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記者尋路中國三年寫打工女孩震驚世界

打印 (被閱讀 次)

 

題記:劇團閱讀過張彤禾Leslie Chang丈夫何偉寫的《尋路中國》,寫南方公路在1990年代建設中的紀實文學。何偉在中國從1990年到2010年曾經在中國考察和教書十多年。從 2001 年到 2010 年的十年時間,美國青年作家何偉(Peter Hessler)先後寫作了三本關於中國的著作,分別是《江城》(2001)、《甲骨文》(2006)和《尋路中國》(2010)。在尋路中國的書中,他用平等的眼光去觀察和記錄了很多農村進城打工階層在中國這段經濟快速發展的曆史中,他們是如何為中國創造這段曆史的,而更多的中國人都忙著變換身份,知識分子很多則在裝逼,忙著抄襲和爭名奪利。真得感謝他們倆為中國記錄下這段真實的曆史。張彤禾Leslie Chang的《打工女孩》也是一本做勞工研究的好書。

何偉和張彤禾Leslie Chang一家子

 

《打工女孩:從鄉村到城市的變動中國》(Factory Girls),作者是《華爾街日報》前記者張彤禾Leslie Chang,她是《尋路中國》作者何偉的夫人。這對美國夫妻撐起了中國非虛構敘事的一片天。本書目前已有中文版。

《打工女孩》的亮點有:1、作者為寫此書從《華爾街日報》辭職,用了三年紮根東莞,與工廠女孩交朋友,肝膽相照。2、觀察視角是人道主義的、代入式的、平等的,書中流露出的悲憫情懷讓人時時仰天長歎。3、語言簡明,隻用了不到3000常用詞匯,但不失鮮活與色彩。

這本書的意義不在於講述工廠女孩的故事,而在於教會讀者如何觀察中國,思考當下,如何擺脫那些標簽式的陳詞濫調,比如“農民工”這個稱呼。在中國打工的的年輕人,並沒有從事過農業生產,他們也是從學校畢業後直接工作,所以叫他們農民工是不確切的。

在工廠裏交一個朋友是很困難的,不僅因為的流動性太高,還因為交友代價太大,留宿朋友被抓住要罰10元,請假一天接送朋友要罰款100元。在東莞一個人讓自己斷掉聯係是很容易的事。

進工廠易,出工廠難。廠方會扣押兩個月的工資,辭職的代價是你拿不到兩個月基本的生活費用。所以,很多人發現,這是一個進來就很難出去的地方。不過對於農村女孩來說,走出家門來到工廠,才是最艱難的一步,其餘都算不上困難。

城市裏的移民是農村的精英,他們年輕,受過更好的教育,比父輩更有冒險精神。但是在城市裏他們被官方稱為“流動人口”,暗示著他們一群漫無目的遊民,而事實上,他們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打工。

當作者遇到工廠女孩敏的時候,她已經從車間工人升為文員.敏的命運發生了小小的改變,因為她寫的一筆好字。在中國,好看的書法意味著良好的教育、聰慧富有調理,因此她意外地被錄用為文員,從生產線把自己解放出來。張彤禾還擔心這女孩會不會就此安頓下來,生活從此波瀾不驚,再也無法給這本書提供故事了。事實證明,她擔心多餘了。在東莞,在城市,在工廠,沒有一個人可以安頓。

這本書會讓中國那些從事非虛構寫作、紀實寫作、田野調查的作者們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如果他們還有羞恥之心的話。非虛構寫作,不是訪談的累積,不是口述的速記,而是把主人公的故事、時代大背景和作者個人的情感精力聯係在一起,裁剪出一個巧妙震撼的大特寫。

作者從廣州火車站寫起,帶我們乘上汗味彌漫的大巴,到達工廠林立的東莞,她帶我們走上東莞的街道,她說:看看這些沒有紅綠燈的10車道,這座城市,是給機器修的,不是給人建的。夜深了,工廠裏還是燈火通明,每一家都在加班。這是機器人的國度,沒有記憶之城。

張彤禾看夠了一係列關於血汗工廠的報道,她想寫點別的,這些工廠女孩是怎麽看待她們自己的。

東莞是中國的極端代表,物質主義,環境破壞,腐敗,交通,汙染,噪音,妓女,胡亂駕駛,短視思維,壓力……身為女人,作者更理解這些工廠女孩。

工藝也許會越來越複雜,但勞動隻會同樣地重複和機械。看了這本書,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富士康員工會跳樓。這種絕望和孤獨在工廠裏遍地都是,不過大部分工人選擇堅強或者麻木。

在東莞一些大工廠裏,都有自己的幼兒園和醫院,有的醫院有150名雇員,知道為什麼嗎?這個工廠有專門的維修車間是一個道理,還有比自費、自愈、自理能力這麽強的人更好的機器嗎?

張彤禾參觀了東莞博物館,感觸是:中國的博物館真是一個糾結的地方。古代曆史是輝煌的,但又是封建和落後的。外來文明是先進的,但列強是侵略者,激起了英勇中國人民的反抗。隻有1949年中國才站起來了。除了石頭,一切都是人造的。人造的鴨子浮在人造的水上,嘎嘎嘎噶的叫聲循環播放。

書裏講述了一個女強人春明的故事。她對自己要求甚嚴,每天還有記日記的習慣,她自學電腦,後來終於跨越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凜然界限,成為工廠裏的白領。但她並不滿足,一躍進入另一個更驚險刺激的行業:傳銷。作為上線,她成了成功楷模,直到一天,組織被朱鎔基取締。

看這本書我忽然明白了兩點:1、不存在所謂農民工,他們也是從小就上學,一畢業就進入工業生產,根本沒有農業生產經曆。2、工廠女孩沒有故鄉,她們父母家並不是自己的家,她們注定要嫁人,去往無主之地。

傳銷特適合中國,這個傳統道德土崩瓦解,人們隻相信硬邦邦的叢林法則——誰也別信,快點掙錢。

東莞的人才市場是世界上最殘酷的地方,這是一座不會同情、沒有原諒的城市。

中國人為什麼這麽重視身高,因為在物質貧乏年代,人高馬大是生活不錯、攜帶優秀基因的標誌,所以這個風俗延續了下來。

工人們為了手機省點花費,不停地換套餐,換號碼,這是東莞短視思維的體現,為了省幾分錢,把與人的關係掐斷。

在東莞的工廠裏,等級森嚴,有的大廠,管理層有13級,這是為了為了多設一些台階,讓員工有上升的空間和動力。

幾乎每個工廠女孩都受到農村老家父母的遙控:“往家寄錢,別交男朋友,快點結婚,趕緊回家。”這是回蕩在雲層的天條誡命。

把打工女孩的故事和自己的家庭經曆結合在一起。張彤禾認為,家不是一塊地,家是一個故事,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我們能找到歸屬感的那些人。

由於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張彤禾看中國更透徹。他總結在中國做生意的關鍵:永遠別做計劃,永遠別關手機,永遠不要守時。

城市中的新移民很快學會了對付父母的辦法:他們不從,他們抗爭,他們撒謊。

《打工女孩》這本書的價值在於,用美國記者的眼光,深入洞悉中國城市和農村生活的細節。作者張彤禾跟隨書中的女主角敏一起過年回家,目睹了中國農村千百年來未變的風俗。那種封閉、落後、蒙昧與孤獨,外界很少有人知道,也很少有人記錄成文。

敏的家鄉是湖北農村,她姐姐過年即將帶男朋友回家。村裏人見了就問:“小夥子是哪裏的?”一聽說是“湖南”,談話就死在那兒了。當地人認為女兒跨省遠嫁,父母將老無所依,所以都不讚成。又不明說,隻有沉默。

農村人極其節省,電器很少用,吃飯經常在黑燈瞎火裏進行。冬天奇冷,唯一溫暖的辦法是捧著一杯熱水,邊喝邊暖手。那些傾情投入看電視的孩子們,也要不是站起來,跺跺凍麻了的腳。

根據張彤禾的觀察,農村來的人從來不習慣說“你好,再見,謝謝”之類的話,大家見麵更多地是冷漠相對。中國人無論城市還是農村來的,都連跟陌生人握手這麽簡單的社交行為都做不好。原生態的中國人重視理解,但與人交往的時候又顯得粗魯。

在農村人的生活中,電視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人們整天盯著這個破盒子。它是農村生活的焦點。孩子們整天坐在電視邊,如果你到鄰居家串門,他們通常會把電視跟前的位子讓給你。電視上千篇一律是清朝斷案的戲。 敏千裏迢迢回家,她的妹妹在看電視,望了她一眼,沒打招呼,繼續看電視。敏的姐姐因為男朋友跟母親吵架,她父親一言不發,一直在看電視。我作證,這一幕太中國了!

敏的姐姐帶男朋友回家,初次與敏的父親見麵,小夥子像鴨子一樣點了點頭,叫了一聲“叔叔”,然後遞過去一支煙。這就是全部,沒有介紹,沒有對話,隻是香煙--這種中國男人世界中的通用的交流工具。

張彤禾觀察的中國農村人,都不怎麽在乎別人。因為他們習慣紮堆,所以習慣了忽略他人。天還沒亮,敏的父母就起床,用正常的嗓門說話,好像已經是下午茶的時間一樣。

打工者因為揣著錢喝禮物回到農村老家,因而可以享有較高的權威。他們展示新手機新衣服,比較各自的工作條件,他們是活躍的市場經濟弄潮兒,他們的父母因為窮而失去了話語權,隻能嘮叨孩子的收入和逼婚。

張彤禾說,在敏的村莊裏,最難過的是全都是集體生活,沒有人有獨處的時間。她想看會兒書,孩子們馬上很擔心地一個接一個過來拉她去看電視。她終於明白,為什麽打工者剛一進程覺得很孤獨,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就珍視在城市裏獲得的自由,直到有一天再也離不開它。

沒人知道這種傳統還有什麽意義,但大家都依然照著做。

當車窗外東莞工廠越來越近,工廠女孩說:“老家是挺好的,但不能呆很長時間。”

春明是工廠女孩一書中另一個女主角,她的人生跌宕起伏,每一步都像坐過山車。她被騙到發廊,驚險逃脫,刻苦學習文秘、演講和廣東話,後來成為工廠白領。她又去做傳銷,賺到了錢,但投資做建材又賠本了。她後來重新踏入傳銷行列,自己被騙。

作者張彤禾陪同春明去討薪,她們花了一天時間跑勞動仲裁部門,見證了中國公務員階層的懶惰推諉低效率。在一個全世界都在忙不停的時代,中國的公務員依然享受2小時的午休和午睡。

在美國一個父親的權威不隨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中國則不同,賺了錢的兒女擁有更大話語權。敏可以否決她農村父親的投資計劃,是寄回家的1萬元錢給了她這麽大的權力。

張彤禾也觀摩了幾次傳銷演說,她發現跟美國的傳福音很像。隻不過有一個不同,信耶穌無論多晚都能得救,按照傳銷者的遊說,傳銷如果加入完了,賺錢的機會就沒有了。

城市打工者無論成功與失敗,已經很少有人願意返回他們的故鄉。他們有的回家結婚,然後夫妻重新回到城市裏。城市像一個巨大的磁石,把農村的精英們吸走,隻剩下老弱病殘,維持著奄奄一息的農業。

《打工女孩》是近年來少有的關注打工女孩的非虛構類作品,它用平等的視角,記錄下中國工業化時代驚心動魄的一幕慕,從枯燥的流水線,到濟濟一堂的夜校,從自由的城市到封閉的鄉村,從夜總會到傳銷點,從無情的人才市場到白熱化的生意場,在這裏,讀懂中國。

如果說美中不足的話,作者把自己家族史插入書中,與整本書的主題不合,跟工廠女孩的故事比起來,是水和油的關係。如果當初寫書的時候,把家族史部分精簡舍棄,會更好。

注明:圖書介紹文字來自網絡

樂學樂遊 發表評論於
這本書我要找來讀讀,謝謝分享
幸福劇團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塵之極' 的評論 : 握手。
幸福劇團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頌春安。
幸福劇團 發表評論於
回複 'spot321' 的評論 : 謝謝來訪。
塵之極 發表評論於
謝謝樓主分享。

幾年前看過“尋路中國”, 深深被作者的細膩,真實,以及表現出來的善良所打動。何偉太太的這本要去讀。他們應該已經從埃及搬回許多年了吧。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回複 'spot321' 的評論 : +1問好劇團!
spot321 發表評論於
謝謝劇團分享這樣有意義的故事。
幸福劇團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茵茵夢湖' 的評論 : 說得真好!佩服他們。
茵茵夢湖 發表評論於
美國記者的實地調查和關心民生的精神,真是國內同行無法比擬的,記得二十年前紐約時報的兩位記者就沿著陝甘寧窮困地域走了一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