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嗎?

來源: 謙謙美君子 2021-10-14 08:43:3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17072 bytes)

值得嗎?

 

看到10月10日《Insight 視界》文章:“3萬小留學生家庭困局:花千萬出國,骨肉分離7年,值得嗎”?

D媽的兒子是2015年出國讀10年級的,他今年大四了,留學整整7年。兒子在美國7年,她都沒怎麽睡過安穩覺,頭發大把的掉,現在少到隻能留超短發了。倒是拜托疫情,去年兒子在國內呆了一年,D媽連覺都睡得安穩了,心從來沒有這麽安定過。

中美之間12 - 15個小時的時差,孩子打電話過來大多是國內的晚上,D媽的手機從不敢關機,淩晨兩三點都得趕緊爬起來處理。家長們心酸地打趣說,護照本得一直放在床頭,得說走就走飛去“救火”。舉個很小的例子,寄宿學校普遍很偏僻,回國得轉機,東北部的冬天寒冷,大雪紛飛,第一程航班一旦延誤,第二程飛回國的航班沒法接,那麽十四五歲的孩子怎麽過夜?就算父母給孩子定好了附近的酒店,美國規定未成年人不能單獨登記入住,怎麽辦?

要支持孩子的夢想,大洋另一邊的父母就得付出難以想象的堅持。如理工科大學錄取非常看重競賽成績,而打比賽一個禮拜起碼得有兩次集訓,假期還得跨城市打比賽。而(寄宿私立)美高普遍偏僻,出去的車程至少一小時起,學校又不可能為一個人配個專車。而國外未成年人不能單獨打Uber,不能單獨入入住酒店,全得有成人陪同。有個數學極其有天賦的女孩,她媽媽每個月飛一次美國,就為帶她去集訓,假期陪她飛遍全國打比賽,堅持了好幾年。但媽媽這樣的付出,從財力到精力,有多少家長能做到?

高中畢業後,D媽以為解放了,沒想到麻煩才真正開始了。寄宿高中的環境很單純,而他大學住宿的白人室友夜夜笙歌,吵得他完全無法入睡,他去找人溝通完全沒效果,反倒對他孤立,讀的專業功課又難。。。種種壓力下,在高中“幸存”下來的他卻在大學瀕臨崩潰。更讓人擔心的是,校園裏不是很安全,有一次有位中國學生竟然被槍擊搶劫,萬幸隻射在了胳膊上。

做為低齡留學圈的“前輩”,D媽想跟大家說:哪怕大學錄取再好,孩子接受的教育再好,那些親子陪伴的歲月再也回不來了。兒子15歲離家,每年在家呆的時間很短,每次假期,她都會提前買好一冰箱他愛吃的菜。但菜還沒吃完,他就飛回學校了。七年間的一幕幕都在她眼前飄過,想到那些冰箱裏沒吃完的菜,無數個接起電話後的不眠之夜,以及放在離最近床頭的護照,D媽的眼淚噴湧而出,怎麽止都停不住。

的確,中國大多數父母在小留學生問題上都是糾結的。一方麵不計成本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許一個遠大前程;另一方麵又想要最簡單的親情陪伴,孩子在身邊就安心。值不值,相信100個家庭會有100種答案。不知D媽訴完了這般苦,是否後悔不已呢?

每個中國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子女越有出息,父母的晚年可能會越加孤獨和淒涼。這是我的一個球友總結出來的。想想也是,子女越有本事,就越不可能“父母在,不遠遊”。他們一定會去大公司,去大城市,甚至飄洋過海。隻有沒有什麽本事的,才最有可能“啃老”,哪裏也不去,踏踏實實地為您養老送終。他雖這麽說,但他還是送一雙兒女上了頂尖的私立名校,工作後,還給在外地的他們各買了上百萬的住房。

D 媽講的故事情真景實,讓人感慨和“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同時,想到了《紅樓夢》作者的幾句自我評價,冒昧地改了兩個字:

滿紙慈母(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癡,

誰解其中味?

 

二零二一年十月十四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