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曆山德裏亞電影節》觀感

來源: littleMe 2019-11-16 23:12: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184 bytes)

 

亞曆山德裏亞古城(Alexandria)位於美國佛吉尼亞州,波多馬克河邊,與美國華府隻有數分鍾的車程。2018年這座小城被美國的財富雜誌(Money Magazine)命名為全美最有旅遊價值的景點,同年在康德納斯特旅遊雜誌(Condé Nast Traveler)舉辦的全球最佳城市投票中被讀者票選為全美最佳小城,總共有四十幾萬讀者參與了投票。

這樣一座仍然鋪著美麗的鵝卵石街道和掛著古樸煤氣燈的曆史古城,我卻全然沒有時間遊覽觀光。兩天的時間裏,我全身心地投入在一間AMC電影院裏,與來自全美各地的獨立電影人一起切磋,觀看大家的作品。這就是發生在這座美麗的小城的美麗故事:亞曆山德裏亞電影節。

 

 

 

就像任何一個有生命力的古城一樣,亞曆山德裏亞電影節就是這座古城與新時代結合的一個點。這是一個有十二年曆史的,專門為獨立製片人的作品舉辦的電影節。這個小型的電影節從一開始隻是一個為了促進城市藝術發展的項目,到今天這樣一個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獨立電影人參展的電影節,其過程就像每一位來參展的電影人一樣充滿了趣味性。

2017年,一個叫麥克·發拉沃爾塔的年輕人拍攝了一部影片參展,他曾經參與過舉世聞名的大導演史蒂文·斯皮波格的影片《侏羅紀公園》和《辛德勒的名單》的拍攝。在他十歲那年,他用攝像機自己製作了一部電影《E·T》的續集發給了導演史蒂文·斯皮波格。史蒂文告訴他,等他電影學院畢業了可以來找他。十二年以後,麥克畢業了,史蒂文雇了他。

電影節的第一個評委會大獎在2007年頒發給了紀錄長片《戰之舞》。這是一部關於烏幹達北部阿秋利部落的三個跳舞的孩子的故事。在飽受戰爭摧殘的烏幹達,他們家庭破碎,親人離散。由於獲得了一次參加“全國傳統歌舞大賽”的機會,這三個孩子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首都之行。這次旅行讓他們找回了一些童年的快樂,也在生命中初嚐勝利的滋味。這部紀錄片最終獲得了2008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提名,並在2010年獲得了兩項艾美獎:最佳紀錄片和最佳攝影。

 

 與製片人參與觀者問答交流

 

帕蒂·諾斯,電影節的執行董事,在一次采訪中這樣說:對於我們每一個出席頒發2007年評委會大獎晚會的人們,那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夜晚,我們就像伯樂發現了千裏馬。現在我們知道,那部影片的原班製作人果然最終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

我能有幸受邀參加這次電影節則是一次意外的驚喜。

 

 

電影海報

 

前年,我與幾位朋友一起拍攝了一部故事短片《幸福》。第一次觸電,給我的感觸相當的深刻。一直以來,我隻是個文學愛好者,寫詩,散文和短篇小說。但是從文學突然跨界到拍電影,這個過度真的不是一個人可以自己完成的。好在還有一點兒好學精神,從寫劇本、到寫分鏡頭、到堪景、到機器走位基本上都是現學現賣的,當然少不了向各種專業人士請教。更重要的是我的製片人李海濱組織了一個幾乎全部是專業人士的團隊來幫助我完成這部影片,所以整部影片幾乎就是查普曼電影與媒體藝術學院學生的作品。

從事詩歌創作多年,我一直希望拍攝一部具有詩歌風格的電影,所以短片《幸福》在風格上像一首現代詩:簡約、跳躍、具有象征意義。畫麵則多以近景和特寫來展示人物內心動態,減少空間特征。這一方麵是由於拍攝環境的限製,另一方麵也正好適合故事的需要。故事本身需要人物在局促環境中進行交流,來表現情緒的壓抑和最終的宣泄。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嫁入豪門的貴婦,在一家按摩院裏找到了幸福的感覺,使得她重新選擇生活的軌跡。雖然隻是一個小故事,它涉及到了目前海外華人生活的一些敏感話題,比如:新移民對自己人生的重新定位,大齡剩女,財富與幸福的關聯,等等。

幸福是一個現實又帶有哲學性的話題。它的現實性是因為它與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它是一個個性化的生命體驗,每個人對它的理解千差萬別,因此它可以千人千麵。也因此允許作者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故事來講述它。它的哲學性在於它包含了物質幸福和精神幸福兩個層麵,而這兩者之間的關係與每個人價值觀的設定不可分割。一個人以什麽樣的人性論定義他的幸福觀,他就會有什麽樣的幸福感受。

 

殺青日

 

拍攝這部電影短片其實並沒有意在教育大眾,而是試圖以一個很小的故事啟發人們思考什麽是幸福。 在這個小故事的結尾,每一個人似乎都向著幸福邁進了一步。貴婦選擇回到曾經給過她幸福的人身邊,老板娘閃婚成為一個幸福的準媽媽,而李師傅也收到前妻和好的信號。

在另一個層麵上,我覺得這部電影裏貴婦選擇回歸,也象征著移民在西方世界中的文化回歸。當初義無反顧漂洋過海來到美國生活的華人,一頭紮進西方文化,以為就此可以融入主流社會。然後數十年過去,發現自己在一點點回歸到原來的文化中去尋找幸福的感覺。

影片完成以後,我和製片人李海濱選擇了幾個小型的電影節試試水。很幸運的,就收到了亞曆山德裏亞電影節展映的邀請。在電影節躋身電影人之中,你會不自覺地被感染,成為一個懷揣夢想,精力旺盛,思路敏捷的有創造力的人。

 

影片中的一個鏡頭

 

如今的電影已經不再是一個昂貴的令人望而卻步,隻能被有錢有勢的大型機構主導的商業行為,在某種意義上也已成為大眾傳播的一種方式,成為世界各地的學校裏課程,正在被各國青年人學習。隨著製作電影成本的降低,世界各地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有才華的電影製作人,他們唯一的訴求就是把作品呈現給觀眾。而亞曆山德裏亞電影節所做的正是這個,把這些獨立電影人的作品呈現給大家。

誠如康德納斯特旅行雜誌首頁開篇寫的:安靜,小型,低調,這些是旅行者們近年來最想追求的感受:舒適。這與人們近年來開始崇尚“少即是多”的生活理念不謀而合。亞曆山德裏亞這個城市,因為它的小,它的曆史景觀,它的舒適,還有它所致力推動的文化藝術,使整座城市成為被旅行者推崇的觀光城市。

對我而言,亞曆山德裏亞電影節才是我與這個城市的不解之緣。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