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好比擠牙膏,那點實力擠一擠出來了

打印 (被閱讀 次)

比如,跑馬!

跑馬帶給我許多收獲,除了體能改善,時間和日常效率提升實現生命效率全麵提升以外,因更加了解自己的極限,對人對事的判斷也更加準確,屢試不爽,誤差率在縮小。通過馬拉鬆跑出個人哲學觀的人,每一個人都值得尊敬。

今天是2018年洛杉磯馬拉鬆日,幾個月前考慮過要報名,加上跑步群裏有群友直播,還是有些關注的。洛杉磯馬拉鬆是洛杉磯跑者們大部分都會去挑戰的路線,沿途風光無限,非常值得跑一場。

我有位跑了7場馬拉鬆的姐姐,有四場跑的都是洛杉磯馬拉鬆,特意叮囑如果要挑戰這條路線,就一定要研究路線以及起點和終點。洛杉磯馬拉鬆的起點設在擁有50年曆史的道奇體育場,終點位於洛杉磯聖莫尼卡海灘,沿途經過包括好萊塢,66號公路,比弗利山莊在內的洛杉磯的每個主要地標。別的路線還好,單說比佛利山莊,就知道沿途的坡度應該滿具有挑戰性的。早有耳聞,有些高中選田徑隊員,就會把隊伍帶到比佛利山莊試煉考察準隊員的爆發力和耐力。

LA馬拉鬆,去年我們有兩位群友跑得狀態不錯,都順利跑進4小時以內三小時多,我們大家還開party一起慶祝他們凱旋歸來。當時我也就5~10km的實力,他們就好像神一樣的存在,做夢都沒想過自己會挑戰馬拉鬆。10月跑完首半馬之後,實在跑得愉快,趁興奮也考慮報名今年3月的比賽,不過也就5分鍾就被自己給否了,盤算來盤算去,覺得試試6月的SD搖滾馬拉鬆完賽更靠譜兒。

理由很簡單,訓練時間不夠。中間11月、12月、1月、2月,分別隔著感恩節、聖誕節假期,加上長輩前來小住,日常節奏一定會被打亂,假期加農曆新年一定是買買買,吃吃吃,吃吃吃... ...。平時小孩子們和長輩的飲食習慣不同,他們又覺得洛杉磯超市的菜什麽都比國內便宜性價比高,做為兒媳婦,顯然要充當居家傳統美食品評首席擔當,這個角色顯誠意又稱職的最佳表現就是吃嘛嘛得香 。這下好了,體重和飲食結構一定是控製不了的,訓練量能得到保證已經是萬幸。

**********

雖然我的比賽在6月,首馬多半也是打醬油,但也要按照LA馬的日程做常規訓練。所以,按照教練給出的建議,做了基本訓練計劃。按照這份計劃,2月末3月初要跑一場30km,3月末4月初要完成40km,之後要調整出跑休時間,才能在比賽中對體能分配和自己各方麵的狀態有所把握。

全馬不同於半馬,真正的挑戰出現在30km以後,為了30km以後體能有所保障,前麵30km要有足夠的訓練。我不屬於跑量大的跑者,通常一周跑三四次,迄今為止月跑量都不曾超過100km,這個月才有望突破。不過絕對屬於比較細致的跑者,對自己的肌肉記憶和分階段表現都非常了解,參考專業跑者給予的矯正和建議,相當enjoy這項運動。

感受不到樂趣的事和人我是不會碰的,當然,也有人會說,再沒意思的事情,像我這種人總能開發出樂趣和美感,  隻要我高興,再沒意思的事情到手上都能變得有趣?!(此處請允許偷著樂一會兒~)。

具體到訓練策略,首半馬之後,我還有兩三次半馬經曆。自己覺得跑得再慢也能維持在首半馬水準。於是開始增加跑量和跑程難度。事實證明,像我這樣的初級,運動天分比較差的跑者,既不想受傷,又希望能充分體會這項運動給予的回饋,策略是至關重要的。現在有時還會膨脹一下覺得也許自己能成為長跑教練絕對和策略得當以及心理暗示有直接關係。

1、均衡用力,勻速跑是長跑的基本策略。這就和龜兔賽跑裏,烏龜的行進方式是一樣的。因為目標設定很明確,體能分配和補給就可以有所針對,相對準確。

2、節奏穩定之後,突破極限也是有策略的。比如單一跑程的突破,自己通常會有感覺。日常訓練中可以采取的策略則是,12小時,或者24小時之內分段跑,即會增加肌肉記憶,給體能緩衝空間,又會給跑者巨大的心理暗示。之後,隔一段時間(充分跑休後)再完整挑戰一次,基本上都會順利完成。我的8km、12km、15km、18km,30km都采取了這套策略,節奏和速度穩定,相當受益。

3、增加跑程難度。比如最近一個月我都在跑坡跑和越野跑。跑破和越野不比海邊跑或者公園平地跑,一程又一程,似乎有攀不完的高峰,永無止境。但每一次跑坡或者越野之後再回到平地跑,就會輕鬆很多。

4、要麽距離,要麽速度。跑程難度和極限突破,包括距離和速度。有時時間並不充裕,就可以考慮短跑加速,感受心率變化。

中長跑運動是非常好的釋放渠道,人也比較容易達到放鬆狀態,體能和免疫力在增強,幾乎不感冒,即便生病,康複期也很短。

**************

總會有人問跑步是否會傷膝蓋,然後還沒等回答,就會自顧自地斷定跑步一定傷膝蓋。從來沒有任何事和任何邏輯是為了不願意做而預設的,隻有怯懦的情緒會尋找各種借口。

要知道,有許多人在馬拉鬆中就從未受過傷,比如春上村樹。再比如我,因為一直都是慢跑為主,傷病也非常有限。再比如我家孩子們的爺爺。這次探親剛來的時候,說膝蓋痛,哪裏都不肯去。後來我帶動孩子們的奶奶去運動,孩子們的爸爸帶孩子們騎自行車呼應,爺爺就在一家人的帶動下慢慢嚐試遠距離散步。我跑30km那天,爺爺奶奶沿途長距離散步給我加油,最近又有幾次15km遠足的經曆,膝蓋反而得到康複。原本腦梗時不時發作,自從主動遠足之後,情緒也非常好。爺爺雖然不跑步,但他的步速一般人也是難以企及的。

膝蓋力量的技術性分析包括,大腿肌肉的練習。人體沒有任何機能是獨立不需要支持和呼應的。如果膝蓋周邊腿部肌肉足夠發達,膝蓋力量也會得到足夠支持。所以跑步和膝蓋受傷沒有必然聯係,並不是絕對結果。

我有沒有受過傷?有!

因為鞋襪不合適,三個腳趾頭蓋兒都被掀翻,完全脫落,最近又一點點長齊了。右側膝蓋和腳踝骨也受過傷,基本上身體上各個部位都出過問題,但都通過慢跑得到修理,現在每一個部件兒的連接都好像更緊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身體帶來的輕快。會有明顯的感受,每一次跑休之後,再回複跑步,都會覺得比之前輕快一些,自己的極限在一次次被突破。

30km那一次,跑休兩天之後就已經回複了8成,第三天肌肉酸痛已完全緩解。事實上那一天開始有連續8天的強效工作和學習,其中有5天穿高跟鞋站著的時間超過7小時,平均睡眠不足5小時,第八天的睡眠是2小時,但情緒非常愉悅,睡眠質量佳,胃口也很好。

每一次突破極限,都會有些特別的領悟,自己也會更加自信。跑馬並非簡單的跑步運動,通過跑馬領悟到些許哲學,對生活有所促進才是這項運動給予個人的最佳回饋。

每一位稱職的馬拉鬆跑者都好比一位鋼鐵戰士,對自己的人生設定進退自如,拿捏得當。如果隻是把跑馬當做單純的跑步,未免辜負了時間和跑程。

那麽,跑步的時候都在想什麽?越到後來,越會進入真空專注狀,隻想順利跑完全程。

有人道,古人雲,沒有遠慮必有近憂。現在誰再說這句話,我會直接回:多慮了,您這叫杞人憂天,過好每一瞬間每一天就是最好的人生,過好每一天,未來又怎會不好呢。領會一場馬拉鬆,一切雜念盡會灰飛煙滅,勇氣和智慧都會以光速增長。

3/18/2018

尤其開心US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淡然' 的評論 : 自得其樂,還能被點讚,開心喲~
淡然 發表評論於
特別敬佩!
尤其開心US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ZheFei' 的評論 : 謝!謝!謝!
ZheFei 發表評論於
讚!讚!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