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立群軼事:(一)定居京城

細品時光,輕撚歲月,慢煮光陰。
打印 (被閱讀 次)

1985年留影。前排左起:公公許立群、我的女兒、婆婆。後排左三為筆者。

--

前言:許立群是我的公公。許立群原名楊承棟,筆名楊耳。1917年生於南京,1936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係,1937年入黨,1940年赴延安,1949年後,定居北京。文革前,許立群任中宣部副部長;文革中,許立群被囚禁在監獄中,長達八年之久;文革後,許立群任中國科學院哲學所所長及顧問,1995年離休,2000年謝世,享年八十三歲。

許立群跌宕的人生,是時代的寫照,是曆史的悲劇。我在這裏所記述的,隻是許立群一生中的點滴舊事,從而使人們能夠看到一個真實的許立群。

 

--

那年的夏日,一如既往的悶熱,在南京的書香世家裏,一個男孩悄然出世,父母給他起名叫楊承棟,這就是許立群。

楊家共有五個兒女,許立群上有哥哥和姐姐,下有弟弟和妹妹。與他的兄弟姐妹相比,許立群顯得更加文靜、溫和、內向、聰慧。在南京讀書期間,他始終是個文理並進的優等生,對他來說,讀書是件易如反掌的事,輕而易舉地便可拿到不錯的成績。因為學校的功課不是負擔,許立群好像有了更多的空閑,可他除了喜愛閱讀以外,並沒有什麽其他的愛好,於是,他索性終日沉浸在書卷中。許立群喜歡讀曆史,對朝代的變遷更替、來龍去脈,全都了如指掌。

十八歲那年,許立群考上了北京清華大學物理係,從此遠走他鄉。在清華的第二年,許立群入黨了,那時,他邊求學邊抗日,極為活躍。許立群參與救國,走的是文人之路,他的才華全在他的筆尖上,文字流暢,思路清晰,知識淵博,哲理鮮明。日後,許立群的這支筆,為他帶來了榮耀,也帶來了災難。

大學畢業後,許立群去了延安。開始以楊耳的筆名寫作,他主要寫的是:理論文章、調查報告、雜文散記。毛澤東熟悉楊耳,知道他文字的獨到之處,並委派他主持起草了諸多重大文稿。在延安,人稱“大筆杆子”的許立群,前途無量,從這裏起步,直到大難臨頭時,他才不得不擱筆。

延安的窯洞,不僅造就了許立群,也為他帶來了終生伴侶。

杜曉彬是四川人,大家閨秀,小巧玲瓏,淡雅端莊,冰雪聰明。與許立群的個性恰恰相反,杜曉彬熱情活潑;如果說許立群擅長無聲的書麵語言,那麽,杜曉彬則喜好有聲的口頭表述;性格的反差,讓他們相互欣賞,彼此傾心,終於喜結連理。

眾所皆知,當年,不少中共官員入京之後,都離異再娶。但,許立群和杜曉彬卻終其一生,榮辱與共,不棄不離,這曾被傳為一段感人的佳話。

建國以後,公公和婆婆始終定居在北京,先是住在中宣部的大院裏,後又搬到東城區弓弦胡同的四合院中。初始,公公和婆婆的庭院頗為寬敞,古香古色,錯落有致,曲徑蜿蜒,別有情趣。後來,中宣部對庭院的格局做了調整,分割成幾個小院,公公和婆婆居住的是坐北朝南、東西貫通、麵朝花園的房屋;其餘的院裏,住的都是中宣部的同仁,像林默涵、童大林等人。

公公和婆婆養育了兩兒一女,小時候,孩子們都在北京景山學校就讀。公公是個典型的中國父親,對子女的教育全是宏觀式的,細微之處,都是婆婆在操心。公公的心,全部在事業上;婆婆的心,七分是工作,三分是家庭,好在有傭人幫忙料理一切。

倘若沒有文革的災難,或許,這一家人的命運是平順的。但,文革改變了一切。

 

(未完 待續)

歡迎光臨:我的個人網站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