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莊子的大智慧

來源: 塵境心影錄 2018-08-19 18:37:4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820 bytes)

作者:史遇春

《莊子·應帝王》:

“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嚐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

雖然,我對莊子“混沌”的大義不甚明了。但是,就對“混沌”字麵意思的粗淺認識,我覺得,自己本身的狀態,就是一種“混沌”。正因為這樣,所以,接下來我對莊子《應帝王》裏麵這一段文字的揣測或者解讀,也必然是“混沌”的。

莊子的智慧,是大智慧,是無可比擬的!

讀完上文《莊子·應帝王》的這一段之後,一般人大概會陷入一種狀態,這種狀態,也可以叫做“混沌”。

可以說,我們從這短短的文字裏讀出了許多;也可以說,看完這一段文字之後,我們一無所知。

這一種感覺,有如在讀詩。但是,這種感覺,又區別於讀詩,因為,詩多是感性的,我們對詩的感知,大多集聚在文學的層麵。

再來看莊子的文字,他似乎都是在講童話故事,而這些童話故事裏麵,又有太多“理”的意味,基於此,許多人會把莊子其人其文上升到哲學家和哲學的層次。

莊子天才的想象力,是愚笨如我者無法企及的。

下麵來仔細研讀上文《莊子·應帝王》的這一段話。

就字麵的認知,“倏”與“忽”是時間的概念;“混沌”是天地未開辟時,空間的概念。由此推理,“倏”、“忽”、“混沌”的相遇,是時空的交織。這種時空交織的無垠與寬廣,非莊子這樣的奇才大賢,無法成就如此的格局。

“倏”與“忽”是時間的概念。時間是可以感知但無法目睹、觸摸的。莊子讓時間概念的“倏”與“忽”均成為“帝”,且讓它們分領兩域:“倏”為南海之帝;“忽”為北海之帝。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擬人的手法;在我看來,莊子的這種想象力,不是文學概念的擬人手法所能涵括的。“倏”與“忽”是時間,“帝”是超人的“領海之神”,“南海”與“北海”是“二帝”所擁有的廣大領地;這又是時間、空間、人或超人的融合。這一種天才的想象力,也是普通人所不能及的。

莊子對於“南”、“北”、“中央”的意識,非常清晰。南之廣大,是無窮盡的海,是清明;北之遼闊,是沒界限的海,亦是清明;中央為海所囿,不知其為何,所以隻能是“混沌”。這種大氣的地理觀念,天地萬物在他眼裏,也隻是“小小寰宇”罷了。

“倏”與“忽”,是有意識的,為什麽呢,因為它們的含義是“匆匆”;“混沌”是無意識的,為什麽呢,因為他的含義是“模糊”。正因為如此,便有“有知”與“無知”,“有為”與“無為”的區隔。正因為有此區隔,才產生了下文,才演成了一出悲喜劇。
 

“倏”與“忽”均“有知”。

這種“有知”並非《論語·陽貨》中夫子所說的“上知(同智)”,而是一種自以為是的“小聰明”。這種“有知”,正是許多人的通病,是一種受社會浸染的非本性的東西,這也是莊子所一直厭棄的東西。

“混沌”乃“無知”。這種“無知”亦並非《論語·陽貨》中夫子所說的“下愚”。這種“無知”,並不是愚蠢,而是一種自然生長的東西,是人性的本真,是不需要那些條條框框來壓抑、來改變的真實。

“倏”與“忽”均“有為”。

這種“有為”,可能就是莊子批判儒家時,所針對的、所謂的“積極進取”。首先,這種“有為”,可能是“天下無事”時的一種“庸人自擾”;其次,這種“有為”也可能是“天下有事”時的禍亂之源;第三,如若本性是真,那麽,這種“有為”必然是一種勞民傷財的“畫蛇添足”。

“混沌”乃“無為”,這種“無為”,並非“無所作為”或“無所事事”。首先,這種“無為”是在保持本真;其次,這種“無為”本身就是一種“作為”。

在“有知”與“無知”、“有為”與“無為”的情況下,事件發生了。

南、北二分,中央唯一,是故“倏”與“忽”為一類,“混沌”自成一家。“倏”與“忽”為一類,它們是“相看兩不厭”;“混沌”獨樹一幟,所以與它們會格格不入。

“倏”與“忽”一南一北,按照老子的說法,它們完全應該“至老死不相往來”的,但是,因為它們“有知”,所以它們會串通一氣。除了它們之間互相往還之外,它們還要“有為”,就是影響他人及周邊的環境。

“倏”與“忽”不時在混沌的地盤上聚會。“混沌”出於本心,對待它們很好。這原本是十分簡單的事體。“與人為善”是“混沌”的本心,是不摻雜任何世故人情的純真,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求回報,不計事功。但是,在“倏”和“忽”的意識形態中,“知恩圖報”是它們一以貫之的信念。它們會擔心,如果沒有“知恩圖報”,第一,“混沌”會不會很失落?第二,下一次,“混沌”還會不會“與人為善”?第三,這樣會不會壞了它們自己的名聲?第四,這樣可能引起關係失常、社會大亂。“有知”就要“有為”,“倏”與“忽”私下商量了一下,覺得實在應該“以恩報德”。它們看看自己、看看混沌,再看看人。覺得報答“混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混沌”弄得“象個人”。可是,它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混沌”“象個人”了,那“混沌”還是不是“混沌”啊?於是,“倏”與“忽”就一天給“混沌”製造“一竅”,挖了七天,“混沌”終於“象個人”——有了“七竅”。但是,悲劇發生了,“混沌”就這麽生生給挖死了。

其實,莊子的智慧不止於此。我看到的也隻是“混沌”。

我們都自以為聰明,其實我們都很愚蠢。我們在不斷地自以為是,我們在不斷地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別人。這裏的我們,不僅僅局限於某個個體!

大哉,莊子!

知(可通智)哉,莊子!

悲哉,混沌!

(全文結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