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諾貝爾獎小遐思

來源: 伽馬波 2018-10-09 11:25:1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993 bytes)

2018年諾貝爾獎小遐思

1.

諾貝爾頒獎季,總是讓部分中國人感覺不舒服。最近麵對日本國十八年十八個獎杯的獲獎量,中國人難以保持平常心:為什麽小小的日本國,居然能那麽牛?

下麵的這則消息,如果細想,估計能讓這些人更覺尷尬甚至無地自容!

今年的物理學獎三位中的兩位,和今年的經濟學獎中的一位(羅默),均和朱棣文本科就讀的母校,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羅徹斯特大學有關聯!往好處講,這是所新常青藤二十五所名校之一,往差處說,也就是美國為數不少的一所小規模的私立大學,本科接近七萬美元的學雜費不菲,教授資質,比哈佛、斯坦福這樣的超一流,自然遜色不少。

去年,還有不少的中國人在調侃一位,在那裏從本科讀到商學院完成碩士,回國後不得不靠小幾千人民幣過日子的大陸來的畢業生,是學渣,在美國混劣質學校。如果中國最好的十分之一部分的大學畢業生,能在那樣的學校混畢業,我想,中國的學術和科技水平一定不是今天這樣子。

今年的物理學獎之一斯特裏克蘭是位女性,該領域曆史上第三位女性獲獎者,起始於她的博士論文(1989年),是和她導師合作的結果,在羅徹斯特完成,師徒就此收獲榮譽。經濟學獎,強調內生經濟增長中,知識和創新的價值,細化了人力資本的概念。看上去不是什麽大不了的改變,細想,還真有點醐醍灌頂:人力資本強調的是人力在經濟增長中的價值,中國的經濟成長,不就是大量廉價勞力持久犧牲、貢獻的結果嗎?那麽,為什麽經濟規模已經不可小覷的中國,卻在麵對美國的霸淩前麵,不堪一擊?

應該是內生增長要素的缺乏!人和人,差別太大。中國人和日本人自作多情的說是一類。但是,為什麽日本國卻能牛哄哄的收獲那麽多的諾貝爾獎?中國卻拿出吃奶力氣也隻是收獲寥若星辰?

去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是羅徹斯特自己培養的博士,研究的是行為經濟學。今年的獲獎者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隨後帶著博士論文稿來到羅徹斯特,一邊教書一邊修改,若幹年後才分成兩篇發表在很權威的《政治經濟學期刊》上。該刊由芝加哥大學主辦,上麵刊出了大量收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論文,就此打下在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幾個最權威經濟學學術期刊之一的地位。

如果這樣的刊物,被轉讓給中國的某所大學主辦,北大、清華什麽的,甚至是中科院、社科院,幾年下來,結果會是什麽?如果用腳趾頭想想,應該變成標準的中國式“政治經濟學”期刊了吧?!而且,上麵的文章,也隻有在國內評論職稱時有點價值!是不是也是一種窩裏鬥格局?

內生增長,行為經濟學,都和政治沒有幾毛錢的近關係,為什麽中國人就做不出這樣水準的成果?當年,麵對短缺,科爾內寫出了著名的《短缺經濟學》,今天,麵對特殊的中國經濟、政治環境,為什麽就沒有人用經濟學的邏輯和工具,來詳細係統的分析一下,這種經濟環境的運行規律,就此預測一下結果呢?中國國內,不是有那麽多號稱世界水平的經濟學家嗎?

靠一如既往的守著《資本論》這本聖典,期望以不變應萬變,未來的中國,會有前途嗎?

中國呀,能不能先別和日本國比,人家畢竟是個不小的國家,太大。要不然,以十四億人口的大國,將目標對準像羅切斯特這樣的一個小小的二流美國大學,先擊敗它,實現一個小目標,再向前走呢?一帶一路,彎道超車,快速趕超,沒有足夠的內力,行不行?靠高談剝削,占有剩餘價值,熟讀《資本論》,卻忽視真正知識的累積,創造力的打造,結果如何,應該可以看清吧。醒醒吧,睡的太久,對大腦的發展也不利。

2.

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的羅默,是標準的官二代。父親靠個人奮鬥,從一個農民成功做到州長寶座。作為家裏兄妹七人中的老二,在很牛的高中就讀,成績卻不理想。高中最後兩年,父親正忙於在政界出頭,開局不利,自顧不暇。媽媽照顧兄妹七個,顧頭難顧尾,沒有辦法搞精細化培養。結果,叛逆、貪玩的老二,高中畢業時,憑硬指標,很難打入藤校,最終隻好回避正規的錄取程序,遠走法國做交換學生,曲線救國。最終能夠在芝加哥大學就讀本科,父親的背景應該起了作用。或許,那時候就讀藤校真的很容易。

開始時,他選擇了數學和物理作主攻方向。讀著讀著,快到畢業時,他才覺得缺乏興趣,開始對未來產生迷惑。直到此時,他還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應該向哪個方向發展。男孩子成熟晚,他就是晚熟的一個。大學畢業時,父親已經在家鄉政界初露頭角,做的順風順水,他也想走從政這條路,感覺會容易些。於是,他想轉讀法學院。出於被迫,在大學四年級時,修了作為必修課的經濟學,法學專業必須的基礎課之一。不小心一見鍾情,居然愛上了這門學科。

而這種轉變,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講課老師薩姆·佩爾茲曼教授的影響。他感覺教授的課講的有趣,內容充滿吸引力。教授則覺得,這個年輕人富含潛力,未來可能會是個不錯的經濟學家。就此,羅默放棄了律師所能帶來的大好前程,選擇當個默默無聞的經濟學家。

相比之下,朋友的孩子,去年興衝衝去羅切斯特想讀經濟學,第一學期選微觀經濟學,師從獲得芝加哥大學數學博士的經濟學教授(這樣的跨越而且做得如此好,在美國非常罕見),讀的有勁有味,孩子就此期待著,可以就此順道走向遠方。不曾想,興趣被次學期的宏觀經濟學消滅。朋友的孩子說,那位大陸來,在美國名校獲得博士的老師(助理教授),不僅講課乏味,滿足於照本宣科,還時不時的為了照顧來自大陸的學生,將專業詞匯用中文寫在黑板上!這,就是為人師長的力量,你可以創造輝煌,也可以消滅興趣。同時,超一流大學和非超一流的差異,估計就在這裏,看上去不起眼,卻可以致命,至少是扼殺命運。

七七年秋天,大學畢業後,羅默得益於佩爾茲曼的推薦,遠去波士頓的麻省理工學院攻經濟學博士,追隨當時增長經濟學的泰鬥羅伯特-索羅,研究經濟增長理論。三十多歲就提出了增長經濟學奠基性模型的索羅當年五十多歲還算年富力強。這時候,在強手如林的麻省理工,他已經是個學霸。讀了幾年又是快畢業了,羅默更喜歡芝加哥那些以羅伯特-盧卡斯為代表的一批更年輕的經濟學家,又義無反顧的轉回芝加哥,拜師年輕的雪科曼和盧卡斯,帶著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的博士課程通過資格,直接做博士論文。

年長羅默僅僅七歲,作為第一代移民的雪科曼,是羅徹斯特培養的經濟學博士。猶太血統的雪科曼是個天才。二十二歲時帶著經濟學學士和數學碩士移民來紐約,師從麥肯茲(純完全競爭環境下,一般均衡存在和穩定性定理的最早證明者,一般均衡理論的始祖)攻讀博士。三年就拿下了博士文憑,二十六歲時被芝加哥大學聘為助理教授。四年後被升為終身副教授(1978),再三年後在三十三歲時坐上了教授席(1981年)。

3.

1982年羅默轉回芝加哥,看上的就是雪科曼和盧卡斯。1983年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到羅切斯特大學當了好幾年的助理教授,羽翼豐滿後回到芝加哥大學。隨後又在加州大學伯克萊,斯坦福等多所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等。七十、八十年代,在芝加哥、哈佛獲得博士,在羅徹斯特開始當助理教授,後來成為學術泰鬥的有好幾位。

當年的羅切斯特,吸引了不少年輕有為的經濟學家。羅伯特-巴羅前前後後在那裏教了十年。巴羅原本在加州理工學院讀物理,跟隨費曼教授。讀著讀著,自我感覺無法達到費曼的高度,就放棄了物理,轉行學經濟學。離開加州的那年秋天,費曼在加州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巴羅則安頓在波士頓的哈佛,開始經濟學博士學業。今天的巴羅被公認為是經濟學界最聰明的大腦之一,估計收獲諾貝爾獎也隻是時間問題。

羅默在1986年(論文發表時間),在羅切斯特修改完善了此前建立的內生經濟增長模型,來自博士論文的一部分,把知識完整納入到經濟和技術體係之內,使其做為經濟增長的內生變量。羅默提出了四要素增長理論,即新古典經濟學中的資本和勞動(非技術勞動)外,又加上了人力資本(以受教育的年限衡量)和新思想(用專利來衡量,強調創新)。受自己學生羅默思想的啟發,兩年後羅伯特·盧卡斯(1988)也發表了影響巨大的 論文。他們一起,探討了糾正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的局限性的一些可能途徑,用內生的技術來解釋經濟的增長,重新激起了經濟學界對經濟增長理論的興趣。

盧卡斯的重要貢獻開啟於七十年代,是理性預期學派的奠基者之一。1937年出生的盧卡斯,有很多趣聞。其一是,對人們可以大量產出論文的“不理解”:我一年能夠發表一篇論文就很值得自豪和滿足了!其二是,他和老婆離婚時老婆說,他會在五年內獲諾貝爾獎,離婚時分割的財產之一,應該包括諾貝爾獎金的一半。盧卡斯覺得,前妻的這個玩笑有趣、奇葩,就答應了,結果,他最終在1995年時,不得不將獎金的一半奉送給前妻:有約在先!

從這些人的成長,估計你能讀出不少信息:跟著自己的興趣走,發現潛力,不唯利是圖,充滿野性和野心。同樣重要的是,你得生活在擁有可以實現如此任性的大環境。教授之間的隨意流動性,學生對專業的任性轉換,甚至是讀了一半轉個學校做博士論文,在中國,能不能想?

如果芝加哥大學也要求,博士生必須先發表論文再畢業,那麽,羅默要麽降低論文質量急匆匆發表,要麽繼續在學校熬下去,滿足標準。他會不會以此選擇放棄,應不應該就此放棄?芝加哥大學經濟係,是讓還沒有獲得博士學位(沒有完成答辯)的候選人先工作,再回來完成答辯,是不是太嬌慣學生?

中國的學生們,你們在做什麽,又能夠做什麽?

 

2018年10月8日,於美國伊利湖畔。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你不了解專業知識, 還開口閉口不見經傳的。。羅切斯特的激光是全美國所有大學實力最強的。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9/2018 postreply 12:57:04

我也是羅切斯特畢業的,這個大學到現在已經有九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了,雖然名不見經傳:) -ppddll- 給 ppddll 發送悄悄話 ppddll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9/2018 postreply 20:09:42

特別不喜歡關於助理教授那段描寫。 我也是從中國過去的學生, 如果老師能特別幫助語言上有問題的外國留學生, 應是值得讚許而非被批評 -ppddll- 給 ppddll 發送悄悄話 ppddll 的博客首頁 (217 bytes) () 10/09/2018 postreply 20:15:5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