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 楊家將 廟宇】

來源: 偃月劃戟 2020-09-11 11:04: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8277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偃月劃戟 ] 在 2020-09-11 11:57:1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楊繼業_楊繼業最新消息,新聞,圖片,視頻_聚合閱讀_新浪網

楊業(929年-986年),又名繼業,初名重貴,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抗遼名將。以雲州觀察使判代州,在雍熙北伐中力盡被俘,絕食殉國,追贈檢校太尉、大同軍節度使;與其子楊延昭、孫楊文廣三代並稱名將,號為“楊家將”。

楊業本名重貴,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1],北宋抗遼名將。年少時便擅長騎射,立誌成為名將[2]。楊業少時倜儻任俠,善於騎射,喜好打獵,獵獲總比他人多。讀書不多,但忠烈武勇,甚有智謀。北漢建立後,年僅弱冠的楊業即追隨北漢世祖劉崇,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遠近聞名。後屢立戰功,遷升建雄軍節度使,國人號為"無敵"。[3],授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聞名[4]。後周廣順元年(951年),後漢北京留守兼中書令[5]劉崇在太原稱帝,建立北漢。楊業效力劉氏凡三十年,被賜姓劉氏,改名繼業[6],官至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7],領建雄軍節度使[8],被稱為“太原驍將”[9]。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平定北漢,素聞楊業驍勇,便遣使召見,溫言撫慰,命其複姓楊氏,單名業,授左領軍衛大將軍,還朝後授鄭州防禦使[10]。太平興國五年三月,楊業在雁門關大破遼軍,威震契丹。 宋太宗認為楊業熟悉邊防,不久即命楊業知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臨行前賞賜甚厚[11]。次年(980年),宣徽南院使、開府儀同三司、兼三交都部署潘美[12]自三交口巡撫至代州[13],遇遼國應州彰國軍節度使、駙馬都尉、侍中蕭咄李率部南侵[14],即命楊業率麾下數百騎兵抄小路從背後夾攻,大敗遼軍,蕭咄李死於陣中,應州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誨被生擒,繳獲大量鎧甲馬匹[15]。

潘美以功封代國公,楊業升雲州觀察使,仍判代州事。楊業一介降將,未及一年便立功邊境,遭到潘美嫉恨,秘密向宋太宗上書進讒。宋太宗眷遇正隆,將讒書封送楊業,以示信任[16]。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發兵三路進行北伐,檢校太師、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雲應路行營都部署(主將),雲州觀察使楊業為副都部署(副將),從西路連下雲、應、寰、朔四州,因主力東路軍戰敗奉命退還代州[17]。不久,宋太宗命潘美出兵掩護四州百姓內遷,時遼國北院樞密使耶律斜軫、彰國軍節度使蕭撻凜已越過雲、應二州攻陷寰州,直逼朔州。

出兵前,楊業建議說:“現在遼軍銳氣正盛,最好避免與之決戰。朝廷目的在於取得數州百姓,我們應當從大石路出兵應州(示意切斷遼軍後路),出發之前派人悄悄通知雲州百姓先南下(到應州),如果遼軍回應州保護後路,則朔州百姓立即南下石碣穀(撤往代州),派強弩千人守住穀口,再派騎兵作為機動部隊居中救援,(而我軍在應州與遼軍相持,遼軍也不敢越過我軍襲取雲州、應州撤退的百姓)這是保護三州百姓的萬全之策。”

西上閣門使、蔚州刺史、雲應路行營兵馬都監(監軍)王侁立即反對,要求從西邊往朔州尋求與遼軍進行主力決戰,另一監軍(史書未載其差遣,可能是雲應路行營兵馬副都監)軍器庫使、順州團練使劉文裕也讚成王侁的提議。楊業力執不可,受到王侁譏諷:“君侯素號無敵,如今逗留不進,莫非有他意?”楊業本是降將,最忌諱別人說他有二心,為明心誌自請為先鋒出戰[18]。

宋軍抵達朔州陳家穀,遼軍也已趕到附近。楊業敦請主將潘美在陳家穀口布陣,自己作為先鋒繼續前進[19]。遼軍主將山西諸路兵馬都統耶律斜軫派副將山西兵馬副部署蕭撻凜設伏,自己與楊業交戰後假裝敗退,楊業中伏大敗[20]。監軍王侁派人在高台眺望戰況,看到楊業追擊遼軍,便率兵前去爭功,潘美不能阻止王侁,於是一起沿著河邊行軍二十裏,得知楊業戰敗後又立即撤退而不救援[21]。

楊業殺出重圍後且戰且退,到達陳家穀口隻剩淄州刺史王貴和兒子楊延玉等殘部百餘人,發現潘美已經撤退,傷心欲絕,對部下說:“你們都有父母妻兒,俱死無益,可歸報天子。”但大家都慷慨赴死,無人逃難[22]。楊業藏匿於樹林中,被右皮室(遼軍精銳部隊名)詳穩(部隊主官名)耶律奚底射中,墜馬被擒。遼軍主將耶律斜軫責罵楊業擅開邊釁,楊業但稱有死而已,又歎息說:“受皇帝厚恩,本想立功邊境以報答,卻受奸臣逼迫而戰敗,無顏苟活人世。”於是絕食三天而死[23]。

宋太宗聞訊震悼,將潘美削秩三等,責授檢校太保[24];王侁、劉文裕除名(削去官籍),王侁配隸金州,劉文裕配隸登州;贈楊業檢校太尉、大同軍節度使,賜其家布帛千疋,粟千碩[25];以其子供奉官楊延昭(時名楊延朗)為崇儀副使,殿直楊延浦、楊延訓為供奉官,楊延瑰、楊延貴、楊延彬為殿直[26]。

 

《宋史·楊業傳》:“將行,泣謂美曰:‘此行必不利。業,太原降將,分當死。上不殺,寵以連帥,授之兵柄。非縱敵不擊,蓋伺其便,將立尺寸功以報國恩。今諸君責業以避敵,業當先死於敵。’因指陳家穀口曰:‘諸君於此張步兵強弩,為左右翼以援,俟業轉戰至此,即以步兵夾擊救之,不然,無遺類矣。’”

 

《宋史·楊業傳》:“侁使人登托邏台望之,以為契丹敗走,欲爭其功,即領兵離穀口。美不能製,乃緣交河西南行二十裏。俄聞業敗,即麾兵卻走。”

 

《遼史·耶律斜軫傳》:“太後親帥師救燕,以斜軫為山西路兵馬都統。……斜軫聞繼業出兵,令蕭撻凜伏兵於路。明旦,繼業兵至,斜軫擁眾為戰勢。繼業麾幟而前,斜軫佯退。伏兵發,斜軫進攻,繼業敗走,至狼牙村,眾軍皆潰。”

 

宋史·楊業傳》:“朔州之敗,麾下尚百餘人,業謂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與我俱死,無益也,可走還,報天子。’眾皆感泣不肯去。淄州刺史王貴殺數十人,矢盡遂死,餘亦死,無一生還者”

 

宋史·楊業傳》:“業力戰,自午至暮,果至穀口。望見無人,即拊膺大慟,再率帳下士力戰,身被數十創,士卒殆盡,業猶手刃數十百人。馬重傷不能進,遂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沒焉。業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麵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宋史·楊業傳》:“帝聞之,痛惜甚,俄下詔曰:‘執幹戈而衛社稷,聞鼓鼙而思將帥。盡力死敵,立節邁倫,不有追崇,曷彰義烈!故雲州觀察使楊業誠堅金石,氣激風雲。挺隴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戎乘,式資戰功。方提貔虎之師,以效邊陲之用。而群帥敗約,援兵不前。獨以孤軍,陷於沙漠;勁果猋厲,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加此!是用特舉徽典,以旌遺忠。魂而有靈,知我深意。可贈太尉、大同軍節度,賜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大將軍潘美降三官,監軍王侁除名、隸金州,劉文裕除名、隸登州。’”案五代兩宋武將升遷之序,一般初授節度使加檢校官,不得便遽為真太尉。

《宋史·楊業傳》:“業既沒,朝廷錄其子供奉官延朗為崇儀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訓並為供奉官,延瑰、延貴、延彬並為殿直。”

 

《宋史·潘美傳》:“會遼兵奄至,戰於陳家穀口,不利,驍將楊業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責授檢校太保。明年,複檢校太師。”

 

在北京市密雲區東北部與河北省接壤處,有一個小鎮名叫古北口。這裏有古代長城,環境優美、曆史文化資源豐富。其中除了長城外,最著名的就是“楊令公廟”,是由遼聖宗耶律隆緒於1025年敕令修建的,是紀念宋朝著名將領楊繼業的廟宇。楊繼業宋朝著名將領,主要軍功都是在與遼國作戰時取得。遼聖宗4年楊繼業戰死;遼聖宗43年,遼聖宗敕令在當時遼國境內的古北口修建楊令公廟。

北京密雲古北口的楊令公廟與山西代縣楊家祠堂,是全國僅有的兩座楊家將祠堂,而古北口鎮楊令公廟內獨有楊門女將祠。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地區。幽州(今北京)、順州(今北京順義)、儒州(今北京延慶)、檀州(今北京密雲)、薊州(今天津薊縣)、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媯州(今河北懷來)、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縣)、應州(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州東)、朔州(今山西朔州)、雲州(今山西大同)。所處地理位置險要,易守難攻。

 

 

北宋時先後有劉敞、蘇頌、蘇轍出使遼國時,在這裏留下了詩句。
 
 

宋仁宗至和2年(1055年)劉敞奉使契丹,過古北口,有詩《楊無敵廟》,詩曰:

 

西流不返日滔滔,隴上猶歌七尺刀。

慟哭應知賈誼意,世人生死兩鴻毛。

 

劉敞用賈誼自以為沒有盡到太傅之責過分傷心,比喻楊業在陳家穀失利後的感慨;也感慨於國事,未能奪取燕雲十六州卻損失大將楊繼業。
 
 

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名相蘇頌出使遼國路過這裏,作詩一首《和仲巽過古北口楊無敵廟》,詩曰:

 

漢家飛將領熊羆,死戰燕山護我師。

威信仇方名不滅,至今奚虜奉遺祠。

 

蘇頌在詩中將楊業比作漢代飛將軍李廣,後兩句說明楊業在宋國人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
 
 

宋哲宗元祐4年(1089年),蘇轍出使遼國路過這裏,為楊業作詩一首《過楊無敵廟》,詩曰:

 

行祠寂寞寄關門,野草猶如碧血痕。

一敗可憐非戰罪,太剛嗟獨畏人言。

驅馳本為中原用,常享能令異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隱,誅肜聊足慰忠魂。

 

詩中將楊業比作晉朝大將周處(字子隱),將潘美比作領兵主帥司馬肜。當年,是司馬肜逼周處帶兵五千與強敵作戰,卻不給援兵,導致周處陣亡。這說明楊業殉國100多年後,人們對於陳家穀戰役中潘美未能接應楊業,導致楊繼業兵敗殉國,仍耿耿於懷。

 

============

 

《宋史·楊業傳》原文及翻譯
 
宋史

原文

    楊業,並州太原人。父信,為漢麟州刺史。業幼倜儻任俠,善騎射,好畋獵,所獲倍於人。嚐謂其徒曰:“我他日為將用兵,亦猶用鷹犬逐雉兔爾。”弱冠事劉崇,為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聞。累遷至建雄軍節度使,屢立戰功,所向克捷,國人號為“無敵”。 

    太宗征太原,素聞其名,嚐購求之。既而孤壘甚危,業勸其主繼元降,以保生聚。繼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見業,大喜,以為右領軍衛大將軍。師還,授鄭州刺史。帝以業老於邊事,複遷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會契丹入雁門,業領麾下數千騎自西陘而出,間至雁門北口,南向背擊之,契丹大敗。以功遷雲州觀察使,仍判鄭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見業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雲、應路行營都部署,命業副之,然失利。未幾,詔遷四州之民於內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護之。時契丹國母蕭氏與其大臣耶律漢寧、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隱領眾十餘萬,複陷寰州。業謂美等曰:“今遼兵益盛,不可與戰。”監軍王侁曰:“君侯素號無敵,今見敵逗撓不戰,得非有他誌乎?”業曰:“業非避死,蓋時有未利,徒令殺傷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責業以不死,當為諸公先。” 

    將行,泣謂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陳家穀口曰:“諸君於此張步兵強弩,為左右翼以援,俟業轉戰至此,即以步兵夾擊救之,不然,無遺類矣。”美即與侁領麾下兵陣於穀口。自寅至已,侁使人登托邏台望之,以為契丹敗走,欲爭其功,即領兵離穀口。美不能製,乃緣交河西南行二十裏。俄聞業敗,即麾兵卻走。業力戰,自午至暮,果至穀口。望見無人,即拊膺大慟,再率帳下士力戰,身被數十創,士卒殆盡,業猶手刃數十百人。馬重傷不能進,遂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沒焉。業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麵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譯文

    楊業是並州太原人。父親楊信,擔任後漢麟州刺史。楊業少年時性格豪爽,不拘小節,喜歡仗義行俠,善於騎馬射箭,喜愛打獵。每次打獵,所得獵物總要比同伴多一倍。楊業曾對他的同伴說:“我以後當將軍領兵打仗,也會像(打獵時)用鷹犬去追逐野雞和兔子一樣。”他青年時代奉事北漢皇帝劉崇,但任保衛指揮使,並憑勇猛矯健而聞名。經過多次提升以後,出任北漢建雄軍節度使。在戰爭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戰必勝,北漢人都稱他為“楊無敵”。

    宋太宗親征太原,平日早就聽說楊業的名聲,曾經出重金想購求他。不久,太原城在宋軍的包圍下已成了一座孤城,形勢危在旦夕,楊業勸北漢主劉繼元主動投隆,以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劉繼元投降後,宋太宗派遣宮中的使者召見楊業,十分高興,讓楊業擔任右領軍衛大將軍。(出征北漢的)大軍凱旋回朝後,又加授楊業鄭州刺史之職。宋太宗認為楊業在邊防事務方麵富有經驗,又升任他為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正當契丹軍隊侵入雁門關,楊業率領部下數千騎兵從代州北麵的西陘寨出發,從小路遷到雁門關的北口,由北向南從契丹軍隊的背後發動攻擊契丹,將契丹軍隊打得一敗塗地。因立有戰功,楊業被升為雲州觀察使,仍兼管鄭州、代州之事。從此,契丹軍隊一看見楊業的軍旗,就立即退兵逃走。

    雍熙三年(986),宋朝軍隊開始了對契丹的大舉征伐,任用忠武軍節度使潘美擔任雲、應路行營都部署,命令楊業為潘美的副手。不久,宋太宗下詔書,要將雲、應、寰、朔四州的居民遷往內地,命令潘美等人率領部下的軍隊護送這些居民。這時,契丹皇太後蕭氏與她的大臣耶律漢寧、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隱一起率領十幾萬軍隊重新攻陷寰州。楊業對潘美等人說:“現在遼國軍隊正處在士氣最旺盛的時候,不能同他們交戰。”監軍王侁說:“您一向被人稱為‘楊無敵’,怎麽現在遇到敵人卻逗留徘徊不與交戰呢?莫非您還有其他的意圖嗎?”楊業說:“我並非貪生怕死,隻因為現在時機對我方不利,白白犧牲士兵而不能立功。(既然)現在您拿不願犧牲來責備我,那我就當在你們之前先出戰。”

    臨出兵前,楊業流著眼淚對潘美說:“這次出兵必定失敗。”於是,楊業指著(代州西北的)陳家穀口說:“請各位將軍在這裏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兩翼準備支援。等我戰敗退到這裏時,你們就用伏兵從左右兩邊夾擊敵軍救援我。不然的話,隻怕我會全軍覆滅,不剩一人了!”潘美就與王侁帶領部下士兵在陳家穀口排好陣式。從寅時一直守到巳時,王侁派人登上托邏台了望前麵戰場,以為契丹軍隊被楊業打敗逃走,就想與楊業爭功,馬上帶領軍隊離開陳家穀口。潘美不能阻擋,於是他(帶領軍隊)沿著交河向西南前進了二十裏。不久,聽到了楊業兵敗的消息,潘美立即指揮軍隊退卻。楊業奮力戰鬥,從中午一直打到傍晚,果然他到達了穀口。望見穀口無救兵,就捶胸悲慟。隻能接著率部下兵士奮力作戰,受傷達幾十處,士兵們也幾乎全部戰死,楊業還親手斬殺了百十來個敵人。後來因為戰馬受了重傷,無法前進,於是被契丹軍隊俘虜。他的兒子楊延玉也在這次戰鬥中犧牲。楊業於是仰天長歎道:“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來指望可以討伐敵人、保衛邊疆來報答皇恩,誰知卻被奸臣逼迫出兵,致使軍隊遭慘敗,我還有什麽臉麵活下來呢!”於是絕食三天而死。 

相關練習:《宋史·楊業傳》閱讀練習及答案    
相關文言文
《宋史·龐安時》 宋史《蘇軾列傳》(一)
宋史《蘇軾列傳》(二) 宋史《蘇軾列傳》(三)
宋史《蘇軾列傳》(四) 宋史《蘇軾列傳》(五)
宋史《蘇軾列傳》(六) 宋史《蘇軾列傳》(七)
宋史《蘇軾列傳》(八) 宋史《蘇軾列傳》(九)
宋史《蘇軾列傳》(十) 宋史《蘇軾列傳》(十一)
宋史《蘇軾列傳》(十二) 宋史《蘇軾列傳》(十三)
宋史《蘇軾列傳》(一)a 宋史《蘇軾列傳》(二)a
《宋史·蘇洵傳》 《宋史·蘇洵傳》(二)
《宋史·蘇洵傳》(三) 《宋史·蘇洵傳》(四)
宋史《侯可》 宋史《辛棄疾傳》
宋史·列傳第二十二《張昭》 《劉安世為諫官》
《樂民之樂,憂民之憂》 《論語》六則翻譯
陸遊《釵頭鳳》 狄金森《在籬笆那邊》英語
《觀刈麥》 《周處》
《簡·愛》精彩對白 《伐檀》
詩經《無衣》 《靜女》
《蜀相》 《隆中對》各個版本的原文
《自述苦學》 白居易《賣炭翁》
《垓下之圍》 《魏晉士人軼事四則》
《王六郎》 《國殤》
對話古典:說“孝” 《為政以德》
《待賈而沽》 古文《德者三則》
無名氏《醉太平》 《過故人莊》
 

工具導航在線新華字典 成語詞典 反義詞查詢 近義詞查詢 唐詩三百首 歇後語 繞口令 中文轉拚音 簡繁轉換 語題庫 語文網

手機站   版權所有 在線文言文翻譯器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備05019169號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