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走野逛在日本- (8) 旅日的感受

瞎貓愛思考喜讀書,野貓善行動尚自然。
打印 (被閱讀 次)

這次旅行是瞎貓的倡議,他是怎麽想的呢?

“準備在日本呆一個月,幹什麽?我自己也不知道。旅遊? 我從來沒有太大的興趣。躲避西雅圖地區的雨季? 十一月份以來西雅圖的確是進入了綿綿的雨季,很難過。但是如果要想找陽光燦爛的地方,日本太遠了一點。直接的衝動可能還是來自多年自學日語,想把自己的所學付諸實踐。離開了實際生活語言是死的東西。

其實,就算你到了日本,如果隻是個遊客住賓館、逛逛公園,仍然無法接觸到普通的日本人。好在現在通過網絡可以直接住到日本人家,而且比住旅館或是酒店便宜得多。

也許有人會說,日本和日本人還有什麽值得更深入了解的呢?日本民族已經是夕陽西下了。就連我自己也也有這樣的疑問—我們從日本人身上還能學到些什麽?”

學什麽談不上,感受還是有的。

1 安全感,

滿大街的小學生背著書包去上學,沒見到家長陪同。

狹窄的街道相對而行的車要小心才能通過,可行人和自行車與機動車並行安然無事。剛到日本我和瞎貓不敢騎自行車上街,觀察了兩天才放心的滿街瞎逛。市政廳門前有告示牌顯示交通事故的現狀。

2 不必當心小偷,也不擔心上當受騙。

剛到日本不熟悉貨幣總是把大票子交出去等對方算錢找零錢。我們碰到兩個台灣的遊客有同感,告訴我台灣的騙子很多啊。

3 做事一絲不苟,

我們入住的Airbnb有三家是自己入住,從路線圖,到各種家電的使用,垃圾分類等等,除了英文說明還配有圖片。公交車上多付了錢如數奉還,中學裏為客人準備的拖鞋。。。。他們製定規則,並為遵守規則創造條件。

日本社會不富庶遠比不上米國,可人們並不是急眼的去掙錢。當年的電器大國似乎脫離了當今高速旋轉的節奏。這裏沒有手機的滴滴打車,手機付款的情況似乎也不存在。公共場合的電話亭,老式的自行車,廁所裏“和式”“洋式”並存都為老人家的習慣保留一席之地。作為老齡化嚴重的國度,這個社會對老年人比較溫和。

城市的主要街道和超市都有公用電話,我一直好奇現代人手一機,誰還用公用電話?還真讓我看到了。

果然是老人家才會利用公共設施,打完電話他在等出租?

和我小時騎的自行車外型略有不同,但基本結構一個模樣,支撐車體的腳蹬子,連體的車鎖,能載人的後座。

老人家保持兒時的習慣可以理解,可這蹲功了的,難道日本的老人個個腿腳矯健?我還不到七老八十已經是蹲下去起不來,可這一橫一豎的把手非常的給力,細節處可見社會對老人的關愛。

 

旅日28天沒呆夠,瞎貓的口語突飛猛進自不必說,更重要的是瞎貓對玩的看法有了質的轉變。自從迷上背包徒步我和瞎貓已很少一起旅行,山野的環境對瞎貓太危險,再加上他對旅遊的不屑,“totally waste the time (純粹是浪費時間)”已成為朋友圈中的名言。這次旅行由他一手操辦,切身體會到旅行絕不是僅僅遊山逛水,更是一種學習,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能力。

瞎貓言:“既便是年輕人會吃喝玩樂也有其價值,不該簡單否定。一生辛勤工作的人很自然會鄙視成天吃喝玩樂的人。其實這兩類人自有文化曆史以來就是互補的。燦爛的中國文化離不開詩人畫家,那幫隻是吃喝玩樂的家夥,唐伯虎就是一個玩客。曹雪芹不也是嗎?還有那些搗鼓古玩,花草,養魚,養鳥的。問題不在於玩還是工作,而在於玩得有沒有情趣,是高雅,還是鄙俗。吃喝玩樂成為一種價值,是經濟高度成長富裕社會的現象。如今,生產過剩,人們生活中越來越大的一部分不是花費在提高工作效率上,而是把生產出來的東西用高雅的方式享用掉。不會玩,成為一種越來越明顯的缺陷。到了玩不動,甚至撒手人寰的時候還沒能夠享受生活變成了永遠的遺憾。一直工作的人稍微玩就好像是對不起什麽人了似的,就好像犯了什麽錯誤似的,而從小就習慣於吃喝玩樂的人就沒有這種心理障礙,玩兒起來放得開。而一輩子辛苦的人對這些人就隻能羨慕嫉妒恨,更增加了一份負麵的心理和情感,毫無積極意義。還不如索性承認吃喝玩樂的價值,讓會玩的人幫自己走出辛苦勞作的陷阱,完美地度過一生。當然是花自己的錢,收獲自己的勞動果實。同時是不是可以把勞動定義的寬泛一點,吟詩做畫是一種勞動,買飛機票訂旅館設計旅遊路線,餐館點菜,也是一種勞動。得承認注入點菜、挑選景點遊樂這類本事的價值。”

 

這次旅行是我們退休生活方式的一次探索,非常滿意。對於野貓來說最大的收獲是瞎貓觀念的轉變而且玩的開心,我曾是被他鄙視的那一類人,“一門心思的玩,玩,玩,就知道玩”。這次旅行我倆殊途同歸又上了同一條賊船,我和瞎貓將繼續合作嚐試不同的適合我們狀況的行走模式。 

 

-完-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