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我識

來源: 姚順 2021-01-10 03:12:1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72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姚順 ] 在 2021-01-10 10:18:1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司馬遷,不寫文章。寫前要削,磨,是幹活。覺得。

相信,竹簡上書寫的時代裏,書寫是個苦活。

當年冬天挖河泥是苦活,寫寫劃劃是輕活。

書寫成了輕活後,怎麽幹,都重不起來了。

苦活,能少幹就少幹,能不幹就不幹。所以司馬遷寫早年商鞅,寫李斯品格形成軌跡,都事兒一樁而已。

曾怪《春秋》太簡。歪怪了。《左傳》話多,覺得是“刖足”所致。

秦篆容易寫,所以《諫逐客書》可以比興了。三句話的事兒,寫成了篇章。

《尚書》,又沉又重。許多是真傢夥的活:刻的,鑄的。

《莊子》《荀子》《晏子春秋》等,見輕不少而已,還是很重。

隋前的書,讀不出手握竹簡卷的手感,要知其中所言輕重,不能。

力透紙背,是閑極所致;磬竹難書,是記工分,打工卡。

筆比扁擔重,不是說拿筆多難,而是在說,吃白飯的真多。另,這話一定出自隋後。

先秦文章裏,很多的“詩曰”“書曰”。不少,引用得也不很準。想到的原因:書寫這活太苦,有現成還能用的,就用,湊合著用,不去整其它了。

“弑”,是春秋筆法。當苦活能省就省地看,比感歎“述而不作”高明,準。

記住春秋時的筆旁邊還有用來磨擦的物件,不比識得“非秦漢文不讀”淺薄。


言簡意賅,即“寫在簡上,刻在貝上”,能不簡,能不賅?試試看。紙上寫的言簡意賅是“語言精練”,即寫了一大篇,減啊刪啊所致。

先秦文字,墨深,或刻。淺點的,畄不下來。後來的,是評曰“深刻”或“印象深”。

中國文章的美,是書寫的傢夥越繁重的越美,越方便的越醜。越讀,越覺得是。

 不信,網絡留下的博客比馬王堆裏的竹簡留得久。如果真有字片片留到下屆生靈至“出土”,在中國這塊地,當是甲骨文,鍾鼎文,竹簡。

讀史記,常被“怎麽留下來的”驚訝打岔。

慎重,一字千鈞這類的形容,當作刻字留下的老繭看,更準些。


“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五年,將軍驁攻魏,定酸棗、燕、虛、長平、雍丘、山陽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東郡。冬雷。六年,韓、魏、趙、衛、楚共擊秦,取壽陵。秦出兵,五國兵罷。拔衛,迫東郡,其君角率其支屬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內。七年,彗星先出東方,見北方,五月見西方。將軍驁死。以攻龍、孤、慶都,還兵攻汲。” 這樣的文字,考出個所以然,去了刻烙的痕跡質感不說,大多還殺了它的文采,情趣。把個“省省說”變成了碎琵琶。

白話譯古文,像舌戰群儒。秦之後,哪有什麽儒?

看得懂的英文裏,常會聯想到先秦文章,能意會的不說;省一個字是一個字。那兒都見到social distance 。許多考據,看不得這distance ,把它填得滿滿的。罵它們煩瑣,不少是活該。

古文,就是讀不順,也願為其所礙。不囉嗦,不吵人的語境,留,滯留,有什麽關係。反正也沒個牢事。

黃永玉“我讀古書,不懂的地方跳過去”,是一方法;考成讀得通的,是一方法。Google 出,兩方不必,點點戳戳盡得。把握這樣的方便,對著古往今來,能說個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