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愛電影(八):38-40(民族精神與血性)

打印 (被閱讀 次)

懶人愛電影(八):38-40

(民族精神與血性)

 

這集就三個電影卻拖了很長時間,因為一直在猶豫怎麽寫。是歸在一集寫呢,還是分開一個一個寫;是現在就貼呢,還是等到6月3日或4日再貼;是單純地放電影講故事呢,還是多加一些自己的胡思亂想;是等大家砸了以後、批了以後、再一一論說呢,還是先自己揣摩、總結一下反對意見。徘徘徊徊、猶猶豫豫之中整出了今天這個怪怪的模樣。

38,命運之石 Stone of Destiny (2008)

39,燃燒的灌木叢 Ho?ící ke? (2013)

40,四月的上尉 Capitães de Abril (2000)

怎麽會想到這個主題呢?一是因為前幾年發生了多起案例式的和平獨立公投,遠的如加拿大魁北克的獨立公投,近的有2014年的蘇格蘭獨立公投,以及去年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二是因為上次和邊神講起“政變”的案例,以及最近兩部被大陸禁止的韓國電影。

縱觀曆史,國體/政體是可以改變的,越是近代,人們越是在意這個問題,以前往往通過戰爭手段進行強行切換,而現代的人們似乎越來越用和平手段處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也願意分幾步實現目標,或者隻玩個象征意義的。

38,命運之石 Stone of Destiny (2008)

位於倫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也被譯作“西敏寺大教堂”,凡去倫敦旅遊的人一定會去參觀的地方。那裏是英格蘭及現代英國王室的各種重大儀式舉辦之地,保存著很多象征王權的文物,其中有一件卻是蘇格蘭人的“國寶”——斯昆石

斯昆石(Stone of Scone),通稱“命運石”或“加冕石”,是蘇格蘭曆代國王加冕時使用的一塊砂岩,因此也成為了蘇格蘭的國家象征之一。1296年,愛德華一世將斯昆石作為戰利品擄回英格蘭,安置在西敏寺英王加冕寶座“聖愛德華寶座”之下,象征英格蘭和蘇格蘭統一在英王的主權下。1950年聖誕節,四名蘇格蘭學生決意要從西敏寺將斯昆石盜取出來送還蘇格蘭。電影《命運之石 Stone of Destiny》講述的就是這個膽大包天的故事。

看著這四個熱血青年,如何將蘇格蘭國寶石頭從倫敦市中心的教堂偷出,然後又如何跌跌撞撞用一輛類似於甲殼蟲的小破車運回蘇格蘭,即便背景插曲屬於波瀾不驚的半喜劇風格,土豆還是淚奔了,為他們的“幽默行為”感動,為他們的民族榮譽感感動。

https://www.scotsman.com/lifestyle/kay-matheson-stone-of-destiny-raider-dies-at-84-1-2993093?

     

“1996年,英國政府終於決定將斯昆石歸還蘇格蘭,同年11月15日,在兩地邊境上,英國內政部和蘇格蘭部的代表舉行了一個交接儀式,之後,斯昆石被帶回愛丁堡城堡安放至今。由於愛丁堡城堡現在仍是英國駐蘇格蘭部隊總司令部駐地,因此一些蘇格蘭人仍然希望斯昆石能被轉移到更普通的地點安放。

雖然斯昆石現在已經回到蘇格蘭,但是英國政府仍然發布了法令,規定將來英王舉行加冕典禮時,斯昆石仍然需要運回西敏寺,安放在聖愛德華寶座下。”(摘自維基百科中文)

如何?是否體會到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不屈不饒”但又“合理合法”的對抗了吧。

39,燃燒的灌木叢 Ho?ící ke? (2013)

Wenceslas Square,瓦茨拉夫廣場,捷克首都布拉格市中心,也是名副其實的曆史文化中心,類似於天安門廣場吧。

Jan Palach,布拉格查理大學哲學學生,該大學成立於1348年,是捷克乃至中歐最古老的大學,也是捷克最大的大學。1969年1月16日Jan Palach於瓦茨拉夫廣場自焚,19日不治而逝。

Jan Zajíc,另一位捷克學生,於1969年2月25日追隨Jan Palach在相同地點自焚而亡。

1989 年1月,Jan Palach自焚20周年的紀念活動,又一次拉開了反體製活動的序幕,至同年11月的Velvet Revolution,捷克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暴力衝突實現了政權更迭。

commemorative-plaque-to-jan-palach-and-jan-zajic-wenceslas-square

  

The memorial to Jan Palach and Jan Zajíc in front of the National Museum

三集電視劇《燃燒的灌木叢 Ho?ící ke?》(Burning Bush),是以布拉格之春為背景,Jan Palach自焚事件為題材,展示了7/80年代以學生和女律師Dagmar Burešová(後來成為民主體製捷克的第一任Minister of Justice)為代表的理想主義者們仍然在堅持鬥爭,如何為自由和民主的鬥士正名,為他們討回公道。另外,整個事件過程中,除了感受到威權體製中民族、政治、同事朋友之間的信任逐漸崩潰,還值得注意的是曆史事件中的代溝體現。

電視劇最後的字幕是:

The film is dedicated to Jan Palach, Jan ZajícEv?en PlocekRyszard Siwiec and to all who sacrificed their lives while fighting for freedom. (均為自焚而亡者)

 

母     親

        

東歐,感歎東歐,再怎麽也是歐洲的東歐,是從屬於歐係文化的東歐,東歐電影人有資本也有自信反思他們的曆史。而東亞的華夏則為另一種文化體係,看看網上對劉曉波的各種評論,眾多現實主義者在深思:“這樣做有意義嗎?”。哎,殊不知,這類自我犧牲的“意義”是由後人的態度決定的,而非犧牲者自己,如同當初民眾包了粽子,才讓屈原家喻戶曉。想起一位女網友的《曉波,這個民族配不上你的犧牲!》一文,土豆深有同感。

“人有人格,國有國格”,這是我們常聽說的“格式老話”,我不是很習慣這種語式,但又往往會順著去想“民族”是不是也有“民族格”呢?

網上常看到有同胞說東歐人很歧視華人。不知為什麽,有時候我居然會“理解”東歐人對華夏人的歧視,很離奇。如果讓他們多看看我們的電影,讓我們也多看看他們的電影,會不會增進友誼、增進理解?什麽?餿主意?

40,四月的上尉 Capitães de Abril (2000)

每到64這天,我都會把這部電影貼在微信號上,但從來沒人問我這部電影的事情。我猜,或許大家都在憂國憂民:

1,這案例不好,因為祖國沒了,小了……

2,這案例不好,因為雖然“民主”了,但更亂了,你看,後來10年換了8個總理,還有不穩定的聯立政府……

3,這案例不好,我的4套房跌得賣不掉了,沒法讓孩子去美國留學了……

4,小國的東西往大國上套好像不合適……

5,中國有特殊的國情,民眾素質不高,還不適合民主選舉道路,況且最近5000年我們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

6,今天的大大是有大格局之人,可能是想大展鴻鵠之誌,那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7,像韓國那樣,總統一下台就去蹲監獄,成何體統……

8,那是偶然,別說中國不可能,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個案例……

      

1974年4月25日淩晨,葡萄牙上尉Salgueiro Maia在兵營中下達集合令:

“Gentlemen, as you all know, there are various forms of state. The welfare states, the capitalist states and the state we are in. Now, in this solemn night, we are going to end this state! So that anyone who wants to come with me, we go to Lisbon and finish it. This is voluntary. Who does not want to leave, stay here!”

然後營內所有軍人自願跟著上尉離開軍營前往60公裏以外的首都裏斯本,並於早上6點到達首都的政府辦公街區。途中軍人們的吉普與裝甲車默默地行進在街道上,即便是車輛稀少的淩晨,他們還是會同民眾的車輛一樣,一起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法規……

這就是電影《四月的上尉 Capitães de Abril》的序幕。

隨著天空見亮,很多平民自發參與“政變”,並將康乃馨插在了軍人們的步槍上,康乃馨革命便由此而來。此革命推翻了20世紀西歐為期最長的獨裁政權(42年)。為紀念此日,葡萄牙把4月25日定為自由日。

                        

補充:

1,4月25日當日,軍人和左翼組織迫使總統Américo Tomás與總理Marcelo Caetano辭職,並於翌日放逐至馬德拉群島;數天後安排其流亡至巴西定居,從此未再返國;

2,在康乃馨革命期間有4人死亡,他們既不是革命者,也不是死於軍隊的槍口,而是被政府樓內的警察射殺的普通抗議者。

3,為紀念此日,澳門市政廳把南灣湖兩處街道,命名為四月二十五日前地(Praceta 25 de Abril)及四月二十五日街(Rua 25 de Abril)。澳門回歸前,自由日為澳門公眾假期,回歸後被取消,以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取而代之。原本葡萄牙軍隊在澳門有駐軍,而葡國駐澳軍隊在康乃馨革命爆發後全部撤出,澳門於1976年1月自立軍事化保安部隊。

*********************************************

經常被人們問起19世紀中日門戶開放的問題,也往往是拿明治維新與中國的變革進程做對比。我想來想去總覺得主要原因還是人種問題。日本人看到美國黑船來了、英國炮艦來了,挨了幾炮便馬上全麵西化全麵改革;而華夏朝野則會不斷辯論、不斷分析、不斷否定對手、不斷膨脹自我,後來導致不斷挨揍。痛!痛!痛!

如果我們對外界事物的分析不再是“這個不符合、這個不合適、這個有缺陷”等否定模式,而是用“這個有趣、這個有啟發,這個或許將來可以起作用”等非否定式的思維模式,會如何?

一直在想,葡萄牙1974年的軍人政變,如果1989年之前大多數中國人就知道這起事件……結果會如何?

不宣揚偷東西,不宣揚自焚,不宣揚暴力,隻想多傳播真實案例,看看能意識到一些什麽,民族的性格?文化特征?

等待潛移默化之日的到來。

最後看看我們鄰國的思路,介紹兩部韓國新片,是一位在香港的朋友看後極力推薦的,我自己還沒看。

A:《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1987: When the Day Comes) 

“2018年1月7日,韓國總統文在寅與夫人金正淑在首爾龍山店某影院觀看了此片。隨後,看完電影深受感動的文在寅即表示在韓國六月民主運動中,最讓民主鬥士們困擾的問題是世界是否會因起義而改變。”
https://en.wikipedia.org/wiki/1987:_When_the_Day_Comes  (看中文的) 


B:《出租車司機》(A Taxi Driver)
青瓦台官方表示:“這部電影充分展示外國記者們對韓國民主發展的貢獻,文總統亦對彼得為該國所作出的貢獻感到敬佩。”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_Taxi_Driver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3/10/7050419.html

 

silverbug 發表評論於
這本書專業了。 我了解得淺,看了書評後大致明白了點意思。 中國的文化生活太貧瘠,缺少自由的空氣。 除非你是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才會認為那裏文化氣息濃厚。 否則待久了,有種窒息感。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回複 'Luumia' 的評論 : 哈哈,謝謝啦,剛喝完一瓶Hine xo cognac,以後您可得常來啊,:))))
Luumia 發表評論於
這些電影都沒有看過,但是把名字都記下來了。以後留意。
謝謝悉心介紹。辛苦了。遠程投放1000ml的cognac :-)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回複 'silverbug' 的評論 : 英倫文化是個非常有趣非常特殊的文化,跟著這個鏈接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2033459/ 可以讀到一些有趣的東西,以及那本書。

三部電影,從“電影技術”來講,第一部蘇格蘭最好,但出內容與對中國的作用來講,捷克和葡萄牙的,以及最後兩部韓國的尤為重要,估計國內看不了。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寒一凡' 的評論 : 不謝不謝,為中國的未來傳播一些案例吧,:))
寒一凡 發表評論於
謝謝土豆的電影介紹。祝新周快樂!
silverbug 發表評論於
看了第一部,挺搖滾的感覺。 我很喜歡英倫文化,到底是出了大憲章的國家,倫敦和愛丁堡的文化氛圍都不錯。 在愛丁堡的時候正好趕上那裏鬧獨立,國會門口有些人舉牌子。 後來是沒成,民意還是傾向不分。 英國的政治環境顯然寬鬆,這樣的事放在很多別的地方還不得刑法伺候。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雲之嵐' 的評論 : 其實咱哪兒來招啊?咱和一叔一樣的沒信心,隻能擺弄一些昔日煙雲,讓大家憧憬一下。
雲之嵐 發表評論於
看土豆寫的東西,總有種感覺,一會兒出招,一會兒收招,看完覺得很迷糊。
diaoerlang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看看網上對劉曉波的各種評論,眾多現實主義者在深思:這樣做有意義嗎?。”

是呀,大叔大媽們鞭撻劉曉波時不留一點口德,當自己遇到不公時,譬如注銷綠卡者戶籍,這才感到社會怎麽沒個講理的?唉,在牆外都呆這麽久了,這些現實主義者們連公民權益都弄不明白,難怪得要個領路人。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是的,以前在這裏上英語課,班裏很多東歐的,共同語言特多,倒是旁邊的英語老師聽得一愣一愣的,很搞笑,:))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回複'spot321'/ '石假裝' 的評論 :
不謝,讓我們不斷傳講真實案例,為未來做準備,:))
邊走邊看66 發表評論於
土豆子,圓導正在招攝影團隊拍她的新連續劇,我推薦你了, 你快去自投羅網吧
diaoerlang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捷克老爺叔們說起那年夏天蘇軍突然進占,至今都餘恨未消。捷克與斯洛伐克算是好聚好散,雖有芥蒂,分手後都客客氣氣,最近因難民問題,又與波匈同誌手拉手,理由很簡單,曆史上咱從沒有過海外殖民地,憑啥讓咱背這包袱,意思是誰家孩子誰家抱,哈。同那邊人聊天蠻有趣,畢竟都唱過國際歌,同老毛子都翻過臉。:)
石假裝 發表評論於
謝謝這麽多好介紹。
spot321 發表評論於
這三部電影一部也沒看過。有時間找來看看。謝謝分享!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邊走邊看66' 的評論 : 被邊妹留言惹怒?怎麽可能呢,這集標題就是“民族精神與血性”耶,何況洋蔥還沒來搗蛋呢,:)))
喜歡各位來客的各種留言,互相學習!
風水縱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握手。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風水縱橫' 的評論 : 不謝。也喜歡看你的右耳朵,:))
風水縱橫 發表評論於
謝謝推薦。
邊走邊看66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讚你的大度,沒被我的留言惹怒。 我早就發現你的欲言又止了,嘿嘿。 寫博除了娛樂還是要相互學習,一個正常的討論隻要不人身攻擊和謾罵都是應該暢所欲言和被接納的,是不?

周末愉快!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越吃越蒙山人' 的評論 : 山人好。你的感覺和我一樣,我證明,:))
7/80年代,日本出了一大批有分量的人文電影,都很沉重,其中砂器是我最喜歡的一部,我一到日本就買了此電影的主題鋼琴協奏曲《宿命》,此CD也跟著我來到了多倫多,有時晚上一人躺著,邊喝威士忌邊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axACQoRn0E

好萊塢電影越來越庸俗不堪了;歐洲電影則始終保持著“電影人”原始的使命感。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對比英倫半島/英式文化圈的各類公投,加泰羅尼亞公投實在是屬於一個很好的反例,幾個領導人怎麽一上台就這樣呢?這種突然形成的緊張氣氛是很危險的,還好他們屬於歐盟圈內,還壓得住管的住。
另外,當初各國的反應非常有趣,特別是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和蘇格蘭。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邊走邊看66' 的評論 :
"有趣有趣",什麽意思呢?
1,我讀了,覺得有很多點很好玩,不過越來越覺得在人家地方留言/評論不適合多說多寫,所以止住了;而且,博客文章的一過性太強,作者/讀者似乎都來不及慢慢咀嚼;我更喜歡邊喝邊聊;
2,絕大多數文章都會有作者本人意想不到的“延伸解讀”,但發現很多博主並不歡迎讀者們的超範圍評論,而我又屬於海闊天空天馬行空的腦袋,所以也怕一個不慎惹惱作者;
3,不得不承認,“有趣有趣”有時也是敷衍了事的評論,以後改正;
開喝的時間了,周末快樂,:))
越吃越蒙山人 發表評論於
上中學的時候看過一個日本電影《砂器》,具體是什麽回事,忘了,但記憶裏那片子挺好的。還有《軍閥》《虎虎虎》,記得也挺好看的。美國電影,我覺得《contact》給我印象很深。
日本電影有的挺深刻的,美國的不如歐洲的深刻,總體感覺哈。是不是這樣呢?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暖冬的語言文字總透著一種暖意,也讓土豆的自戀精神又光大了一會。:)))
電影沒看過?沒事,看土豆的介紹即可,然後把真實案例告訴大家,傳播希望。如果有人找你辯論,一笑了之即可。:))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清風不識字' 的評論 : 說實話,以前看電影時覺得痛得哭不出,但這次寫的時候,重溫那個捷克的事件,想想那些母親就眼淚了。那部葡萄牙電影也是,很平鋪直敘的,但就是會感動落淚。
謝謝你的留言,周末好。
邊走邊看66 發表評論於
答案終於揭曉了,不過真的很難猜。
調侃一下,土豆對別人文章的評論也經常用“有趣”,有時會沉默,不夠鮮明地表達立場。
清風不識字 發表評論於
一大早的看的我淚奔
暖冬cool夏 發表評論於
電影好像一部都沒看過,我就這節奏:))聽土豆談電影,海闊天空,古今中外,政治、人性、人種、藝術,學習提高中。周末愉快!
豆腐幹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日本戰後經濟和戰前是相反的模式,戰前我有點研究,有些文章可以一點點貼出來,戰後我沒有太大的發言權,隻能大而論之。你們從日本出來的人能多談點,我有個學習的機會也好不錯的。謝謝交流。
diaoerlang 發表評論於
土豆提到加泰羅尼亞公投,那些天剛好在那一帶晃悠,感覺像一般市政選舉,巴塞羅那到處掛著象征獨立的旗幟,像在提醒這是次公投,而周邊城鎮村落波瀾不驚,到處聖誕燈飾,老百姓都忙著準備過大年。:)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豆腐幹' 的評論 : 你好,豆腐幹,你的大作我早就買了,慢慢讀,也值得收藏。
看各個地區/國家的人,以及各年代的人如何評論日本,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覺得我多多少少理解你的觀點,但又有很大的不同。

關於人種,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但不敢發。我也認為盎格魯-薩克森是特殊的一族,但又習慣以國家來分,我會把德國人和日本人放在一組,一個是歐洲“粗魯的鄉巴佬”,周圍國家都覺得自己比他有曆史有文化;一個是不被待見的東亞孤兒。150年前德日兩國都懷有一種“群體屈辱感”,後來的“反彈”大家都領教了。現代中國也有屈辱感,但反彈出來的現象不是通過學習比過你,而是簡單地想辦法幹掉你。

關於日本的經濟,和你的觀點很不一樣。簡單講,我認為最近20年的“金融經濟”正好而且隻對“今天的中國”特別有好處,所以才反襯出日本的“衰退”。

這兩個問題,確實非常有趣,以後慢慢寫。也可邊喝邊聊,:))
豆腐幹 發表評論於
還是不要公開提人種的好。否則我們的子女也沒有解脫的時候了。人總要保持點希望,不是嗎?
by the way, 我注意到你二次提日本明治維新,有讚賞之意。我倒是覺得日本明治維新直到現在並沒有走對路呀。而且目前中國乃至東亞,東南亞的經濟發展模式都是追隨日本的,並不成功,但是這個模式在日本顯示出的可持續性比東亞其他國家大的多,僅在這一點上日本文化,或者說人種的確表現的和東亞其他人種文化優越。但是反過來和央格魯撒克森人種比又差了許多。日本學者自己說的,日本到今天都沒有真正理解過資本主義沒有哪怕一天實行過資本主義。引用結束。如此日本不過比東亞各國更能撐而已。問題是一樣的。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看我的書裏日本一章,我把明治維新後日本道路的困境說的蠻清楚的。中國現在不過是一個放大許多倍的戰前日本而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