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燕青傳——戰爭與愛情: 第二十五章

來源: kawanonagare 2018-10-01 08:49:3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3373 bytes)

浪子燕青傳——戰爭與愛情

第二十五章  後記之二

我們要講的第一個問題是性愛,《水滸傳》似乎認為性愛是可恥的,通篇幾乎沒有正麵講述這個問題。與之相反,《金瓶梅》則是大力渲染性愛,但是其中的描寫缺乏愛情的成分,人似乎成了沒有感情的動物,隻有性而沒有情。這兩本書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性愛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現代中國人的態度。我們認為性愛是人基本的情感之一,可以是美好的,也可能是醜惡的,取決於人怎樣對待它。

異性愛

理想的性愛是雙方基於自願,在情感交流的基礎上發生性關係。首先來談愛,愛就是喜歡一個人,欣賞他身上具備的某些特質,比如外貌特征,某項才能,性格中的某些特質等。愛就是思念,和那個人不在一起時想念他。愛也是給予,願意與那人分享自己擁有的東西,願意長期地關心照顧那個人,而不貪圖回報。愛還包含了包容,明知對方身上有某些缺點——或者說有和自己不匹配的特質,仍然接受對方。愛還意味著改變自我,改變自己思維和行為方式中的某些特質,從而和對方和諧相處。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年輕時喜歡上一個人,就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和他或她共同走過人生。這個過程不僅包含了浪漫,也包含著矛盾、痛苦,還包含著反思、改變,最後的結果是自我的精神成長,人變得寬容、豁達、從容。

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如果我們把愛情定義為年輕人之間強烈的、不切實際的情感,那麽兩個人進入婚姻後,他們的情感會逐漸變化,進入另一個階段。相處多年的夫妻往往會產生另外一種愛情,不強烈卻很深沉,不浪漫卻很具體,愛情到了這個階段具有它的特質。有人說這是親情,有一定道理, 但是也不完全等同於父母與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仍然具有它的獨特性,仍然是愛情,隻是具有一定的親情成分。

愛不應當過多考慮從對方那裏索取物質利益,而應當著重於互相喜愛、欣賞與精神溝通。在我們的小說裏,燕青與金梅相愛時,身份懸殊,公主明知心愛的男人是一個漢奴,也不在乎,而是放下身段主動追求。另一方麵,燕青與公主相愛,也不是為了得到什麽。相反,他失去了很多,包括他珍視的民族身份、遠離父母和故國。當然在現實生活中, 恐怕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不考慮對方的物質經濟因素,因為人是生活在物質世界裏的。但是如果重視精神層麵越多,那麽所得到的幸福感就越多。理想的愛情在於兩個人共同努力,去獲取想要的東西。大多數夫妻在年輕時都一無所有——除了青春和進取心,經過長期努力,到了中年都可以過上中產生活。

什麽是性?如果說愛是一種情感,是心裏層次的無形的東西,那麽性是一項活動。怎樣從事性活動?就是在相愛的前提下,雙方用自己的語言和行為讓對方愉悅,也讓自己愉悅。在性活動過程中,男子尤其應當注意體貼女性,注意觀察和體會,首先滿足女性的需求,然後再滿足自己的需求。男子在性活動中的溫存也可以強化雙方的愛情。當然,溫存並不是性活動中唯一的內容,在某些情況下男子也可以粗暴一些,前提是女性同意。在什麽時候、什麽情況下,女性可以接受、甚至希望什麽成度、什麽方式的粗暴,這需要男性觀察體會女性的反應,通常需要先試探、觀察,傾聽,然後做出判斷,要做好準備,隨時停止。一個原則是,粗暴不是為了給女性施加痛苦,而是給予快樂。在某些具體情況下,適度的粗暴表現出男性粗野的一麵,是男子愛情和溫柔的延續,而不是否定。我們細致地描述燕青與幾位女性的性活動,是想提供幾個具體的例子,希望表達這樣的思想:一個男子在性活動中的表現,體現出他思想和人格中最隱秘、最深層次的一些東西。

同性愛

小說也試圖描寫一段純美的男子同性愛,即徽宗與燕青之間的情感。說這段感情是純美的,是因為它不摻雜任何獲取物質利益的動機,是兩個男子之間的互相欣賞,依戀,和長久的思念。甚至不摻雜過多的性欲,唯一的性接觸僅限於親吻,而且是在兩人即將分手的前夜,並且兩人都為這次行為做出了懺悔。這樣描寫表明了我們的看法,一方麵,同性愛和異性愛一樣, 都是性愛的方式,兩者之間雖然存在不同,但很難說哪種更好。另一方麵,同性性行為受到道德的約束,不能象異性行為那樣公開,同性戀人因而承受來自社會和自身的心理壓力。

我們描寫這段情感,是想探討男子同性愛這個社會現象。了解同性愛,有助於我們了解異性愛,了解性愛本身。男子同性愛是一個讓人困惑的問題。首先,什麽是同性愛?有些男子——因為各種原因——與同性發生過性關係,但是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是同性愛。與此相反,有些男子從未有過同性性關係,但是卻認為自己是同性愛。有人提出,判斷同性愛的標準應該是心理和情感,即一個男子對同性有性方麵的好感、親密感,感覺被同性引力。

按照心裏標準來衡量,大多數人——如果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同性戀傾向,都會被某一位或某幾位同性吸引,感到非同尋常的愉悅。我們的小說還隱晦地提到斡離不年輕時和燕融之間的情感,雖然沒有明確寫明,相信聰明的讀者已經猜出來了,講這個故事是想說明同性愛是一個普遍現象。但是多數人選擇掩飾自己的情感,隻有少數人會表現出來,而選擇發生性行為的人則更少。換句話說,多數人心理上的性取向是雙性的,而性行為則是異性的,這是因為古今中外的道德觀念普遍約束同性性活動,而鼓勵異性間的性行為。從一定意義上說,我們沒有必要嘲笑公開的同性戀人,因為我們在內心或多或少都是同性戀。

男子同性愛產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對於某些年輕男子來說,同性愛是進行異性愛之前的一個嚐試過程。這種嚐試性行為有幾個原因,首先,年輕男子對異性缺乏自信,懷有一定的焦慮和不安。 其次,異性愛意味著婚姻和家庭,以及與之相伴的一係列的經濟和社會問題,這些都使得某些年輕男子感到壓力。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曆、能力和心理都得到提高,多數人都會超越這個階段而選擇異性關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年輕男子的同性愛心理是男子心理發展的一個階段,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麵,年輕男子也應當明白,同性愛並不是他們真正的、最終的性取向,所以在年輕時對於同性關係要慎重。一旦走進同性關係,天長日久,習慣於這種行為方式後,最初虛假的性取向就演變成一種習慣,這時可能會誤認為自己的性取向真的是同性,其實那隻是自己的一種慣常行為。同時,同性關係會麵臨一些獨特的問題,對多數人來說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在我們的小說中,斡離不曾經對燕榮有過一段情感,但是最終走出這一階段,回歸到異性愛,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最後以長輩的身份對待昔日同性戀人的孩子。

而徽宗與燕青之間的情感則有所不同,兩人都有過異性愛的經曆,為什麽還會產生同性吸引呢?通過這個故事我們想說明雙性愛是一個常見現象,某些方麵出色的男子,他們的行為即使通常表現出異性愛,但是內心仍然懷有對同性的的好感,希望得到同性的關注和關心。這種心理產生的原因很多,包括童年時缺乏父愛因而渴望得到男子的愛、內心仰慕某方麵更出色的同性、或者通過同性關係來確認自己的性魅力等等。換句話說,可能沒有任何男子是百分之百的異性愛,也沒有人是完全的同性愛,而是不同程度地包含了雙性心理。男子的性心理是複雜而微妙的,目前連心理學家都不能完全理解。

如果某些人因為某些原因進入同性關係,社會應該更加寬容,允許同性戀人存在,並且讓他們享受某些給予夫妻的權利,比如繼承權、醫療保險等。一個社會的寬容程度——不僅是性愛,也包括宗教、政治思想等——體現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大方向。但是我們也認為同性戀人關係不同於婚姻,因為這種關係的內容和夫妻關係有區別,因此不應當把同性關係稱為婚姻。

民族、文化和個人

小說描寫燕青和女真女子通婚,並且長期生活在異國。通過這樣的情節安排,我們希望思考一個對當代中國人——尤其是海外華人來說無法回避的問題,什麽是民族?什麽是國家?我們與祖籍國和僑居國的關係是怎樣的?我們在僑居國是否應當保持原有的文化?是否應當讓第二代傳承中國文化?無須諱言,海外華人是一個多樣性的群體,這裏著重談美國第一代華人中受過良好教育的那部分人。在回答上述問題之前,我們先花一點時間,從理論上談一談民族和國家。

一個民族就是一群人,他們認為自己具有共同的血緣、曆史、文化。他們還有一定程度的向心力,認為本民族成員構成一個團體,本民族的文化優越於其他民族,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以一定的方式排斥其他民族。需要指出的是,民族並非固定的、一成不變的團體,在世界範圍來看,現存的任何民族都是在曆史上多個民族不斷融合、演變的產物。以現在的漢族為例,是原始華夏人在過去幾千年中與周邊眾多的民族融合的結果。從我們的小說反映的情況來看,現在的漢族不同於一千年前的宋朝漢人,因為宋朝時漢族吸收了女真、契丹等民族成員。與此同時,一部分宋朝漢人又融入其他民族——比如女真人,成為異民族的一部分。還有一些漢人與南方百越人雜居通婚,使得百越人被漢化,成為漢族的一部分。同時,北方漢人被迫采納女真人的某些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漢人特質,從而讓南宋漢人感到傷感。總之,民族是一個變動的概念。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個人和中美兩個民族的關係如何呢?這是美國華人無法回避、甚至讓很多人內心糾結的問題。不管我們願不願意,第一代華人來到美國,都立即接觸到民族差別。一個重要的方麵是文化差別,並且無法選擇地開始文化融合的過程: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我們的家庭,我們必須學習美國文化——從語言到曆史,從生活方式到政治社會結構,包羅萬象,而且必須有效地、盡快地學習美國文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們和我們的家庭的工作、學習、生活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文化融合的程度。當我們逐漸習得美國文化時,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也審視和反思母文化——中國文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拋棄母文化。很多在美國長期居住的中國人,都或多或少對母文化抱有反感——從中國人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到中國的政治經濟體製,這是一種真實的感情。有時候我們不會表露出來,甚至會刻意掩藏,但是我們在家裏、在和好朋友聊天時,會自然流露出來,這就是文化融合的產物。

伴隨文化習得的過程,美國華人還形成一種獨特的身份認同——自己既不是完全的中國人,也不是完全的美國人,或者說某種程度上二者都是。美國華人在提到中國人時,往往說“他們”或者“中國人”,言外之意與我不同。大多數父母在教育子女時也存在著一個矛盾傾向:既希望孩子成為美國人,但同時還灌輸“你是中國人”的思想,隻不過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都認為自己是美國人。

第一代華人還麵臨另外一個問題:是否教子女中國語言文化?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學習中文,並且投入時間、精力、金錢,但是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失敗了。第二代華人最多隻會說一些簡單的中文,有些人甚至不會說,幾乎都不會讀寫。第三代呢?我們年輕時來到美國,我們的孩子幾乎不會中文,我們的孫輩呢?他們還會和白人、黑人、其他種族的人通婚,這是自然的事情,我們的子孫早晚將融入美國——不僅是文化,而且包括血統,就像中國宋朝時的民族融合一樣,那我們為什麽不積極參與這個過程呢?我們給孩子灌輸“中國人”的觀念,不僅最終是無效的,而且在孩子成長的某一個階段,容易給孩子造成困惑。為人父母,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嗎?

國家與個人

國家是什麽?通常認為國家包含三個構成要素:疆域、人民、政府。在這三個要素中,政府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一個民族可能具備人民和疆域這兩個要素,卻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所以在當今世界上有幾千個民族,卻隻有大約兩百個國家。中國有幾十個民族,卻隻有一個國家。順便說一句,台灣名義上可能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是有獨立的政府有效行使管轄,具備了國家的特征。

國家的產生在人類曆史上是一個相對較晚的現象。人類的產生可能有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了,但是國家的出現不早於幾千年前,最早的國家出現於兩河流域、印度、埃及,稍後中國出現了國家。在世界有些地方,國家的形成甚至不早於幾百年前。這就產生給了一個問題,國家為什麽會產生?國家的實質是什麽?英國古典政治思想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在1651年出版的《龐然大物》(Leviathan)一書中就指出,國家的作用是維持秩序,防止人與人之間弱肉強食的競爭帶來無秩序狀態,從而保證大多數人的安全和利益。國家在維持秩序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暴力——法庭, 監獄,軍隊,來對付反對者。現代西方政治思想認為,國家的作用還表現在提供某些隻有國家才能提供的公共服務: 國防(使個人免受外部力量的侵害),國內秩序(保障個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免費的義務教育、各種社會保障政策、公共設施(道路橋梁、公園、圖書館等)。

第一代美國華人在中國出生成長,成年後來到美國,我們不可避免地經曆文化碰撞,其中包括個人與國家的關係。我們在中國受到的是嚴密的“國家教育”,即個人必須無條件地熱愛國家、服從國家。來到美國後,我們發現這個國家的一整套做法和中國如此不同,起初我們會迷茫、不知所措,進而在學習了解的過程中逐漸清晰地意識到:中國的國家教育忽視了一些基本問題,例如,國家統治的道義基礎是什麽?個人的基本權利是什麽?怎樣保障個人的基本權利?

國家的實質是政府,理論上這個政府代表全體國民,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是一群官僚具體行使國家權力。在美國的政治倫理中,國家與個人的關係是一種契約關係,是一種社會契約,即個人效忠國家,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放棄一些天賦的權利,接受國家的管轄。作為回報,國家提供某些補償,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公共服務。在美國文化中,個人權利是一個清晰的概念,從學校教育中就得到體現。美國憲法又明確規定個人的基本權利,而美國獨立的司法製度又從製度層麵保障政府很難侵害這些權利。一個例子是美國的言論自由,這是指公民、團體、媒體可以公開批評政府的政策,而不必擔心受到懲罰。更重要的是,言論自由深入人心,成為美國核心價值觀的一部分。

美國華人來自中國,但是長期生活在美國,他們在心理上似乎處於兩個國家的夾縫中。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卻是不必要的。他們當初以個人身份來到美國,隻代表自己,不代表任何政府組織。他們大多數人在美國自食其力,也沒有得到任何政府組織額外的關照。不管生活在地球上哪個國家,做一個好人最重要。按照西方近代產生的社會契約的觀點,能夠為個人提供機會、保障個人幸福的國家就是最好的國家。按照中國古人的說法,“此心安處是吾鄉”。同樣,能讓個人平靜地工作、生活、養育下一代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國家。

寫作手法和目的

我們的小說描寫事無巨細——小到個人的表情、動作、心理,大到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到底想說什麽呢?人生,作者試圖表達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因為不管個人生活還是國家的興衰,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或者對人生產生影響。當然,我們沒有全麵地描寫人生,而是選取了幾個側麵來展現人生,通過一個橫截麵來表述我們對人生的看法:人生是一條不停向前流動的河,是一個充滿變化的過程。不管人生的河流把我們帶到哪裏,都給我們一種獨特的、寶貴的經曆。

有人可能認為這是一部荒誕不經、甚至生編濫造的小說,其實不然,作者盡可能追求真實性。首先是曆史真實性,為此做了以下工作。第一,書中的曆史事件,比如金國滅亡北宋的戰爭及其過程,南宋的曆史等,都是真實的。第二,對主要曆史人物的描寫,如徽宗趙佶、粘罕、斡離不、耶律王妃等,盡可能追求真實。對徽宗藝術成就的描寫,更是完全真實的。第三,對書中出現的事物,如東京汴梁的城市布局、皇宮的格局、南宋初期西湖的景致等,都做了真實描述。第四,即使某些細節,如街道和店鋪名稱、食物、器物等,也都根據曆史來描寫。為此,作者查閱了第一手的曆史資料和現代曆史學家的研究成果,盡可能做到真實細致。僅舉幾個例子,燕青在東京投宿的客棧“熙熙樓”,所吃的食物如李婆婆雜菜羹等,都是根據有關的曆史記載,並非杜撰。

除了曆史真實性,小說還注重細節,試圖用文字給讀者描繪出生動的畫麵,讓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為了做到這一點,幾乎每個細節都有生活的基礎。舉一個例子,燕青和二太子斡離不第一次見麵時,兩人談到了宋金戰爭、北宋為什麽敗給金國。這是基於作者和幾位日本人談論中日兩國之間的戰爭經曆,這些日本人包括大學教授、侵華時期日本政府派出的技術人員、軍人、給中國軍閥擔當顧問的日本人等。一個中國人通常情況下很難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待兩國之間的那場戰爭,更不了解經曆過那場戰爭的日本人的內心感受。在多數中國人眼裏,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人都是惡魔,但是當你坐下來,傾聽他們講述自己年輕時的經曆、想法,你會感覺到每個人都有人性的一麵。當然,這並不是要否定侵略者凶殘的一麵,而是說人是複雜的混合體,具有多麵性。基於這種認識,我們在描寫斡離不這個人時,強調了他的兩麵性,一方麵是侵略者,另一方麵又有溫文爾雅的學者特質,精通漢語文,欣賞漢文化,還有漢人摯友。

在刻畫細節的同時,作者還勾勒出社會和曆史的變遷,以及中國曆史輝煌燦爛的一麵,以展示人物活動的大背景,試圖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麵探討中國人的特質。作者長期在海外工作生活,希望理解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特點。對這個問題的探究可以有很多方式,其中之一就是先對比中國人與西方人的異同,然後再找出與其他亞洲人(比如日本人)的異同。作者的感受是,中國人強調感情、人情,不擅長邏輯思維,不如西方人理性,西方人思維更加深刻而大度。和日本人相比,中國人表達感情不夠細膩、含蓄,但是具有大氣、不拘小節的一麵。基於這種認識,小說試圖突出每種文化的特長:一方麵強調中國文化藝術的絢爛,另一方麵又細致地描寫人的內心感受,最後再分析政治和社會變革,希望給中文讀者提供一部語言平實、結構嚴謹、思想深刻的作品。

小說借鑒了多種文化成果。首先,吸收了中國古典小說的某些情節。其次,借鑒了日本文學質樸、恬靜、含蓄的風格(即日本人所說的さび、詫び、幽玄),恬靜之中籠罩著一層朦朧的傷感。第三,也吸取了西方現實主義的創作理念,即作者通過文藝作品表達自己對現實社會和生活的看法。寫作的目的是表達思想,作品本身隻是一個媒介。最後,作者在寫作過程中參考了中、英、日文學術資料,不能逐一列舉,謹向各位學者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作者Kawanonagare

2018年9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寫得好,先給一個大大的讚! -春之麗- 給 春之麗 發送悄悄話 春之麗 的博客首頁 (415 bytes) () 10/01/2018 postreply 13:05:08

加跟帖:

當前帖子已經過期歸檔,不能加跟帖!