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路(Conquest of Happiness)讀後感

來源: 拂了一身還滿 2019-10-28 11:31:1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453 bytes)

幸福之路(Conquest of Happiness)讀後感

       

         我們一生讀到的書,也許就和遇到的人一樣,既是偶然也有必然性,如果你專心的話。偶然一番話,也許就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既是書的魅力,更是讀書者在此前經曆和糾結的映照。在哪一個盛夏的黃昏,哪一句話讓人恍然大悟,好像填補了多年前的某個缺口,甚至讓人覺得前世有緣,這種感覺即生即滅,因其短暫,反而格外想去珍惜了。

        羅素出生於1872年5月18日,是科學家出身的哲學家,比起我的同時代人整整大了一百歲。他一生著述頗豐,寫了六十多本書,兩千多篇文章。這本幸福之路寫於1930年,他58歲的時候。他家世顯赫,祖父官拜英國首相;然而,父母和祖父在他6歲以前都相繼去世,他由虔誠而嚴格的祖母養大。在五歲時,想到一輩子那麽漫長,離死亡的解脫還那麽遙遠,他就會絕望之至。少年時,他常常徘徊在自殺的邊緣。他的這本書,對於尚未勘透幸福之人,也就很值得一讀了。

          好在當年,對數學的熱愛拯救了他。他於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神話數學的美好,並沉浸其中。其後,他漸漸發現數學之不足,轉而癡迷於哲學。但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槍炮無情地打破了他的哲學象牙塔,他便轉身投入社會學和積極參與各種運動。可是作為從科學起家的哲學家,大概比較容易理性和邏輯至上。於是,他的有些觀點,也就超越了他的時代,不見容於同期的道德觀,一度被英國倫敦的大學驅逐,再度被美國紐約的大學摒棄,不得任教。但是,這個善於東山再起,尋找別有洞天的人,足跡遍布世界各地,積極的心理如火炬總是不滅。羅素曾應北大邀請,在中國講學一年,表示,就算歐洲和美國都不存在了,人類文明仍然延續,例如傳統中國文明,就提供了關於美好生活的另一個視角。即使不看羅素的書,從他的經曆來看,幸福是永不止息的追求,大概也是講得通的罷。

          人們評論羅素,是在任何領域都不是最佳人才的通才,在各個領域都有斬獲。有意思的是,羅素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的書,深入淺出,語言流暢易懂,特別適合對各學科感興趣的門外漢,例如他有精力,熱情和毅力去寫一本適合大眾看的哲學介紹:西方哲學史,就成為了20世紀影響力最大的哲學家。

          在知乎搜索羅素,出來的評論頗多的竟然是“明星式哲學家悲劇的一生。” 我想,羅素有知,一定在棺材裏笑得打滾。以在某個專業是否成為翹首作為喜劇還是悲劇的標準,這個知乎的觀點背後的中式邏輯和價值觀尤其值得反省。羅素是個在78歲高齡,因為社會運動能把自己折騰進監獄的老者,是個幾進幾出監獄,包括在監獄裏潛心讀書,98歲方過完一生的智者。智者,一般與悲劇無緣,或者有緣無份。

          在講到羅素的這本書的內容之前,忍不住提一點他在87歲高齡被BBC采訪的視頻裏講到的故事。被問及長壽秘訣,這個可愛的老頭兒說自己又愛抽煙又愛喝酒,還說抽煙救了他的命。一次他在飛機上因為想抽煙換到了有煙席,然後飛機就失事了,有煙席離機艙門近他才得以及時跳機,八十幾歲的老先生在冷水裏拚命遊泳逃得一命。被問及小時候什麽時候最早對宗教信仰產生懷疑,羅素提起四歲時自己初聽到小紅帽的故事,大吃一驚:外祖母和小紅帽不是應該在天堂嗎,怎麽都在狼的肚子裏?太奇怪了。羅素的可愛和天真,竟然在80多歲還那麽生動。那麽,他的經曆和性格,與他書的內容相互映照也就並不奇怪了。

         羅素的書,試圖回答戰後人們為什麽廣泛地感覺不快樂的問題。戰後的美國和許多國家,收入增加,但是人們的不滿竟也日益增強。這一點,其實延續到物質極大豐富,各種機械和電子產品極大方便了人們生活和交流的今天。

           如果收入增加和生活方便不能帶來快樂,又有什麽意義?多少人,日複一日做著並不喜歡的工作,在陌生人的包圍中每天一早乘坐公共交通到辦公室的時候,已經筋疲力盡。員工害怕被炒,老板害怕破產。忙碌一天回到家裏,多少人並沒有和家人有真正的交流和理解,而是像個木偶重複著類似的台詞。到了夜晚,喝酒麻醉自己,或是試圖找一點樂子,弄到很晚也不想睡,直到精疲力竭,又是一日周而複始。

         阻礙人們快樂的是什麽?羅素用簡單的語言總結,就是人們的自我囚禁。快樂,也就是需要人們打開那些捆綁,擁抱他人和世界。

        捆綁的最初緣由,最初多出於習慣。那些從小沒有被父母真正愛過的孩子,汲汲於追求母親對於自己成就的肯定,同時受製於母親簡陋可疑的道德戒律。多方專注自身的痛楚和不足,卻不會在適當的自愛基礎上采取合理行動,也就是開放與加強與外界世界的連接。

        捆綁的其它表現,例如強烈地嫉妒他人,而不是專注於用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和成就;

         例如貪婪不知饜足,如同漁夫與金魚裏的老太婆;

         例如投身於無情地競爭,成了紅菱豔裏那雙停不下來的舞鞋;

         例如總是需要別人的不停肯定和褒獎,仿佛吃奶的嬰兒沒有喂養就餓死;

         例如害怕與大眾的觀點不一樣,因此這也不敢說,那也不敢做,明明有想法,卻作繭自縛……

         反過來,那些打開快樂之門的鑰匙,其實很簡單:減少自我沉浸,減少畫地為牢。在我們感到深深痛苦的每一個時刻,應想到,我們每個人,並不是宇宙的中心。放眼望去,古今中外,宇宙之大,有趣得很,人生短暫,正應該抓緊時間去探索和體會其趣味,哪有時間浪費在自設的枷鎖之上?不快樂的人,特別需要注意將情緒的低落和思維的表達區分開來。思維的表達是有益的,表達完了可以放下。而沉湎於情緒的低落則是無益的。

         積極的幸福之路,羅素提倡找到一項沒有實際效用的純粹是出於喜歡去幹的事情。學而無用,正是學習的魅力所在,因為無用,才學得輕鬆自如,暢快自然,樂趣自在其中。這項樂趣,即使在人失業,婚姻失敗,遇到不幸的當口,也能支撐他找到一個支點。

          羅素認為,人需要更多地去學會智識方麵的樂趣,因為智識之樂並無止境。比如法國的沙龍裏體現出來的談天的藝術,那種轉瞬即逝的思想的火花碰撞之美。人們最好不要被競爭哲學,或成功哲學所腐蝕,後兩者促使人的欲望發展,而剝奪了人的感受的自由和智識發展的餘地。這一點,對於父母之育兒,實在是很有裨益的。

         羅素檢視工作,認為人要對自己工作有發自心底的興趣,須得源於非功利性,不是出於虛榮心,也不是想要被羨慕誇獎,甚至不是為了追求成就而去做一件事情,單純就是喜歡。

           羅素檢視愛情,認為有的愛並不特別值得羨慕,就是那種在愛中建立了一個相互崇拜的小係統,有人不論好壞地使勁誇讚。其背後緣由則是出於害怕外界世界,想要從外界的冰冷無情的評價和批評中逃離,找一小塊綠洲。

          真正好的愛,是有探險精神,開放意識和包容心的愛。愛的首要,在於它是一種快樂(A source of delight)。其次,愛加強了人對許多東西包括藝術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一個沒有被愛點化過的人意識不到它充滿的魔力。愛,能打破人的自我的堅硬之外殼。也是促使人走向最小範圍合作的常見一步。

           羅素提到,原始時代那種追求獵物的生死刺激感在現代社會遠去了。適當的無聊是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些常常用各種活動去填補孩子時間的父母,使得孩子沒有辦法習慣無聊感。一篇名著,也常有這裏那裏與人無關的無聊感。再合適的人,總有許多地方和你並不合拍,再有趣的工作,其實有很多地方還是挺無聊的。不能習慣無聊的孩子,長大後無法克服常見的無聊到達偉大和成就,並且增加了酗酒,吸毒,和參加危險活動追求刺激的可能。

         和今天的父母繁忙不堪的安排相反的是,羅素認為,過多的履行,過多的眼花繚亂的印象,對孩子並不有利,使他們無法忍受有成果的獨處。不懈的工作才能導致偉大,安靜的生活,是偉大之人的重要特征。他們的快樂,在外界看來毫不起眼,也沒有時間去追求外在的種種刺激。快樂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安靜的生活,因為隻有在安靜中,真正的幸福才如鴿子輕輕降落在肩頭。 

          羅素辯證地認為,太容易得到滿足的人,會認為這種滿足本身並不帶來快樂,卻忘記了沒有這種滿足將多麽痛苦。所以,匱乏本身,竟是快樂的重要源泉。也正是死亡本身,賦予了短暫的生命無窮的樂趣。

           反過來,隨著時代發展,科學進步,國王罷黜,貴族消滅,上帝,個人,以及大自然,居然全部因為現實主義變得矮小了。當一個平民與國王取得平等,在我們內心裏,我們對於任何一個人的死亡變得習慣,感受隻是微乎其微。悲劇感失去的同時,意義感也就失去,整個世界失去了美感,這,竟也是民主運行的結果。

        現代社會,人更容易有負麵和不滿情緒,是因為我們對自己匱乏的意識卻更是成倍增長。比較,是不快樂的源泉。嫉妒心,使得人看不見事務的真正價值,隻關注相對價值。嫉妒心,對成功的渴望,貪婪和不知滿足,很多都源於小時候父母的不正當教養和偏心。享受你手裏的蘋果,而不是覺得弟弟或者妹妹手裏的蘋果更大。嫉妒的反麵是自信。雄孔雀從來不想,我的尾巴是不是比其它雄孔雀更美,因為它全然相信,自己的尾巴就是最美的。

         此外,社會地位的變化,以及民主社會的平等觀,大大地增加了人們相互嫉妒的程度。從前,一個理發匠是不會去嫉妒一個公爵的,因為階級不同。雖然嫉妒促使不同的階層,國家,性別之間的變革和公平,這種平等更多是以拉低了幸運者的快樂,而不是增加了不幸者的幸福的方式達到的。當然,嫉妒也有好處,讓人想去提升和改變現狀。

          羅素呼籲,人類進化到了現在的發達階段,人們反而是在黑暗裏摸索,前麵有可能是光明,也有可能是毀滅。文明人必須多倍擴大他們心的容量,隻有這樣才能跟得上他們大腦的容量的擴張速度,也與他們發展科學變革社會的速度相符,隻有這種心量的擴容,才能讓發展的人類走向自由的世界。心的容量,是增加得太快了,還是太慢了,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也是目前左派和右派競爭的焦點所在。

         對於個人,羅素提示,那些追求強烈刺激和激情的人,也許不是出於理性,而是因為這種強烈的情感可以讓他得以忘記纏繞他的痛苦思維,那麽這種激情也就起了麻醉劑的作用。一個快樂的人,是脫離了麻醉,自在地控製自己的理性和感官,積極地對世界去出於興趣而探索的人。

        羅素,一個溫暖,有趣的人,用他的理性之美,熨平了人心的褶皺,讓人一點也感覺不到,和他竟然有一百年的年齡差距。

 

 

Sophie Li

08/31/2019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