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的審美與發現的審美

打印 (被閱讀 次)

兒童文學殿堂裏總要有本《愛的教育》,在一個小小男孩眼裏,父兄家國,師長玩伴,都以不同愛之麵貌出現在生活裏。

在孩子小時,愛與美,應是教育的著重處吧。

孩子俞長,愈加強壯、活躍,自然賦予她生命力之飽滿豐盈,常讓我暗自驚歎,驚歎之餘,也思慮人文教化之美是否可以跟上她生長發育的步伐。

小時她可注意到的,無非形製之美:一個鮮豔的渾圓的球,一隻毛茸茸的小兔子,足可令小人沉醉幾個鍾點。

略大則可注意到形製後麵規矩之美:標準球型表麵的光滑連續簡直無懈可擊,小兔長大原來可以再生後代。既可以理解抽象的美感,便會生出抽象的概念,譬如球型,譬如繁衍,基本價值觀這時便已經開始慢慢形成。

有的小孩子其實很急於總結出抽象概念來描述這個複雜的世界,這樣極為方便簡潔。很顯著的標誌便是孩子開始學會挑剔:這個球不精致,因為不夠圓。我不要用這個盤子,因為不幹淨。我姑且叫這種審美為衝突的審美。美必要有一大批醜與之對照,凡不美的,必是醜的。衝突的審美其實很是實用,小孩子的立規矩,養習慣,大多都要用到這個淩厲的審美武器。衝突審美可以生發頂尖的匠心,造就一流的高手,因為眼裏心裏隻有那方寸之間可納須彌的百尺竿頭。衝突審美亦是理想主義者最好的舒適區。衝突審美到了極端,便成了完美主義者,“醜”的範圍如此廣大,又不妥協,可怎麽好,都不與自己妥協,可怎麽好。

衝突審美在孩子身上生發成長也是以年記了。

她因為練習舞蹈的緣故,忌諱身材走樣,因此上,凡不是舞蹈身材的都為不好不對。要成為一個好的舞者,確實要極大的自律,但人各有誌,並非人人都有這個能力和意願來作出這樣的選擇。這個道理在是在,但是真的要在孩子心裏再造一個審美觀,卻非易事。我姑且叫這種為發現的審美。與愛一樣,美也以各種形式活潑共生,美的教育,若是衝突的與發現的同時進行,內省的與接納的同時進行,才不偏頗。一個健全的人,必要有相當範圍可以接受的美作為緩衝回旋餘地,才不至於自己生生把自己逼到絕境。

昨日孩子在車上和我說班裏的Will打秋千,秋千斷了,他摔了下來。Will這孩子因為接受一種治療,這年身量超重。

“哈哈哈!”我誇張大笑:“他太胖啦不是嗎?哈哈哈,我想起來就覺得好玩!”

小Abby看向我:“媽媽,你怎麽可以這樣說?”

她顯然猝不及防,被媽媽的粗魯無禮刺激到了。

我沉默看向她。

她也立即明白:“邊上好多小朋友就是這樣笑話他胖,他自己摔了,還被嘲笑,都哭了。不過我幫他看了,他沒受傷。”

“你帶媽媽去看看那個秋千,看要怎麽修結實,所有小朋友都可以玩才好。”

一路無話,我想發現的審美應該有了同情同理的土壤,隻等那種子慢慢萌生了。

 

春日萬物生發,當媽媽的多思慮,閑來走筆,大家見笑之外也多多批評!

JustTalk 發表評論於
讚 Abby!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為寫而寫' 的評論 : +1特別同意!
為寫而寫 發表評論於
從來沒從衝突和發現的角度想過美,有啟發,謝謝!
山韭菜 發表評論於
感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