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歧視的到底是誰?

打印 (被閱讀 次)

 

亞裔學生狀告哈佛大學歧視案的庭審終於結束,各方都在靜等法官做出判決。但可以預料的是,不管法官做出什麽結論,落敗一方必然上訴,訴訟還將繼續。而且即使法庭上塵埃落定,也會有大約一半的人不同意法庭的判決,所以哈佛到底是否在錄取過程中歧視了亞裔的爭論還會繼續下去。

 

 

但還在開庭之前,哈佛就已經有了一個耐人尋味的舉動。在十月上旬發布的明年新生的招生指南中,哈佛告訴他們的招生人員,那些“並不等同於外向”的性格特征應該得到重視,那些看起來“特別反思、富有洞察力和/或專注”的申請人也可以獲得高的個人評價。

 

招生指南沒有提及亞裔學生以及亞裔學生狀告哈佛歧視的案件,但所有對該案關心並略有了解的人,都會想到這一舉動或許不是空穴來風,而是跟此前發現的哈佛給亞裔申請者的性格評分明顯低於其他族裔這一事實、以及該發現引起的反彈有直接關係。當時就有人指出,亞裔學生得到較低的性格評分,其實質是性格內向者得到了較低的性格評分。哈佛對其招生指南的更新再一次表明,性格內向的人可能確實在哈佛的錄取過程中受到了歧視。

 

外向和內向是對人的性格進行分類的主要尺度之一。外向的人熱情,健談。他們的精力來源於外部世界,比如各式社交活動和形形色色的人群等,因此獨處時比較平淡無聊,在人前則神氣活現。內向的人安靜,低調,深思熟慮。他們通常不是很熱衷於社交,卻從閱讀、沉思、創造等獨自的活動中得到樂趣。

 

2012年,一本叫《安靜:內向性格在嘈雜世界中的競爭力》(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的書安安靜靜地登上了各大暢銷書排行榜。該書作者Susan Cain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法學院,之後在華爾街當律師,是一個典型的智商爆棚的學霸。但在法學院學習期間,尤其是工作之後,她意識到自己的性格不適應周圍的環境。美國的企業文化偏愛外向的人。不管你智商再高,專業知識再強,再是名校畢業生,如果你是一個內向的人,你不會如魚得水,尤其不會給人有領導力的印象。

 

 

應該怎樣看待這種現象?這是合理的嗎?Susan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並將思考和研究的結果寫成了《安靜》一書。Susan在《安靜》中指出,西方文化特別是美國文化中有一種所謂的“外向理想”,即一個理想的人應該合群,應該習慣於舞台和聚光燈。與思考者相比,西方文化偏愛行動者,整個社會的機製都朝外向者傾斜。但這種文化是對內向者性格和能力的低估和誤解,造成了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現在Susan早已不做律師,而是選擇了安靜的作家生活。她創辦了一家叫“安靜革命”(Quiet Revolution)的公司(https://www.quietrev.com/),為聲音向來不是很大的內向者發聲,致力於推廣更適合內向者的企業文化。她把內向者在目前社會的處境與女性五十年前的處境相比,認為兩者都是擁有巨大未開發潛能的二等公民。她希望改變這種狀況,以一己之力推動一場為內向者這個弱勢群體爭取權益、提高地位的革命。

 

 

《安靜》一書也花了不少篇幅討論文化和“外向理想”之間的關係,並特別舉了亞裔美國人的例子。東亞人是內向者比例最高的族裔,東亞文化也比西方文化更推崇謙卑、謹慎的性格。由於自然(nature)和培育(nurture)的雙重作用,東亞人大都比較內向。如果是在中國,跟其他性格類似的人在一起,這可能不算明顯的缺點,甚至還是優點;但在美國,跟其他天生比我們外向的人比肩而立,這種性格就有可能削弱我們的競爭力。

 

《安靜》的第八章“軟實力:亞裔美國人和外向理想”(Soft Power: Asian-Americans and the Extrovert Ideal)講了幾個亞裔學生的故事。這幾個學生有的在斯坦福念書,有的就讀於矽穀的明星高中,都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都是所謂的“高成就者”(high achiever)。但因為性格內向,他們自然而然表現出來的行為與環境的要求有差異,因此一直有一種裝扮成別人的壓力,似乎隻有如此,才能獲得足夠的權威,得到足夠的尊重,在由其他“高成就者”組成的圈子裏被人接受。

 

如果性格內向者在學校、在職場都天生地淪為二等公民,以至於有雄心、有抱負的內向者都必須擺出外向者的姿態,可以想象,在申請大學的過程中,尤其是招生人員麵對眾多優秀學生眼花繚亂的時候,一個學生如果有內向性格被申請材料披露出來,很可能下一個就會被清除出局。根據平時跟高中老師們交談時聽到的他們對學生的評價,我猜想很多老師在給亞裔學生寫的推薦信中都用到了“安靜”或類似的詞。而可能就是這一個詞,斷送了該學生進入哈佛的機會。

 

我在《安靜》剛出版時就讀過這本書,因為我正是像Susan Cain這樣的內向的人,對她提到的內向者必須麵對的挑戰有親身體會。現在的職場強調合作,動輒用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員工的工作空間也變得越來越開放,越來越缺乏隱私,對於頭腦風暴經常導致低質量的想法、獨自思考是創造力的關鍵這些廣為人知的事實卻缺乏考慮。如果要爬升企業領導層的階梯,更是要有足夠的音量和氣場,提高自己的能見度(visibility),而這些都是外向者更擅長的遊戲。如果想在公司有所發展,就必須像該書第八章提到的亞裔學生一樣,戴上一個比真實的自己更外向、更社交的麵具。

 

美國人常說,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假裝,直到你成功),據我所知這也是很多內向者的信條。假裝外向除了有點累以外,不見得是一件壞事情,與人多一些交流總是快樂的。但即使再假裝,即使有時候竟以假亂真,到頭來還是沒有成功地改變自己。二十年的努力之後,我還是一個內向的人,跟二十年前一模一樣。

 

而且為什麽要假裝呢?為什麽我們不能堂堂正正、大大方方地做自己呢?雖然目前的社會環境更多地獎勵外向者,內向者並不低人一等。內向者深思,專注,有自己的優勢,對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很多著名科學家(如牛頓、愛因斯坦)和藝術家(如梵高、J. K. 羅琳)是內向的人,高科技界的不少領軍人物(如比爾蓋茨、紮克伯格)也都內向。外向者更有領導才能這個流行的看法也是不正確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一項研究就表明,內向的領袖比外向的領袖表現更好。著名的領袖中確實也不乏內向者的身影(如林肯、奧巴馬)。其實我不用花費這麽多口舌,這些都是老生常談、盡人皆知的事實。我不想說內向者比外向者更高明,但兩者至少是平等的。外向者可以有偉大的想法,內向者中也可以出偉大的領袖。

 

但社會對內向者的偏見是存在的,大多數組織機構的設計也不適合內向者的升遷和發展。有評論家認為《安靜》一書就是在溫和地譴責現在社會上占主導地位的重視風格超過內容、重視形象超過實質、重視魅力超過道德的喧嘩文化。Susan Cain成為內向者的發言人,決心像女權主義者改變社會對女性的偏見一樣改變社會對內向者的偏見,這是一個巨大的事業,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但改變從來都是漸漸地、一步一步地發生的。哈佛的招生指南的更改,應該是她樂於見到的一個改變,是朝正確的方向走了小小的一步。

 

我相信這個變化是亞裔學生狀告哈佛的訴訟促成的。這也是為什麽,我對這樁訴訟一直很支持。雖然訴訟有風險,有不確定性,但認為一件事情不公正,有勇氣站出來為自己爭取權益,雖然不一定成功,卻還是比膽小怕事、裹足不前更可能為自己爭取到一點什麽。而且在美國這個外向的、咄咄逼人的社會裏,這也是一種受尊重的強者的行為方式。

 

 


維立,畢業於清華大學,斯坦福大學博士。現居矽穀從事高科技工作。業餘時間翻譯寫作,出版過六本作品/譯作。


 

 

——— 掃麵/長按關注每周更新的“矽穀生活家”公眾號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