和運動。現在14歲,情況改善了好多,我不指望他全部改善,我自己也是經常走神,幹嘛強調孩子必須那麽專心?他懂得控製走神行為就得了。隨著歲數越來越大,他的控製力會越來越好。家子就是多廢話,多提醒,還得多表揚
JustTalk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心已遠' 的評論 :
謝謝你仔細看帖和認真回複!

關於智商,我知道的幾個智商超群的孩子,大多有點兒自閉症的傾向,的確不是多動症。

覺得多動症的孩子一般來說都非常聰明,這隻是我的一些觀察和猜測。我對“聰明”的定義基本上是大腦存儲量大,運行速度快,表現在具體生活中就是看起來什麽都知道,對任何事件都有很快的反應。但這個反應是否符合常規模式就不一定了。聰明不等於有智慧,在一定程度上,聰明可能反而影響獲得深遠的智慧。

關於ADHD和ADD的區別,我還真的不知道,謝謝你的澄清,學習了。
心已遠 發表評論於
還有就是我智商很一般,但是確實反映快。
心已遠 發表評論於
澄清一個概念,ADHD 不是一般的多動症,而是有躁狂症狀的。ADD 是一般的多動症,我小時候就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