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頌 裏幾個冷字的音義】

來源: 弓尒 2018-03-11 10:48:3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11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弓尒 ] 在 2018-03-11 15:27:2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鎮江 頌】弓尒2018-03-11 08:07:47

有幾個字,地名, 人名 不得不用。這幾個字 比較冷僻。 注音如下。

1,夔 音:kuí 魁

古代傳說的一種神獸。

在鐘鼎彝器等青銅器上經常會釋有夔紋,以示威嚴莊重。

Image result for 夔紋

Image result for 夔紋

夔門 -- 地名,三峽的瞿塘峽之稱。

2, 簋 讀作 guǐ,音鬼。簋,是中國古代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流行於商朝至東周。

3, 夨  cè, 音冊,此處 人名用字。

Image result for 夨   Image result for 夨

4,  驂 讀作cān,本意是古代駕在車前兩側的馬,引申義是駕三匹馬。

5, 兀術,讀作 勿竹,不讀 無術。宋 嶽飛的主要金國對手, 金國四太子。

 

--------

  鎮江煙墩山因出土國寶級文物宜侯夨(cè)簋(guǐ)而聞名,宜侯夨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出土的最重要青銅器之一。

鎮江 丹徒區 煙墩山大有來頭,這裏埋葬著西周時期吳國的第四位諸侯王周章,他的古墓距今已經有近3000年的曆史。

這個山很重要,不是一般的山,1954年在這裏發現了一批吳國早期的青銅文物。這個地方是吳國當時的曆史文化中心,

上麵有4個土墩墓,其中一個出土了宜侯夨簋,上麵有100多個文字,記載了周天子冊封吳侯的經曆。

所以這個煙墩山山頂上周章的土墩墓以及土墩墓出土的宜侯夨簋,是吳國曆史文化的一個坐標。

 

----------

宜侯夨簋是西周早期青銅器。為康王時宜(或釋俎)侯夨所作的祭器。有人認為“夨”就是吳國的國君周章,也有人認為“夨”是周章的弟弟——虞仲。1954年出土於江蘇丹徒縣煙墩山西周墓。

  因為該簋是破碎的碎片重新拚接,且碎片沒有全部回收,因此丟失了不少銘文。即是如此,其殘存銘文也具有極重要的史料價值:

  一是迄今為止,在所發現的青銅器銘文中唯一記載西周時期周天子分封諸侯的重要文獻。據《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載:周建國後,“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周天子分別授予自己的子弟、親族及功臣一定範圍的土地,建立封國,以屏衛王室,受封者即是諸侯。據史書記載,西周初年分封了71國,其中較大的有魯、齊、燕、晉、衛等。通過分封諸侯,周人不但牢固統治商朝原有地區,而且其勢力、影響得以不斷擴大,遠遠超過了商朝。其中的夨原在虞,稱虞侯。這件銘文記載周王改封夨於宜地為宜侯,同時賞賜祭祀用的香酒、代表征伐權力的弓矢及宅邑、土地和奴隸之事。分封製從此有當時的銘文記錄征信。銘文中的王是周武王,成王,還是康王,眾說不一,但康王的可能性最大(這裏考證從略)。如果真如此,分封製不僅在立國之初,到周武王之孫姬釗(?―公元前996)仍在實行或進行調整。

  二是隱藏著吳國早期一些神秘史實。這涉及到虞和宜具體在何處。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中一種說“宜”可能就在銅器出土地丹徒縣一帶。夨即是吳國的國君周章,或是周章之子熊遂。如此說成立,史學意義極大:一來更正了先秦最早編年史相關史實。據《春秋》三傳記載,周在淮河以東以南的地方並沒有轉封的諸侯,但是宜侯簋的出土填補了這個缺失;二是

  牽涉到虞和吳的關係。吳人自稱是叔虞之後。叔虞,姬姓名虞,周武王第三子、周成王之弟。周成王少年時對他的弟弟叔虞有過封國的承諾,日後太史和周公都要求成王履行承諾,遂封唐叔於唐國,並產生“桐葉封弟”的典故。所以叔虞又稱唐侯。“唐”在山西翼城西部,“宜”在江蘇丹徒一帶,兩者如何能扯到一起:該簋的銘文為我們提供了答案:康王在審視了東國之地之後,又把虞侯轉封在宜,因此唐侯就變成了宜侯。因此宜侯與叔虞仲的關係很明確,是宗子轉封外地的關係。宜國亡國後建立的與當地文明結合的“吳”國,自然吳人也就聲稱自己是叔仲之後了。

  正由於上述緣故,宜侯夨簋一出土就受到史學家的青睞,成為西周青銅器中考釋最多的一件。

 

另外,這件青銅器的出土和修複經曆,也為文物保護留下許多教訓:

  據該器的發現者,丹徒縣紹隆寺的福貴老和尚回憶,1954年他在村長聶長保家打工,在一塊坡地上翻土時,掘岀了一批青銅器。他的發現引發村民的圍觀,紛紛議論是否是金器。聶長保的兒子為了檢驗質地,隨便檢岀了一件,一鋤頭打得粉碎,他打碎的恰恰就是這批青銅器中唯一有銘的《宜侯夨簋》。現存的《宜侯夨簋》是用碎片綴合的,接縫處的銘文難於辨認,更嚴重的是碎片沒有全部回收,丟失了不少銘文。這是對《宜侯夨簋》的第一次傷害;文物工作者清理煙墩山古墓時的缺失,又對《宜侯夨簋》造成了第二次傷害;在修複《宜侯夨簋》時,工作人員在簋腹的四個耳形裝飾物下各掛上一個銅珥。展岀期間,某專家指岀耳下不該有珥,才又把四個銅珥摘去。這四個銅珥是那裏來的?在綴合簋體的有銘部分時,是否也拚入了無關的碎片?都是值得深究的問題。非專業修複對《宜侯夨簋》造成了第三次傷害。

 

 

   --------

 

“宜是周章之弟虞仲後裔虞侯夨改封句吳境內宜邑的姬姓侯國。夨字令,其父為虞公丁,可能是虞侯仲之子。……此宜邑當在今丹徒縣境,宜侯夨死後也葬在這裏。丹徒大港母子墩、磨盤墩等處,都發現有西周時的墓葬,出土許多銅器。這些墓葬,當是宜侯夨後裔之墓。這個宜國與吳同為姬姓國,在吳強盛以後逐漸改屬於吳。……春秋時演變為吳國的‘朱方’之邑。”

------

從有史籍記載的朱方算起是2560年也不錯。

吳王餘祭將朱方授予慶封作采邑的時間是公元前545年,至今已有2561年,這個時間也早於周邊城市:蘇州闔廬城建於公元前514年,揚州邗城建於公元前486年,南京越城建於公元前472年。這是一個尊重曆史事實的問題,不能相互攀比,誰也說不定今後會有什麽新發現。

鎮江這座名城的曆史還是應當從“宜” - 鎮江市曆史文化名城研究會

  鎮江這座名城的曆史還是應當從“宜”算起

                    錢永波

作者為鎮江市曆史文化名城研究會名譽會長) 

http://www.zjmcyj.com/zjmcyj/News_View.asp?NewsID=121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